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密东北乡给予了莫言童年更多的是饥饿和孤独,但是也给予了莫言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是故乡给予的饥饿与孤独使他走向了文学,走向了市场,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何述强的散文是在孤独的心境中写成的,他的散文分明留下了自己孤独行走的脚印。他享受着孤独中的淡泊与宁静,留恋着宁静申的诗意与美好。正因为主动远离热闹与喧嚣,主动选择寂寞与孤独,他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经营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文世界。何述强独特的散文世界是由一个散发着古旧气息的意象群构成的,包括青砖、坟碑、石龟、水碾、酒坛等。这些意象显然带着荒寒的冷色调,但他的散文并没有把读者带入荒寒的绝望,而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寒中升腾走的力量。他甘于寂寞和孤独并不意味着内心冷漠,他选择古旧的意象群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在一个个冷色调意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炙热、深沉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执著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乡土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应该说莫言小说是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因此,将莫言的作品置于中国乡土小说背景中将有利于突显出其在乡土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与写实主义和写意主义乡土作家不同,莫言的乡土小说更多的是以一种平民姿态表达着对于乡土中国苦难的体验乃至认同。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乡土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应该说莫言小说是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因此,将莫言的作品置于中国乡土小说背景中将有利于突显出其在乡土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与写实主义和写意主义乡土作家不同,莫言的乡土小说更多的是以一种平民姿态表达着对于乡土中国苦难的体验乃至认同。  相似文献   

5.
莫言从“民间”的角度,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去反观民间世界,用民间的口吻叙述他对“高密东北乡”的情感体验。“老百姓”式的写作立场,民间语言与民间艺术的糅和,兼之天马行空般的夸张想像,使读者忘情于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中,并在艺术体验中发现自己与民间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6.
济慈一生饱经孤独的煎熬,为此,他特别喜爱和亲近自然万物,特别憧憬理想的爱情,并选择了诗歌创作作为自我存在与奋斗的基本方式。分析和把握济慈的孤独体验对于我们理解济慈其人及其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1-23
<正>莫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本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获奖是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获得世界读者认可的标志。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的文学成就已经为国外文学翻译与研究界注意,仅举以下3例就可以大致说明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情况:1.在莫言小说的10个长篇英译本(全为Howard Goldblatt翻译)和1个短篇集英译本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6):101-106
莫言以"魔幻"手法制造与现实相违背而又反映现实社会的幻象,无序、变幻莫测的时空成了幻象构成的重要部件。莫言对时空的扭曲变形是其魔幻现实主义的突出表现策略。他对时空的颠覆是放肆的、无忌的,但在纵横恣肆中却可以寻找到内在的"游戏规则"。时间在打破自然链接的同时,常常衍生出虚幻空间。在颠覆中时间越位与虚幻空间相交错,共同构建了莫言小说的魔幻世界。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是小说文本中的两种时间状态,莫言对时空的越位,往往使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呈现出长度与方向等形态各异的不平衡、不对等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2-13
<正>关于莫言研究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尽管如此,莫言研究仍然有可以继续发掘的矿藏。例如莫言的性格研究。莫言出身农家,曾经自道从小喜欢说话,尤其是喜欢说真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走上作家之路后,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1]这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饱受  相似文献   

10.
亢霖 《世界博览》2010,(10):88-88
年前的某一次,我在台北见到了大江健三郎。不止大江,还有莫言、朱天文。这次大江健三郎的研讨会被冠以“国际视野”的帽子,想冰这帽子大江很喜欢,他一心反对日本的国家主义,强调“民主价值”。莫言当场说:“大江是个脱离了狭隘民族主义、追求全人类价值的作家。”这话大江听来肯定特别入耳。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极具个性,莫言的小说运用了很多表现力极强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震撼力.他的作品创作追求真正的民间风格,而这点也成为莫言作品风格创作的主要思想和追求目标.莫言的作品正是具备这种独特的美丽,才会使其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如此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孤独情绪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体验,网络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情绪与现代社会的现状紧密相关。在网络文学作品体现出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孤独来自于缺少交流、友谊和真挚的爱情,以及社会大环境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失衡。  相似文献   

13.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以莫言的《红高粱》《蛙》和《透明的红萝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字频统计软件和汉语词频统计软件,统计莫言作品中字频、词频,发现都满足Zipf分布规律。所得结果与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在内的多种语言研究结果一致,与其他学者已得出的关于汉语作品字频分布不满足Zipf分布规律的结论相异。结果表明莫言作品确实与众不同,为研究莫言作品特点提供了统计学角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日本,我们既熟悉又陌生,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却又不能不说是居相近,性相远。本文作者长期旅日,以他的细腻观察和哲学思考向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日本。日式孤独——广阔而痛切的混合?哲学上的孤独是指圆满通透的生命体验,它并不是寂寞发慌的,而是有着实质性的重量。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所说,孤独是如果你不想平庸地度过一生,那就从人群中逃离吧。但是在日式孤独中,这些元素似乎都难以寻觅。日本有专门的深夜食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4,(4):34-37
莫言的小说多依托"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然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片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不仅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也被莫言寄予了不尽相同的精神内蕴。从莫言的《红高粱》和《生死疲劳》这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叙事风格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生死疲劳》从"精神家园"到"现实家园"的转变绝不是一种"下降"或"倒退",而是他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立场的又一实质性的大步前进,也是他始终保持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李娟 《科技信息》2009,(23):I0207-I0207,I0234
村上春树是最有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之一,近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不仅风靡整个日本,在全世界也是掀起了一阵读村上的热潮。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孤独与无奈,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都市青年人心境的写照,不仅呈现了都市青年人孤独的内面生活.而且暗示了一种对待孤独与无奈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模式。他呼吁我们回到人类的原点,去寻找自我生存的真谛。孤独也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而是在特定场合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孤独情绪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体验,网络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情绪与现代社会的现状紧密相关。在网络文学作品体现出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孤独来自于缺少交流、友谊和真挚的爱情,以及社会大环境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失衡。  相似文献   

19.
福柯说:"在快感享用中,道德还是一种抓住‘时机’的艺术。"莫言《丰乳肥臀》本来抓住抗战胜利的"时机",一个绝好的契机整合爱欲与政治。但是却在无节制的"乳房"执拗中偏失了。可是莫言在《<丰乳肥臀>解》中却申明乳和臀,皆非欲望,而是来源于一次观看中外人体雕塑的幻灯片体验,是一张母系社会的雕塑照片激起的灵感。尽管莫言没有说明这张雕塑照片的来源,是否出自古希腊,或者更早的远古时代,但众所周知,裸体雕塑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当古希腊艺术和思想传播后世并以"爱欲与政治"来讨论其话语时,裸体雕塑在修昔底德的分析中标志着"克制"。本文由此辨析《丰乳肥臀》"爱欲"乎?"道德"乎?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在其小说《爹爹》中,以悲悯的笔调抒写了傩寿失去独子后的自虐回忆体验和孤独悲伤体验。这种失独体验的背后,一方面是傩寿作为"爹爹"的身份丧失后而感到焦虑和孤立,令其余生不知如何安放;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沈从文自身的创伤性经验以及他关于生命严肃性和文学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