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Mn基合金反铁磁畸变与高阻尼孪晶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根据反铁磁序引起的点阵畸变与磁长程序参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了γMn-Cu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点阵畸变,并将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γMn-Fe基合金高阻尼特性测定,验证了反铁磁序与孪晶高阻尼的关系在其他锰基合金中同样存在的推测,讨论了γMn基合金高阻尼行为的物理本质,结果表明,γMn-Cu和γMn-Fe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四方畸变均可触发微孪晶的形成,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马氏体相变。  相似文献   

2.
根据反铁磁序引起的点阵畸变与磁长程序参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了γMn-Cu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点阵畸变,并将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γMn-Fe基合金高阻尼特性测定,验证了反铁磁序与孪晶高阻尼的关系在其他锰基合金中同样存在的推测. 讨论了γMn基合金高阻尼行为的物理本质.结果表明,γMn-Cu和γMn-Fe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四方畸变均可触发微孪晶的形成,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马氏体相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频内耗仪强迫振动方法测量-50~250℃,61.4%~86.4% Mnγ-MnFe合金降温过程的内耗和模量性质.实验结果显示,从高温到低温内耗表现有3个峰;第1个峰在磁转变温度附近;第2个峰出现在马氏体相变温度附近;第3个峰出现在0℃以下.分析表明,第1个峰与应力下磁畴移动有关;第2个峰是fcc及fct相界面运动引起的;第3个峰与{101}孪晶界的驰豫过程有关.在不同的温度和成分范围内讨论了两个相变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伸性能的测定,分析了Ge对Fe-24%Mn形状记忆合金γ相点阵参数和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发现随着Ge含量的上升,Fe-24%Mn合金γ相点阵参数增大,Fe-24%Mn合金的γ→ε马氏体相变有明显抑制作用,γ奥氏体相趋于稳定,合金的拉抻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步降低,塑性上升。尽管Ge与Si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结构,且原子半径都比Fe小,但两者对奥氏体的点阵参数影响完全相反,Si降低γ相点阵参数能促进γ→ε马氏体相变,Ge增加γ相的点阵参数却抑制相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冷变形与退火对Ti50Ni45Cu5(原子数分数,%)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变形使片状马氏体变细,合金强度增加,使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和逆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且冷变形越大,相变温度降低越多;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随着母相B2晶粒尺寸减小而降低,利用热力学推导得出了Ms与母相B2晶粒尺寸关系式。经35%冷变形400℃退火1 h后,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为45.2℃,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Mf为10.3℃,逆转变开始温度As为49.0℃,逆转变终了温度Af为80.0℃,抗拉强度为1 198.29MPa,伸长率为7.9%。冷变形+400℃/1 h退火Ti50Ni45Cu5合金的马氏体片细小,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增多,内耗峰增高。合金在变温过程中发生B2-B19′相变,在应变振幅为2×10-5,振动频率为0.5~4.0 Hz,变温速率为2 K/min时产生内耗峰,内耗峰位置与振动频率无关,峰高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为热诱导相变内耗机制。相变温度降低,内耗峰位降低。  相似文献   

6.
内耗测量能显示Cu-Zn-A1中热弹性马氏体相变B29R和DO318R共存、以及单一1DO3←→18R或B2←→9R.Fe-Ni-Mn中等温马氏体相变在孕育期内出现相变内耗峰.因模量改变的特征不同,可将马氏体形核机制区分为与软模或局域软模有关和无关两种类型.Fe-Ni-C中珠光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都呈低频内耗,两者的特性相近.18Cr2Ni4WA钢及其脱碳合金、Cu-Zn-Al和Ag-Cd合金(包括上述Fe-Ni-C)在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就出现相变内耗峰,论证此时发生贝氏体的形核过程.从相变时模量变化的实验,认为不同相变产生不同的相界面效应,使呈现不同的模量变化.只在(Ms-Tn)较大(如90K)的材料中,才在冷却过程的TN温度时,出现与反铁磁相变相关的磁畴界运动引起的内耗峰.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可由马氏体逆相变的瞬间内耗峰面积  相似文献   

7.
用静电音频内耗仪测试了Fe-Mn-Si-Cr形状记忆合金在-100 ̄300℃温度范围内耗及模量变化,研究了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的内耗特征。结果表明,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具有不同的机制,在相变过程中未出现软模现象,可见该合金的层错形核可能无需点阵软化。相变过程中的模量变化归因子于ε相模量高于γ相的模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从高温淬火的CuZnAl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内耗;提出了新的内耗表达式: 认为马氏体相变内耗与整体模量 G 相对于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局部区域的模量G′的 比值有关,淬火缺陷影响局部模量软化;并研究了不完全转变对正、逆马氏体相变内 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一个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的位错模型,认为该相变是以母相阵点到马氏体阵点的矢量b1或b2为Burgers矢量的相变位错在母相(110)p面上交替地运动,形成一对对(001)M孪晶,马氏体以形成孪晶对的形式生长,这样的马氏体具有最小的弹性应变能。利用此模型提出了马氏体的热弹性行为和形状记忆效应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改进了Falk提出的马氏体相变的一维金兹堡-朗道理论,在体系自由能中加入了马氏体周围母相的应变能,由此推出了一个4阶金兹堡方程,其中有约化温度t与约化母相弹性模量P两个重要参数。方程的两类解分别代表表面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的形核。两种马氏体的形成与参数t和P密切相关:当固定P而降低t时,表面马氏体将先于孪晶马氏体出现;当固定t而增加P时,孪晶马氏体形成的超始温度下降。按此修正G-L理论所得到的解比Falk的解更符合实际马氏体相变的形核过程。  相似文献   

11.
CoMn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奕和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Mn合金中的γγ(fcc)-ε(hcp)马氏体相关,并测量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SME),结果表明,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具有典型的γ→ε马氏体相变体相变特征,它在发生马氏体相变时,内耗峰并不对应于母相模量的下降,其形核无需籍软模或区域软模,通过训练可以改善CoMn合金的SME,对改善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时效处理对Ti50Ni25Cu25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耗测试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50Ni25Cu25合金阻尼特性的影响,发现随时效温度升高,相变内耗峰降低,并且出现B19’马氏体,低温时效合金背底内耗随振动频率增大而降低,高温时效合金背底内耗与振动频率无关。  相似文献   

13.
用声频共振棒法测试了3J_33弹性合金固溶态和时效态在0—800℃的杨氏模量和内耗。正规时效处理后的内耗约为0.25 X10~(-4),在400℃以下内耗几乎不随温度变化。杨氏模量温度系数约为—301 X10~(-6)/℃。固溶态和时效态在升温中于600℃附近出现一个内耗峰。固溶态降温中于100℃附近出现一个内耗峰。初步判明100℃附近的峰为正马氏体相变内耗峰,600℃附近的峰为反马氏体相变内耗峰。讨论了内耗低和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金镉与铁锰合金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引起内耗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扭摆法测量了金镉合金(含镉49元子%)在bcc相 bct相正反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内耗的变化,得到了类似于电阻变化的内耗——温度曲綫,而没有观察到如鉄锰等合金中出现的“相变内耗峯”。分别研究了金镉合金及鉄锰合金(含锰17.5重量%)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内耗与频率,振幅,温度以及升温速度的关系,并根据两种合金不同类型马氏体相变的特征,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内耗观象的本质可能是一样的,即内耗仅与保持共格的界面有关,而与以上各种因素无本质的依赖关系。最后对产生内耗的机制作了讨论,认为这是一种应力感生共格界面移动所引起的静滞内耗。  相似文献   

15.
用倒扭摆法测试了18 Ni马氏体时效钢的低频内耗.发现在降温中于165℃附近出现正马氏体相变内耗峯.在升温中于700℃附近出现反马氏体相变内耗峯.内耗峯的高度与T/f(T—温度变化速率,f—振动频率)成线性关系,恒温测量时,相变内耗降为背景值.还观察到相变过程中,切变模量发生软化.我们认为这个内耗是由外加切应力促进或加速接近临界的马氏体胚芽的界面位错滑移所引起.  相似文献   

16.
Fe—Mn—Si基合金fcc反铁磁与马氏体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和内耗分析测定了不同Mn含量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SMA)相变临界点Ms、Mf、As、Af和TN,研究了母相反铁磁状态时γ←→ε马氏体相变热诱发和应力诱发的影响。发现,随着Mn含量的增加,Ms、Mf、As、Af降低,而TN升高直至热马氏体完全被抑制。当TN接近Ms时,母相反铁磁状态并不能完全抑制马氏体相变,而是使相变温区延伸到TN以下达-150℃的低温。即使热马氏体完全被事应力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量室温至400 °C过程中,油淬Ni 36Al二元合金以及Ni27Al-12Fe、Ni-21.2Al-20Fe和Ni-24Al-16Fe三元合金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金的相组成.结果表明:油淬Ni-36Al合金具有完全马氏体结构,油淬Ni-21.2Al-20Fe合金中含少量马氏体和大量类似Ni3Al和Ni5Al3的金属间化合物;在相同的频率和升温速率条件下,油淬Ni-21.2Al-20Fe的内耗峰最高且最窄,其内耗峰所对应的温度最低,油淬Ni-36Al的内耗峰最低且最宽,其内耗峰所对应的温度最高,并随F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其当量Al(Aleq)含量有关;内耗峰高度与单位时间内马氏体(L10)转变为奥氏体(γ)的转变量有关,而总的转变量与转变时间(峰宽)有关.  相似文献   

18.
自协作原理对马氏体表象理论计算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31Ni为例,根据相变过程中变体之间以孪晶关系进行自协作,从而得到不畸变不转动惯习面这一原理,从马氏体相变时的位移矢量入手,计算了马氏体转变时呈孪晶关系的两个自协作变体的体积分数、惯习面指数及相变后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的取向关系.由于在计算总畸变矩阵时不用考虑任何附加的转动矩阵,并应用了镜面对称操作,使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完全马氏体相变法在0.01~10Hz范围内对CuAlNiMnTi多晶合金原位测量了内耗(IF)和相对动力学模量(RDM)。首次发现在完全马氏体相变中产生的单一相变内耗峰实质上是由两个不同的相变内耗峰叠加而成的,其中高温内耗峰(PH)对应于RDM的快速上升处(拐点),而低温内耗峰(PL)对应于RDM的最小值,峰位均与频率无关,因此属于相变内耗峰。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Cu-Al-Ni-Mn-Ti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弛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母相的本征内耗随振动频率的降低而衰减,在某一临界频率下出现内耗峰.随着等温测量温度的降低,内耗峰的峰高增加,峰位降低,这说明马氏体相变前母相内部已经发生了预相变,该弛豫应归结为滞弹性弛豫.当升温速率为0.25~3.80℃/min时,滞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