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刻字艺术向古已有。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已出现了大量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是为了记数或“物勒工名”的有形有义的原始文字。其线条简练、结体高超令后人惊叹。殷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青铜铸器上的金文以及北魏碑文无一不是刻字艺术中的精品。摩崖石刻的出现更使刻字艺术广...  相似文献   

2.
霍去病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陵墓石刻,其雄浑、朴茂的艺术特征也成为了后人认识与定位汉代雕塑艺术风格的典范,因石循形、因材造像的艺术技巧也不断给与后人以创作的启示.前人对其研究已有不少,但多偏重于视觉感受与造型符号的解析,本文试图从手工技术、材料发展状况的物质角度,解析其对石刻艺术品某种程度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收集整理出来的部分石刻档案文献资料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石刻档案包括碑刻和摩崖石刻两大类 ,其内容函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军事斗争、科技文化等方面 ,是研究广西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璀璨多姿的三峡石刻主题中,民族主题特别引人注目。以抗日为内容的摩崖石刻,浓缩着凝重深沉的民族精神;以石刻为载体的抗战呐喊,昭示着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以抗侵为题材的纪念碑刻,印证着爱国奉献的民族品质;以正义为内涵的建筑符号,诠释着三峡文化升华的民族主题。  相似文献   

5.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08,(9):42-43
"中国印"刻上山经北京奥组委批准并授权,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建设的"中国印"摩崖石刻工程于7月13日正式揭幕。"中国印"摩崖石刻位于密云县溪翁庄镇北白岩村村西北,密云水库大坝西侧3千米处,摩崖石刻高96米、宽38米,铭刻在海拔968米的云蒙山云龙涧主峰上。  相似文献   

6.
理学文化景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描述统计与核密度分析法,借助GIS技术,对北宋到清代952年间建设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最具代表性的理学文化景观(书院和摩崖石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空尺度上,不同朝代建设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数量差异大且不平衡,海拔200~225 m处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九曲溪与山北景区两大主景区,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应注重完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发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与世界遗产地景区高度关联。中国世界遗产地景区文化融入的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实现的道路是"道法自然",文化融入建设有5种类型——国家疆域治权文化、儒释道三教文化、士文文化、建筑文化、摩崖石刻文化。最后,分析了遗产地景区文化融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和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为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于同时期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建议和创意,在得到肯定和支持后,予以全面发起和大力推动的重大文化项目。目前,"中国印"摩崖石刻已于今年7月13日即北京申奥成功7周年之际正式落成,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的一道壮丽景观;"中华和平龙"建设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在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又  相似文献   

9.
三峡地区摩崖石刻,作为文化象征的特殊符号,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认识和“掌握”世界,抒发和展示出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画卷,具有特殊而珍贵的艺术价值。从文学视角看,名人诗文、稀世手迹成文苑奇葩;从书法视角看,书体俱全,精品汇萃乃书海大观园;从雕刻视角看,斑斓多姿,堪称石窟艺术之瑰宝。  相似文献   

10.
从艺术审美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岑瑛墓石刻艺术进行探讨,阐述壮族文化艺术呈现的创造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认为岑瑛墓石雕造像是明代广西土司官墓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在广西、特别是壮族历史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黔桂界邻地区至今存留大量摩崖石刻,其中少部分反映了历史时期该区域驿道经济情况。古代驿道与西部边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线路为跨域经济贸易活动和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历史文化遗存的摩崖石刻,成为黔桂界邻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符号学视角研究了永宣青花瓷艺术。通过文献法、对比法总结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等符号;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符号的符号学特征;运用符号美学解读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桃源峪位于泰山南麓,万仙楼北的涧谷之中,又称石壁峪、桃花涧、樱桃园。峪中石壁之上有唐大历王大使题名、宋绍圣张邦茂题名以及元至正杨世瑛题名等摩崖石刻。著录见于《山左金石志》《岱览》等志书,年代主要涉及唐、宋、元三朝,共有20处,可集中称之为“桃源峪摩崖石刻群”。此处石刻历代志书虽有收录,但缺乏对石刻本身以及相关史实的详细考证,在录文时亦多有遗漏和讹误。今据最新田野考察,对石刻群的数量、录文、考证等方面作细致梳理,以期对桃源峪摩崖石刻做到尽量全面的收录、订正和增补。  相似文献   

14.
俄汉语文字作为文化的显体和语言的符号,在其建构的文化心态上存在显著差别。本文拟从象征性与抽象性、封闭性与拼组性、功利性与符号性等三个维度试作分析,以期阐释其成因,加宽语言文化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结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结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民间传达祝愿的吉祥符号。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分析中国结符号系统的能指和所指,试从符号的解码角度,阐释其作为我国传统民俗符号代表之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符号元素,利用投射技术进行服装风格心理学实验,找到服装款式与文字表述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不同品牌定位与消费者的认知状况.同时,讨论了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几个比较流行的服装品牌,分析青年女装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西方符号学理论入手,试图肃清当代符号学的理论派系,并认同了卡西尔的符号文化学,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是文化的产物,而艺术符号与其他符号相区别,最后从文化的视角下探讨和给予艺术符号三个性质和特征:共通性,本真性,陌生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民间文化等,其文化载体主要有山体与环境、建筑与遗址、雕塑与石刻、器物、文献、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载体等。从文化载体着手,深化中国山岳文化研究,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直观性、可感性、符号性、有机性、意象性诸方面的分析,阐明中国画的非陈述性特征。以此区别文字语言艺术的陈述性特征。从而消除中国画鉴赏与评论中存在的一些混乱现象。意象思维是中国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还从中西方不同民族习俗、审美心态,思维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阐明中国画与西洋画形象思维的区别。使我们在探索与发展民族艺术时,更准确地将反思传统与冷静地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文化的叙事传统相比较,中国文化传统是一种抒情传统,且这一传统始终处于延续与流变之中。因此,许多中国电视广告具有明显的抒情特征,其采用的符号是抒情符号,可分为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两大类。电视广告视觉符号的能指包括:点、线、面、形、体、色、文字、形像;听觉符号的能指包括:语言、音响、音乐。这类抒情符号具有多重意指关系,能指与所指均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