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12例,其中鼻中隔偏曲并发鼻窦炎、鼻息肉7例,鼻中隔偏曲并发鼻腔大出血1例,单纯鼻中隔偏曲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鼻中隔矫正均满意。鼻内窥镜技术具有操作精确、损伤小、痛苦少、疗效佳等优点,易于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撒志平 《甘肃科技》2007,23(6):210-210,194
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鼻中隔手术较以往传统手术也有了较大区别。甘肃靖煤公司总医院耳鼻咽喉科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微创手术6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等离子微创介入技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消融治疗效果.方法:对238例下鼻甲肥大的患者进行下鼻甲消融.鼻中隔偏曲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的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同时对下鼻甲施行低温等离子消融.结果:术后1个月至半年随访,所有患者鼻阻塞症状改善,通气良好,有效率100%.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对下鼻甲肥大特别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代偿肥大的下鼻甲消融手术是有效又安全简捷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进行鼻窦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采用鼻内窥镜下对鼻窦鼻息肉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鼻窦鼻息肉进行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后评估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鼻中隔矫正手术前、术后12周鼻阻变化情况.结果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检查显示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鼻阻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应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可客观、可信地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7年—2004年间我科完成随访的300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Ⅱ型256例,1期53例,2期153例,3期50例;Ⅲ期44例。术后随访6~12mo,平均8mo。结果:治愈率Ⅱ型:1期94.3%,2期85%,3期76%,Ⅲ型63.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有效疗法,疗效与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周林 《甘肃科技》2011,27(10):151-152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对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式取局麻;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鼻中隔获得彻底矫正。无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鼻腔黏连、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鼻中隔粘膜下减张放射状切除整复术,对11例飞行员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了单纯方形软骨部偏曲和合并骨部偏曲切除整复术。术后1周11例鼻中隔平直,通气改善。术后2月、1年随访10例,症状消失,鼻中隔平直,全部通气良好。各期随访病例均无鼻中隔穿孔和鞍鼻等并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的方法和优点.方法:分析26例鼻窦囊肿患者的囊肿部位、性质,所有病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26例患者随访1年,23例症状消失,无复发;3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手术后无复发.另1例因无明显症状未予再次手术.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较传统手术简捷安全,创伤小,便于随诊,不遗留额面部疤痕,可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间.经病理学确诊的35例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定期在门诊复查,清理,鼻腔及各鼻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4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诊6个月,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治愈374例,好转4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94.6%.结论 鼻内窥镜外科手术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鼻腔、上颌窦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柯-陆氏手术进路与鼻内窥镜手术联合治疗32例鼻腔上颌窦病变。结果:治愈率为93.75%(30/32)。通过该手术治疗的病例经0.5~2年的随访,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易清除病变组织,是防止疾病复发,保留鼻腔、上颌窦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保证鼻内窥镜手术后患者如期恢复,消除并发症,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的216例病例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和小结.方法:对216例病例的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常规准备和手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216例病例在相应护理下,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鼻内窥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脉冲激光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娟 《甘肃科技》2008,24(3):126-127
目的探讨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76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病人中,26例行前后鼻孔填塞,50例在鼻内镜下脉冲激光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65.4%和92.1%,其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病人采用内窥镜下脉冲激光治疗,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内镜鼻内手术30例术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鼻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方法:通过对30例内镜下鼻内手术后处理的临床分析,进行总结.结果:随访6个月后,24例无复发及并发症,3例发生粘连,3例随访失踪.结论:术后治疗对鼻内镜手术的整体疗效极其重要,换药时间不少于8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片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32例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患者,其中448例术中选用大小适宜的聚丙烯网片置入鼻中隔术腔黏膜瓣中,61例未填放任何材料,123例行鼻中隔软骨回填。结果:填放聚丙烯网片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鼻腔生理功能得以保护。结论:聚丙烯网片可作为鼻中隔成形术中一种可靠的替代材料,可减少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保护鼻中隔及鼻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儿童鼻窦炎与成人鼻窦炎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本文旨在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经系统药物治疗、辅助性手术无效的儿童鼻窦炎患者32例(59侧)行鼻内镜手术,术中切除钩突和开放前筛(mini-FESS),解除鼻窦口的阻塞,处理严重的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并术后处理、随访.结果:随访1年以上,其中15例治愈(46.9%),11例好转(34.3%),6例无效(18.8%),总有效率81.2 %,其中9例(13例/59侧)发生鼻腔粘连(22.0%),再次手术4例,未见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是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适应症的把握、手术中鼻腔结构的处理、术后鼻内镜下换药和综合治疗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经鼻内镜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经鼻内窥镜Na:YAG激光对24例慢性泪囊炎患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治愈2,3例,治愈率95.8%,无效1例。造孔处上皮化平均时间:2个月内18例,2.5个月内5例,3个月1例。结论:经鼻内镜Na: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治愈率高、面部无疤痕、出血少、进路直接、泪囊定位准确等优点,同时为传统手术失败提供了再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 随访6个月,20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1例阻塞.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