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区位于桐柏—大别山褶皱带东部,分布着丰富的铀矿产资源。区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硅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且蚀变强弱与矿化强度有关。铀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化主要赋存于硅化破碎带及蚀变花岗碎裂岩、角砾岩等构造岩中;同时在构造带上下盘或接触带中也见有不同程度的铀矿化;蚀变愈强矿化愈好。  相似文献   

2.
架底金矿为产于茅口组与玄武岩组第一段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中和峨眉山玄武岩第二段凝灰质玄武岩内的原生金矿床,是贵州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卡林型金矿床.通过野外观察和光薄片镜下鉴定,对架底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表明:呈半自形-他形结构、浸染状构造的黄铁矿与金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硅化、黄铁矿化及毒砂化是寻找金矿的主要蚀变标志;凝灰岩和构造蚀变体(Sbt)是该区金的主要找矿标志.本文系统总结了矿石的基本特征及蚀变标志,以期对其周边区域找寻同类型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遥感信息与矿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斑岩型铜矿的重点勘探区域.以ETM 图像数据为信息源,运用比值变换和主成分分析技术,进行数据融合和图像增强处理,提取构造和近矿围岩蚀变信患;通过与矿床(点)、地球化学异常等信息叠加,开展川西地区与云南中旬地区重要斑岩成矿带蚀变、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等综合信患的对比研究,根据物探、化探、遥感的解译成果圈定成矿远景区.因此在遥感信息中提取直接找矿信息(控矿构造和蚀变信息)是有效、经济、快速的地质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生顺 《甘肃科技》2009,25(19):41-44
酒地红山金矿矿质来源于地层,赋矿主岩为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和灰岩,金矿化受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矿床主要由中带的五个矿体组成,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矿化形成于海西中晚期,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大类之沉积变质构造蚀变岩型亚类。  相似文献   

5.
储广山花岗岩体受郯庐断裂系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控制,区内塘湾断裂及一系列北西向断裂带发育,构成有利的成矿构造结,其中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的铀矿田和铀矿床,其铀矿化受多因素控制,以构造、围岩和岩浆-热液活动为主,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独特的展布规律,通过对该矿床的岩石、构造、矿体和围岩蚀变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围岩蚀变与铀矿成矿的关系,为同类地区的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建安 《甘肃科技》2010,26(17):30-32
东车路沟金矿为一石英脉型金矿。含矿岩石主要为凝灰质砂岩夹板岩;构造蚀变带呈帚状分布,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矿体延深大于延长,并有向南侧伏特征;矿石成分简单。矿区断裂构造为金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断裂构造的规模、强度控制着金矿脉分布。金元素区域分布与地层、岩体、构造展布关系密切,元素组合为Cu、W、Ba、Mo、Ag、Au、Sb、As。文章总结了地层、侵入岩、构造、蚀变等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炭窑井地区位于北山造山带南部古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岩浆活化区,是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有利区域。通过对炭窑井地区构造与铀矿化的空间关系、岩浆岩特征和热液蚀变的研究,厘定了构造演化的四个期次。NWW向断裂构造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含矿构造,其中F4和F5断裂及二者夹持区域具备“构造+岩体+热液蚀变”的成矿有利条件,且已发现较好的铀矿找矿线索,显示该区具有巨大的铀矿找矿潜力。热液蚀变以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和碳酸盐化蚀变组合为主,该套蚀变组合与铀矿化呈正相关性,其中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蚀变与铀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在总结构造演化与铀矿化成因关系基础上建立找矿模型,进行了炭窑井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北缘典型金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噶尔北缘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及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等主要矿化类型.通过分析比较这些主要矿化类型金矿的REE资料,建立了各典型金矿床的REE配分模式,探讨了各矿化类型金矿床之间的REE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就成矿作用而言,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比较简单,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较复杂,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最复杂.  相似文献   

9.
江浪穹隆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属九龙—木里铜锌多金属成矿带,江浪穹隆为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穹隆内发育多处矿点,找矿前景良好.在分析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地质依据和光谱前提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区矿化蚀变特征及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分别进行鉄化蚀变信息和泥化蚀变信息的提取,并结合前人的地质、物探、化探成果进行综合叠加分析,提出江浪穹隆成矿区的挖金沟—柏香林、打熊沟—黑牛洞、上海底—白崖子—笋叶林3个区域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崔进寿 《甘肃科技》2010,26(6):29-32
西沟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的旧井-金庙井南断裂带东段北侧,金矿化严格受该断裂带次级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以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石英脉型金矿石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粒间金和裂隙金。围岩蚀变以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为特征。变砂岩、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的基本条件,断裂构造相互交接处的破碎蚀变带与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大水金矿床是近几年在西秦岭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矿化特征极为独特的金矿床。本次研究通过蚀变岩石物质组分迁移计算分析,自矿体中心向两侧或远离破碎带,蚀变强度减弱。矿化蚀变带内SiO2明显富集,CaO、CO2明显迁出,Fe2O3也有所富集,说明金矿化与硅化、方解石化和赤(褐)铁矿化关系密切,Au矿化强度与Sb、Ba成正相关而与Sr、Pb成负相关,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围岩蚀变带的规模和强度可间接指示金矿化的规模及强度,对于在大水金矿区指导找矿、提高金矿成矿预测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用此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具有指导找矿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雷诺时均湍流模型并结合水银物理模拟实验, 研究不同磁场配置下板坯结晶器内的金属流动规律, 并以此分析不同磁场配置对工艺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 RSM)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电磁制动(electromagnetic braking, EMBr)下金属流场的变化, 该变化引起水口射流及其对结晶器窄边冲刷强度的改变; 在全幅二段电磁制动下, 上部磁场对液面水平速度和湍动性的抑制作用明显, 但从化渣和降低冲击深度的工艺要求来看, 上部磁场强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3.
安东  Li  Weiguang  Cui  Fuyi  Wang  Rui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6,12(1):91-96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removal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ormation potential by artificially intensifie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process which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ozone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The results show that 23.1% of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and 68% of haloacetic acid formation potential (HAAFP) can be removed by BAC,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removal rates of the same substances were 12.2% and 13-25% respectively only by GAC process. Compared with GAC, the high removal rates of the two formed potential substances were due to the increasing of bioactivity of the media and the synergistic capabilities of biological degradation cooperating with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BAC process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long backwashing cycle time, low backwashing intensity and prolonged activated carbon lifetime, etc.  相似文献   

14.
用两亚点阵MFT分析了R2Fe17-xMx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RR、nRF和nFF,计算出了居里温度,给出了分子场HR(T)、HFe(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R2Fe17中用Al、Ga替代部分Fe离子后,分子场系数nFF明显增大,除Pr2Fe17的HR(T)外,分子场强度在很大温度范围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探究与程序模拟的双重方法考察地下水中含Cr(Ⅵ)的亚铁还原去除过程,考察pH、原料投量与共存阴离子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并运用PHREEQC 程序对实验结果的内在机制进行解释.结果表明:Fe(Ⅱ)还原去除Cr(Ⅵ)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投加的FeSO4·7H2O 与Cr的质量比在80∶1时,去除过程达到较经济有效的处理效果.其原因是不同的反应条件影响铬化合物形成的种类与饱和指数(SI),从而影响其去除效果.地下水中存在大量的共存阴离子,其中Cl-易与Cr(Ⅲ)形成不稳定复合物从而对反应进程产生抑制作用;SiO23- 因其在不同pH 条件下存在形式不同而对反应进程影响不同,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产生抑制作用,在碱性条件下呈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基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系统地对3d过渡金属(TM=V、Cr、Mn、Fe、Co和Ni)掺杂CuGaS2的磁学性质进行理论计算.通过对过渡金属对CuGaS2掺杂,在铁磁状态下取代不同离子(Cu和Ga)结合能的比较,我们发现:过渡金属在CuGaS2中比较容易占据Ga的位置.通过对稀磁半导体(DMS)磁性稳定性的研究,可以发现到:在Cr、Mn掺杂的CuGaS2中,DMS表现为铁磁状态,其居里温度将可能高于(Ga,Mn)As,其他过渡金属掺杂时,DMS则表现为反铁磁状态.并验算了一条判断DMS磁性状态的简单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浇注合金钢铸件试块并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Ray分析,研究了钢液对铬铁矿高温致密涂料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致密度与钢液作用的激烈程度成正比关系;从钢液中吸收大量的Fe是形成致密涂层的主要原因;涂层中Fe的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及赤铁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合成出的单相YBa_2Cu_(3-x)Fe_xO_(7 σ)系列样品的晶体结构、电阻特性及磁化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Fe掺杂的系列样品,当x增加时,经历了由正交到四方,超导到非超导,抗磁性至铁磁性的变化。经对样品的XPS分析可见,Ba_(34)_(5/2)和O_(1s)的低结合能峰与晶体结构和超导特性有关,而且它们的相对强度随x变化呈有规律的相似变化趋势,从XPS上未直接观察到Cu~(3+);Fe的高价态含量随x的增加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高压汞灯(300nm)光照下4种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FeIII-柠檬酸,FeIII-草酸钠,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对CrVI的光还原试验,比较了它们光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具体研究了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初始pH值,FeIII、草酸盐、CrVI的初始浓度,以及FeIII∶草酸盐的配比,光照强度等对CrVI光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化学体系中光还原CrVI的速率在不加FeIII时,光还原CrVI的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EDTA、草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钾.在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FeIII-柠檬酸钠、FeIII-草酸钠.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速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FeIII、草酸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CrVI初始浓度的增加,光还原CrVI的速率是减少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对过渡金属(TM=V、Cr、Mn、Fe、Co和N i)掺杂的CuGaSe2和CuGaS2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r和Mn掺杂的I-III-VI2稀磁半导体(DMS)表现为铁磁性质,而V、Fe、Co和Ni掺杂时表现为反铁磁性质.对稀磁半导体的磁矩研究,其结果符合一条简单的规律:当磁性离子3d的t2g轨道完全被占据时,磁性离子的磁矩比理论的期望值小;当磁性离子3d的t2g轨道处于全空时,磁性离子的磁矩比理论的期望值大;而当磁性离子3d的t2g轨道处于部分被占据时,磁性离子的磁矩与理论值的差距主要取决于晶体的对称性和磁性离子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