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非言语交际的形式与特征入手,探讨了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并由此指出目的语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教授在外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J.R.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哈姆雷特》作为文本,来说明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可以从微观言语行为(剧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和宏观言语行为(剧中人与观众的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解读,并证明作者与剧中人物及剧中人物之间的反讽与日常生活中的反讽一样,也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以诠释。  相似文献   

3.
王凌云 《科技信息》2011,(4):180-181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转喻就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致力于转喻的研究。而言语行为转喻是认知与语用结合的产物,Thornburg&Panther提出了言语行为脚本理论,用转喻解释人们交际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他们认为,在交际中,言语行为脚本中的一个成分可激活并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脚本。本文首先提出了转喻的定义和本质,然后以Thornburg&Panther提出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为基础,分析言语行为转喻在语篇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连贯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例证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并对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关系做了论述,此外还分析了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言语会话中的使用,旨在使人们对实际的言语行为理论及间接言语行为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运用正确的沟通策略,达到更好的言语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将语言的形式与功能结合起来,为比较不同语言中的言语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言语行为理论实际关注的是"语言"而非"言语",因此跨文化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应更关注言语行为深层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6.
间接言语行为和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作为教师 ,要掌握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其特点、分类以及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并在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言和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异同、相互关系及在交际中的应用,对其各自的类别予以细分例证,目的在于在实际交际中关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并正确运用,以达到成功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请求言语行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本文依据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红楼梦》请求话语中的预示序列话语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预示序列话语策略在成功实施请求言语行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言语行为的种类和适切条件,探讨了其在英语学习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请求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从社会、语言、文化三个层次,探讨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存在差异的深层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非言语交际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言语交际行为既有其广义定义,又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狭义定义。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体态语、目光语、身体距离等非言语交际行为来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激活学生思维,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及时做出教学反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采取一些策略来真正地实施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教学,充分表明了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不容忽视性。  相似文献   

14.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其弟子塞尔将此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对塞尔的这一当今国内外最前沿的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概念合成理论自Fauconnier & Turner提出以来,它的阐释力已在隐喻、翻译、常规含意的推导等领域得到证实,同时各国语言学家予以评析和完善。本文也试图运用此理论来解释分析言语行为转喻,并且以请求类言语行为为例,分析了请求类言语行为中的前段、核心段、结果段及后段激活整个言语行为,达到言语行为转喻效果的认知过程。进而证明了概念合成理论对言语行为转喻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意及语用的角度出发,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陈述句中的作用和言语行为在社会文化交际情景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采用互动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互动中的言语行为是教学内容传授和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而非言语行为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贯穿整个交际过程。论述了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内涵,着重探讨分析了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同步性、调控性和暗示性等特质,并提出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互动中应用途径,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毕彭 《科技信息》2010,(20):142-143
言语行为是一个语用学范畴.任何语言交际都是实施有意图的言语行为.以塞尔关于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分类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还乡》三个中文译本中对话描写的翻译,从中见出,张谷若两译本的对话翻译比王守仁的译本更好的再现了具体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9.
合作原则与言语行为是两种密切关联的重要意义理论,合作原则从话语交际的合作性上解读了含义的产生和理解,言语行为从语言所实施的行为的角度阐释了言语交际的实质.有机整合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语谓合作、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的概念,进而细致分析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有助于对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所承载的复杂意义作丰富而生动的刻画,有助于对表达-理解-再表达周而复始的话语交际过程作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从而对生活世界中的话语交际的动态研究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交际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娥  陈德用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110-111,114
本文论述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的关系以及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