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尖端导体表面附近的静电场分析,是研究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其表面曲率关系的重要手段。求解球形尖端导体表面附近的静电场,发现这种导体表面附近的电场、导体上的电荷分布规律与理想尖端或锥形尖端相比较,电场强度和电荷密度均小得多,它们的分布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而更快。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TE及TM波的反射系数,对导体表面的涂介质层厚度及涂层电磁参数的优选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给出了双导体表面参数选取的一般原则,简介了双导体在天线与微波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应用组合法计算三维非线性涡流场中的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样条积分方程法,有限元法和表面阻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三维非线性磁场中涡流损耗的新方法--组合法,其特点是针对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中几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将求解区域划分为积分方程求解区和有限元求解区,通过边界条件的处理将两种算法耦合,考虑到波在导体中传播的特性,应用表面阻抗的概念,把导体内部的涡流损耗作用反映到导体表面,并与有限元方程耦合求解出导体表面的涡流损耗,针对TEAM WORKSH  相似文献   

4.
文献[1]、[2]利用保角变换法给出了几类表面为二次曲面带电导体的电势分布,由此可以求出相应的电场E,但这并不能直接给出电力线的方程和形状。文献[3]给出了两类表面为有心二次曲面带电导体的电力线分布,本文继续来求几类表面为无心二次曲面带电导体的电力线...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表面为一般二次曲面的带电导体,根据献[1],本由电位分布精确计算了这两类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6.
应用静电场中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感应电荷面密度满足的鲁宾(Robin)积分方程和特殊函数性质,简单求解了点电荷和导体球静电问题。  相似文献   

7.
导体面电荷分布与表面典率半径的关系罗长薰,梁斌(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710062;西北电业职工大学,西安710054;第一作者,男,65岁,教授)在静电学中,孤立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其表面曲率半径有关.通常研究孤立导体面电荷分布与表面曲率半径的关...  相似文献   

8.
对于这两类表面为无心二次曲线的带电导体,在献^[1]讨论的基础上,本由电位分布精确计算了这两类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9.
孤立民导体凹凸型尖端表面电荷与电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荷分布的微观解释和导体表面电场的特性出发,对孤立民导体凹凸形尖端处表面电荷与电场分布进行了定性分析;根据此带电导体的等势面与电力线正交的特征,给出了此带电导体尖端处的表面电荷与表面电场间的定量关系式,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孤立带电导体凹凸形尖端表面电荷与电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荷分布的微观解释和导体表面电场的特性出发,对孤立带电导体凹凸形尖端处表面电荷与电场分布进行了定性分析;根据此带电导体的等势面与电力线正交的特性,给出了此带电导体尖端处的表面电荷与表面电场间的定量关系式,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电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有突变,本文论述了导体表面上一点的场强为σ/2ε0,即为导体外场强大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无限长直导体电位分布及其边界条件的特点,建立一电位分布与其完全等效的无限长同轴线的理想模型,把此同轴线中电场的分布拓延到无限空间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了载有稳恒电流无限长直导体外无径向电场分量的正确性,并指出这一结论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及其电磁场理论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3.
现有文献在计算超导磁体的磁场时,往往假定电流在导体截面中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不考虑导体的具体结构。本文通过对美国威斯康辛大学5500MWh超导储能线圈设计方案在采用不同导体结构情况下的最大磁场进行计算和比较后指出,导体结构对线圈导体处磁场的分布和最大磁场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不考虑这个因素可能对磁体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问题。文章同时指出,对于大型超导储能线圈导体的结构设计,除了要考虑传热和冷却,机械强度和制造工艺等因素外。同样需要考虑由于导体截面中电流的不均匀分布对最大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导体可用电量或电势两种方法给定的条件下,分别证明了静电场的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15.
静电平衡导体表面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电平衡条件下,孤立带电导体表面任意一点的电荷处于其它电荷激发的电场中,因此受到其它电场斥力的作用,此力即为文章所讨论的表面张力。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导体表面张力密度与电荷密度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孤立带电导体球、无限长导体圆柱及导体椭球的表面张力密度与所带电荷及其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严重威胁,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防冰除冰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对于一些具有微气象、微地形特征的重覆冰地区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法。文中考虑到扩径导线的特点和分裂导线输电线路的局限性,根据波阻抗和自然功率将分裂导线等效为单导线,并考虑电流的集肤效应,得到了等效的单根扩径导线,进而分析比较覆冰地区的分裂导线及其等效的单根扩径导线的表面电场特性。研究表明:等效前后导线截面面积相同且波阻抗一致时,扩径导线与分裂导线相比,不仅显著降低了子导线根数和输电线路的覆冰荷载,而且在扩径导线的半径等于分裂导线的等效单导线半径时,扩径导线的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小于分裂导线。因此,在严重覆冰地区,采用分裂导线等效半径的扩径导线具有非常好的表面电场特性,且可显著降低冰风荷载,提高抗冰强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导体的电荷分布,所涉问题较多,本文避开烦杂的数学推论,仅从物理概念出发,就电荷分布在外表面、电荷分布的定性结论、电荷分布的定量关系以及外电场中导体的电荷分布等四个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周超  孙剑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641-15649
在早春或初冬,过冷雨滴撞击导线表面结冰、进而易于诱发导线舞动。对碰撞系数或导线覆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雨滴大小和导线直径等关键参数上,鲜见涉及电场作用的讨论。为了阐明直流电场对输电线路碰撞系数的影响,提出了雨滴质量流量的计算公式,并用Euler-Lagrange方法对雨滴撞击导线表面的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电场强度、雨滴电荷密度、导线截面形状、风速等对碰撞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碰撞系数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电场强度从0kV/cm增加到66.7kV/cm时,碰撞系数降低约33%。由于带电导线与雨滴之间会产生排斥作用,部分雨滴远离导线,导致碰撞系数降低。真实绞线在无电场作用下的碰撞系数略小于简化圆形截面的碰撞系数。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当风速达到8m/s时,导线的碰撞系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超过该阈值后,碰撞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带电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从电荷分布的微观解释和导体表面的特性出发,对带电导体表面电荷及分布做出了定性分析,并估算出任何带电体的带电层厚度均不超过一个原子的线度。根据带电导体与电介质的特性,给出了带电导体表面电荷与表面外电场间的定量关系式,并进行了详细地计算讨论。进而得出,无论是怎样的带电体,都至少有2个带电表面,不存在理论分析中二维度的纯数学带电面。现实中的任意带电体,仅有宏观意义上的均匀带电表面,而微观上是不存在均匀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