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谋略,事关国家利益,自当力求万全,然而也不能失之谨小慎微,有时适度“履险”,反能“出奇制胜”,达到外交目的。外交上“履险”之策甚多,值得一提的是“边缘政策”。“边缘政策”也者,是指:一方凭借自身的实力,有意将与对手的矛盾和对抗推到危机的边缘,以迫使对手让步和就范,但又注意适可而止,不越过边缘。一说起“边缘政策”,人们很容易同50年代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联系起来。杜勒斯的劣迹是,把“边缘政策”用之于战争冒险,为美国帝国主义利益服务。其实险走“边缘”的大有人在,又何止杜勒斯一人。  相似文献   

2.
国际札记     
听其言而观其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0月21日启程前往欧洲参加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以前发表了一篇声明,声明中说:外长会议的目的“是要把日内瓦最高级会议取得的一般协议变为具体协议”,“这是需要真正的和解,需要双方作出一些让步的。美国代表团将本着这种精神行事”。杜勒斯还就外长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表明态度说,美国将设法“寻求德国在一个欧洲安全体系内的重新统一”,美国“将设法推进联合国正在处理的裁军问题”,美国“愿意促进东方和西方间的接触”。不能忘记的是:不过在十一天以前,这同一位美国国务卿在美国退伍军人团年会上发表过另一篇演说。在这篇演说里,杜勒斯攻击和诽谤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表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5年最后一天发表了一篇“除夕声明”,对过去一年中美国推行“实力政策”的结果和新的一年继续这种政策的前景作了简短的申述。杜勒斯在声明里举出了美国在1955年的“军事联盟”的数目,就此证明美国“已经做了很多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对付苏联。杜勒斯鼓足了勇气替自己吹嘘说,1956年,“自由世界”还会“扩大自己的影响”。他表示在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孤独的旗手     
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真是一对天生的专演悲剧的喜剧演员。前些日子,当他们自吹的“世界最大的”第六舰队在地中海搁浅,另一个“世界最大的”第七舰队又在台湾海峡进退维谷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跟着他们的破旗呐喊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和一二个孤魂野鬼。这一惊,非同小可。一向出谋定计的华尔街讼棍杜勒斯赶快“敦促”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演说,希望以美国总统先生的“个人威信”挽回国内国外失去了的人心。电视演说是发表了,但是杜勒斯的打算仍旧落空。他没想到,艾森豪威尔的招牌跟他自己的一样的破烂,一样的恶臭。尽管费尽心机为总统先生起草了整篇的演说,“盟国”的支持依然只是想象中的安慰。谁愿意跟杜勒斯从远东的“战  相似文献   

5.
在伦敦会议失败以后,“五国委员会”的活动又失败了。美、英、法帝国主义企图从埃及手中夺取对苏彝士运河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政治外交阴谋,接连两次受到严重的挫折。这是埃及在保卫自已的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的又一次巨大的胜利。“五国委员会”负有一个不名誉的使命,那就是向埃及推销“国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杜勒斯计划。本来,在伦敦会议期间,情况已经很清楚;埃及方面对杜勒斯计划是断然拒绝的。“五国委员会”的活动事先注定要失败。美、英、法帝国主义也不是不了解这一点的。所以,在“五国委员会”在开罗活动的同时,英法采取了加紧军事恫吓和诱使外籍领航员离职的行动,并且加强了对埃及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2月8日在芝加哥发表的演说中重弹“实力政策”的老调,他装作看不见美国外交政策到处碰壁的事实,而大事吹嘘已经发了霉的所谓“威懾力量”和“报復”政策。他誇耀北大西洋集团、东南亚集团之类的美国所拼凑的侵略集团,并且再一次表示德国统一问题必须按照美国的条件来解决,这就是由军国主义的西德来并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杜勒斯还竭力鼓吹美国的“传教士的精神”,表示美国必须用这种精神来传播美国式的“自由”的福音。一句话,杜勒斯死抱住不放的政策就是:继续以“实力”为后盾在全世界强迫推销奴役别国人民的“美国生活方式”。但是,杜勒斯的“理想”与现实是不是协调的呢?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有一名嗜好“旅行”的“外交家”,自从就任国务卿以后,以发明“旅行外交”自豪。他说,一味用老式交換照会的办法是愚蠢的,在旅行中处理重大问题,工作更加有效率。据他自己统计,三年多来,僕僕风尘,飞东飞西已达三十一万英里。但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喜欢这位战争推销员,所到之处,小则碰壁,大则被群众打狗一股地喊着“滚回去”。人民的眼睛总是雪亮的,美国人民自己早已听厭了什么“定向飞彈”的宣传,在一个集会上,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主席鲁瑟就給这位飞来飞去的“外交旅行家”起了一个新绰号:“世界最长程的错向飞彈”。对于杜勒斯其人,不必多作解释,这绰号是再恰当  相似文献   

8.
今年4、5月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了南美八个国家;7月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弟弟密尔顿·艾森豪威尔到中美洲各国去访问;最近,国务卿杜勒斯在中近东形势正紧张的关头,又抽身去巴西进行了三天的访问。这一系列的忙碌活动,表明了美国对拉丁美洲包藏祸心,而杜勒斯的巴西之行,更突出地暴露了美国怀有迫切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间接侵略”的幌子后面杜勒斯在里约热内卢发表了一篇演说,其中强调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问接侵略”的危险性来进行恫吓。杜勒斯说:“间接侵略和为外国利益而煽起内战的技巧已经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尽管美国不要和平而要战争的行径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杜勒斯却恬不知恥地为美国的侵略罪行强辩。二月十六日他在外交政策协会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竭力掩饰美国所奉行的实力政策的侵略性和好战性。杜勒斯把侵略者的美国说成大慈大悲。他颠倒黑白地说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使美国人民能够和平地享受自  相似文献   

10.
半月述评     
埃及人民维护主权和独立的斗争,随着“五国委员会”活动的失败,又获得一次重大的胜利。西方殖民者由于兜售“杜勒斯计划”的碰壁,已经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然而它们不仅没有从其中获取必要的教训,反而更加狂妄咆哮,图谋组织“使用国协会”,来对埃及人民进行更大的挑衅。“五国委员会”活动的失败英、法、美派到埃及去兜售“杜勒斯计划”的“五国委员会”的失败命运,是早就注定了的。大家知道,在伦敦会议中提出的“杜勒斯计划”,是完全蔑视埃及的主权的,苏联、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锡蘭等国坚决反对这一计划,印度并且提出了对案。埃及人民自然更坚决反对“杜勒斯计划”。西方殖民者看  相似文献   

11.
杜勒斯病且死矣。在这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报刊议论纷纷,忽然大加恭维杜勒斯的“政绩”。有的还替杜勒斯编年表;有的则把他对各项问题的中心论点加以汇编,仿佛怕他的后继者忘怀似的。杜勒斯被描绘成为从来未有的最伟大的美国国务卿。明眼人一望而知,华尔街指挥棒下的这阵“合唱”,正是为了掩饰杜勒斯一贯坚持的战后美国“战争边缘”政策的破产,正是为了遏止因杜勒斯去职而引起的西方国家广大公众反对杜勒斯政策的愈来愈强烈的呼声。美国专栏作家季普曼写道:“我们目前所处的情况在美国现代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没有一个总统曾经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给予他的国务卿这么大的权力的。这种权力虽然是总统给予的,但在事实上已经  相似文献   

12.
1月底巴格达条约集团在安卡拉举行了四天的会议。事前,美国宣传机构竭力吹嘘这个第一次由杜勒斯亲自出席的会议具有“特别重大”的作用。但是,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含糊而又空泛的公报看来,正象不久前艾森豪威尔没有能在巴黎会议上阻止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离心倾向一样,杜勒斯在这次会议上也没有能把已经陷于瘫痪的巴格达条约集团重新打起气来,牢牢地按在美国的战车上。这次会议的过程不仅充分说明了巴格达条约集因内部的严重矛盾,而且由于美国企图把中东变成原子战争基地的阴谋彻底暴露,更进一步加强了中东人民加强团结、反对美国侵略政策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杜勒斯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到中东去作战的一名美国士兵;我身旁要是没有英国和法国士兵,我会感觉安全得多。听听,这话多么蛮横。莫怪英国的“每日镜报”要骂杜勒斯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了。杜勒斯是在一种什么场合下,说了这么一句十足笨蛋式的话呢?原来前些日子,美国国会正在讨论艾森豪威尔主义。杜勒斯拼命吹嘘美国的力量足以在中东防止共产主义的“侵略”;如果美国单独担负起这种“神圣的”任务,就会方便得多;如果英法仍然插足中东,那么美国就不大方便。杜勒斯说得十分露骨,他是在继续逼迫英法退出中东。在美帝国主义分子看来,中东必须要有外来的统治者;英法退出中东,中东就会成为“真空地带”;而美国就应该掮起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大旗,进入中东“真空地带”,成为阿  相似文献   

14.
随手写事     
迟过不如早过杜勒斯自已说是要“促进实现正义和持久和平”的。这自然很好。我们明知这是违心之言,但不妨暂时承认它的表面价值。我“人民日报”社论为此提出美国必须过五关。五关者何?一曰停止“护航”;二曰停止侵犯中国大陆的领海领空;三日停止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四曰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五曰从台澎撤退美国全部武装力量。这五关实在提得好,美国能不能过五关,就是杜勒斯自己的话的最好考验。“人民日报”按日来发展情况,给美国记了一下分数,第一关总算勉强过去了,第二关只过了一半,第三关以下,“且看他们怎样动作”。不用说,自从彭德怀部长发表文告以来,全世界公正人士都非常拥护。而过去把台澎地区美国的战  相似文献   

1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巴黎会议于1956年12月11日开始,14日结束。会前,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美、英、法、三国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美国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的两面三刀,引起了大西洋彼岸一片指责声。在英、法,人们公开质问所谓“英美联盟”和“大西洋政策”到底对谁有利。美国对这种情况不能无动于衷。解铃还是系铃人,美国代表杜勒斯行前说将设法“消除分歧,保证团结”。会议结果,杜勒斯为自己规定的这个任务究竟完成了多少? 一面要扩军备战,一面是力不从心杜勒斯这个任务并不轻松。这并非由于杜勒斯缺少才能,或者因为这位美国代表手不辣、心不狠,而是因为美国和它的大西洋“盟友”之间存在着难于调和的矛盾。杜勒斯的第一个任务,是如何阻止这个集团向非军事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对付这个集  相似文献   

16.
美國國务卿杜勒斯已經宣佈要在3月份到亞洲活动。他在出席馬尼拉条約組織理事会的喀喇蚩会議以后,將要到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去作一次“不受欢迎的客人”。因为,就像杜勒斯自己承認的和有关國家的官員所說的那样:杜勒斯是自己要求到印度和印度尼西亞訪問的。早先,这兩个國家既沒有向他發出請柬,也沒有准备接待他。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报复”和“有限战争”几年来,美国的军事战略是以“大规模报复”理论为基础的。它实际上就是拿核武器作为所谓“大规模报复的威慑力量”来进行恐吓讹诈,也就是杜勒斯曾经一度吹嘘而遭到各方面抨击的所谓“战争边缘艺术”。这是一种露骨的危险赌博。这种全面核武器战争的赌博既吓不倒社会主义阵营,西方国家也谁都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杜勒斯去作赌注。因此,恐吓讹诈的“战争边缘”手段不能轻易使用,用起来也不灵,还要引起内部的反对。这个战略还有一个十分重要而现实的弱点,就是很难不断拿“大规模报复”来向个别国家,在个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札记     
大棒和胡萝卜三月八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分别在华盛顿和伦敦发表谈话。他们谈话中的一个共同内容,是台湾地区的局势问题。杜勒斯暴露出狰狞的侵略面貌,继续叫嚣美国不仅要侵占台湾和澎湖,并且还要“保卫”“有关阵地”。艾登则扮出一副“和事佬”的样子,主张甚么在台湾海峡“停火”,美国和蒋介石  相似文献   

19.
半月述评     
过去半个月來,国际形势的發展明街無誤地說明了这样一个总的趋势:“实力地位”政策越來越遭到全世界人民的鄙弃和譴責,和平共处的思想正在日益擴大它的影响。以致那些死抱住“实力地位”政策不放的人,如杜勒斯之流,不能不抱头鼠竄、陷入空前的孤立和狼狽了。杜勒斯竭力企图把苏联在經济战线上和在維护和平  相似文献   

20.
故事新编     
l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他有一钱毒蛇般的撰舌头。‘卜压.r L..‘r 杜勒斯翻姐了所有的查本全义视典薯作,去找“冲天千劲.的解释,得出桔豁歌:不是刹削,就是奴役。 中国出现了人民公社,把食困和落后的型鬼赶走了。杜勒斯惊奇不止,他哭丧着脸轰:共产党把几千年的家庭制度破坏了。28故事新编@米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