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太阳能家用照明装置自动控制器能在充电过程中实时跟综蓄电池充电电压、电流、温度和太阳能蓄电池的电压,通过单片机硬件软件资源动态调整蓄电池充电电压、电流和控制用户照明装置,使蓄电池充电效率达到最佳效果,太阳能利用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能源的大量减少,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已成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文给出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以充电管理芯片UC3909为核心的蓄电池充电方案。按照铅酸蓄电池的储能方法,该设计可以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涓流、恒流、恒压、浮充四阶段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还可以对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实现对蓄电池可靠精确地充电,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HEV)再生制动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保证蓄电池的使用安全,在分析蓄电池充电过程热交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池开路电压-内阻模型与充电效率间的数学关系.然后,基于马斯定律,设计了适用于HEV再生制动时电池快速充电模糊控制算法.在Mat1ab环境下搭建了闭环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建模与仿真计算出HEV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电能回收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制动情况下,设计的快速充电模糊控制策略与限流充电控制策略相比,电能回收率增加了8.41%.  相似文献   

4.
基于马斯理论的蓄电池充电电流衰减指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流衰减指数决定了充电的质量.为了得到最大的充电电流衰减指数,以BX7B-3A7AH/12V型蓄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对蓄电池初始充电参数对电流衰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蓄电池初始充电电流与初始电解液密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配比关系”,在该“最佳配比关系”下,可获得最大电流衰减指数,即充电时间最短.为实现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比”,采用模糊逻辑对充电系统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初始充电电流的优化,从而实现了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合,达到了优质快速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柴油吊车在海上平台上应用十分广泛,而在现场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柴油吊车因启动蓄电池组充电电源回路失电引起蓄电池馈电情况,导致机组无法正常启动运行。为预防蓄电池在启动机组后损耗电能,又因充电电源回路断电而无法进行充电等问题,设计蓄电池充电回路失电报警装置,以保证蓄电池组有效地进行充电,进而保障机组的正常启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部分充电机硬件电路设计过于简单,通常是恒压恒流充电,同时充电控制过程只适于某一种蓄电池,无法有效控制充电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电池欠充或过充,减少蓄电池使用寿命。为此,设计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多段式智能自动化充电机,硬件设计时,介绍了主电路、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软件设计时,将整流电路和蓄电池共同看作被控对象,将充电机的输出和一个小电感串联在一起,给出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将其看作传递函数,通过PID算法对充电机进行充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充电机稳压稳流精度高、并联均流不平衡度低、发热状态可达到允许温升要求,且充电控制性能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4节蓄电池串联充电时容易出现过充或欠充现象,设计了一种带均衡功能的智能充电器,同时对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提出了新的检测思路;并根据锂电池的充电特性曲线设计了充电器的软件.该充电器具有均衡作用,充电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部分充电机硬件电路设计过于简单,通常是恒压恒流充电,同时充电控制过程只适于某一种蓄电池,无法有效控制充电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电池欠充或过充,减少蓄电池使用寿命。为此,设计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多段式智能自动化充电机。硬件设计中,介绍了主电路、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软件设计中,将整流电路和蓄电池共同看作被控对象,将充电机的输出和一个小电感串联在一起,给出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将其看作传递函数,通过PID算法对充电机进行充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充电机稳压稳流精度高、并联均流不平衡度低、发热状态可达到允许温升要求,且充电控制性能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自动变流充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软硬件的设计它紧密监测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电量逐渐充足的情况,自动根据机内储存的充电曲线逐步减少充电电流直至充电结束该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充电模式齐全、参数设置灵活、充电曲线事先演示、蓄电池新旧程度自动判别、故障自动诊断、与上位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实现中央集群监控等先进功能  相似文献   

10.
普遍采用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组整体充电的模式忽略了蓄电池问差异,易使某些单只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过充,欠充等现象而过早损坏.针对这样的问题,采用蓄电池组分只同时均充技术,以单只蓄电池端电压监测和充电控制为目标,保证蓄电池组中每一只蓄电池容量和端电压的一致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