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价,分析地下水开采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煤炭在山西省经济发展、百姓收入增加中充当着“主角”.但其大规模开采的同时,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的破坏以及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面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这对矛盾。煤炭资源大省从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到提出“生态兴省”战略,表明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尽快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3.
水土流失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持续剧烈的矿产资源开采使得矿区的土壤侵蚀加剧,原有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监测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土壤流失是矿区开采导致最为直观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RS和GIS技术的发展给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快速、准确获取矿区占地和地物信息的同时,可以对矿区进行全天候、全天时和长时间序列的监测。同时,RUSLE等众多土壤流失计算模型的提出,能够高效、科学地计算和评价矿区土壤侵蚀强度,为开采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开采后的矿区生态恢复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大,地下水资源可开采利用量逐年减少,为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充分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已迫在眉睫。另外,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展,随之也出现了上部潜水强烈越流补给下部第一承压含水组而遭到污染的现状。因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强化科学管理,科学合理的开采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降落漏斗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天津重要的战略水资源和饮用水水源,但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危及区域饮用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天津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目标,系统梳理天津市已有的地下水环境管理基础,分析区域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污染源点多面广,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急需完善,地下水协同防治体系有待加强等。并提出下一步对策措施,旨在为保障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强化区域地下水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7):70
过度开发破坏普吉岛珊瑚礁据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研究,泰国西南部观光胜地普吉岛因土地过度开发,大量残渣覆盖沿岸的珊瑚礁群,造成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通过矿区生态环境污染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采,深化煤矿“三废”的资源化利用,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等5项煤矿环境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应积极主动地应用生态规律,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存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及能源需求的急剧膨胀,只有加速煤炭开采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支撑,但是,煤炭开采势必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介绍了长治地区煤炭资源及其开采现状,阐述了辛安泉岩溶水系统及水资源状况,分析了长治地区煤炭开采对辛安泉域岩溶水系环境的影响,探讨了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辛安泉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水文地质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拟合近十年的地下水水位,对模型进行识别与校验,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20年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350.52万m~3/a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水位略有回升,在2 009.86万m~3/a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最大降幅达6 m;高强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灌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区内东南部受影响尤为明显,会引起一系列生态及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松宜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地质环境灾害等问题.以松宜煤矿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借助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分析松宜煤矿区及主要矿权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泥炭矿、煤矿、石灰石、铁矿与城镇建设用地相似,干度指数、热度指数较高对生态环境质量有负面作用;(2)2007年、2017年松宜煤矿区的RSEI值分别为0.566, 0.598,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得到了改善;(3)2007年—2017年,研究区的RSEI值主要由 3、4 级向 1、2、5级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和改善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1.58%和25.79%,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位于老旧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区以及矿山开采区四周,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区域集中于矿区边缘地带,新增的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使其植被覆盖减少,地表裸露,生态退化;(4)各个矿权区内非采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优于采矿区,董家冲煤矿、鸽子潭煤矿自闭矿以来矿权区内的生态质量明显改善,茶树湾煤矿非采矿区、桃丰泥炭矿采矿区的生态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发展使得植被生态环境质量(Vegetation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VEEQ)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定量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VEEQ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马尾区的Landsat5 TM影像,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建立VEEQ综合评价模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马尾区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VEEQ劣质区和优质区分别具有增强和消减的热环境效应;LST与VEEQ呈倒数关系,其负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13.
REMAX在吉林省西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西部位于半干旱半湿润生态脆弱带,地下水是主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农业迅速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上开采布局不合理,导致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形成季节性漏斗和次生盐碱化加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运用REMAX模型软件求解,确定地下水资源最优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河生态脆弱区渭干河灌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赋存、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决定了地下水的基本流向,地下水主要以地表水转化补给为主,灌区地下水表现为渗入-蒸发型的动态特征,年际变化小,现状地下水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采,开采量很小,水质较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要求。科学认识该区地下水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发、保护、治理以及调配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河生态脆弱区渭干河灌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赋存、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决定了地下水的基本流向,地下水主要以地表水转化补给为主,灌区地下水表现为渗入-蒸发型的动态特征,年际变化小,现状地下水仅有少量生活用水开采,开采量很小,水质较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要求。科学认识该区地下水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发、保护、治理以及调配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伏牛山境内目前分布着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不仅在医药、用材、观赏、化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使生态状况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濒临灭绝。因此,积极、有效地保护这些濒危植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开采区地质沉陷,影响岩层表面的建筑物和使生态遭到破坏,而大量的建筑物的拆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增加煤矿开采的投入,如何控制煤矿开采沉陷成为控制成本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部分充填开采技术进行探讨,了解部分充填开采技术对于煤矿开采中预防发生沉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玛纳斯河流域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人类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下游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态植被局部退化。本文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不同开采情景下玛纳斯河流域下游团场地下水位下降情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灌溉期地下水大量开采,8月份地下水位下降最为明显;3种开采方案中,种植结构优化的地下水开采方案为最优方案,近期和远期规划年地下水位下降分别为1-2 m和3-5 m,说明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可有效的减少地下水负均衡量。本文研究结果对流域地下水开采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也是受重金属污染面积较广的省份之一。各类矿山开采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近年来在污染修复方面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江西省铜矿、钨矿和稀土矿开采导致的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水体及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矿山开采引起的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同时对江西省内典型铜矿和稀土矿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淡水湿地,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区,国家级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在维系洞庭湖区生态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过度开发与环境污染,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全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模式,规范有关法律体系,以及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来提高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