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贵州、山西等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煤矿,其产量几乎占了我国煤矿总产量的一多半,相应的,也是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省份。而在煤矿的五大灾害中,最常见的就是顶板事故。以贵州省为例,2006年,贵州省共发生煤矿事故453起,其中256起为顶板事故,约占56%;因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共计698人,因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为296人,约占死亡人数的42%;2007年,贵州省共发生煤矿事故407起,其中200起为顶板事故,比上年降低约7%;因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共计544人,因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为210人,比上年降低5%。尽管顶板事故逐年减少,但是显而易见的,顶板事故还是占有着较大的比重,因此,防治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时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事故案例分析,提出了炮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浅埋煤层在大采高条件下顶板运移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通过构建数值模型研究了3~7 m采高条件下的顶板破断过程及来压规律,构建物理模型分析了顶板垮落及支架工作阻力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高的增大,顶板回转角度不断增大,且出现了明显的台阶下沉现象,采高从3 m增大到7 m地表沉降量增加了3.5 m,顶板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整体呈增大趋势;煤壁支承压力峰值随采高增大往工作面前方迁移,影响范围也不断增大,在采高5 m时达到了最大值10.53 MPa,之后回落并趋于稳定,证明支承压力并非随采高增大而持续增大;随着采高的增大顶板卸荷损伤区域迅速向上扩展,使上覆岩层裂隙充分发育,诱发顶板的大范围切落,大采高形成了"悬臂梁-砌体梁"结构,形成了工作面的剧烈来压。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切顶发生时支架工作阻力提升到了9 614 kN,较周期来压时增大了16.1%,比普通采高时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选取合理的采高对于保证采空区稳定减少顶板灾害事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走向长壁高档采煤工作面支护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控顶中距和压力 走向长壁工作面顶板的控制,因老顶强大的压力,直接顶悬臂的距离越大,直接顶弹性下垂量由煤壁至老塘逐渐增大,作用在控顶区单体上,从煤壁到老塘压力巨增,就尽量减少控制顶板的距离,让顶及时冒落。  相似文献   

5.
薄板矿压理论在放顶煤工作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采场薄板矿压理论对阳泉南庄煤矿860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和工作面初采期间覆岩断裂带扩展过程进行了计算预测,其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同时在工作面顶板压力分布状况方面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煤矿业是重要的能源行业。同时,在煤矿生产管理中,有效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是一项非常重要并且艰巨的任务。开采煤矿是一项技术性强、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因为存在井下开采以及管理等问题,危险因素比较多,从而发生事故的概率也比较高,在煤矿五大灾害中,顶板事故是最为严重的一项。在这基础上,顶板管理也成为煤矿管理中的重要一项任务。该文就如何控制顶板事故、加强顶板管理作出了讨论,分析顶板事故发生原因,从而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管理煤矿中的顶板事故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苗江平 《科技信息》2009,(21):374-374
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预板事故所占比例正在大幅度下降,但某些地方煤矿顶板事故的频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研究讨论巷道顶板事故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减少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范双斌 《科技资讯》2011,(30):157-157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状况、煤矿的生产经济效益。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技术管理重点在于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顶板事故,保证安全生产。为此,本文结合某实际综采工作面实例,重点介绍了支护设计,以及初次放顶其间的技术管理措施,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煤矿顶板事故发生之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预防顶板事故的主要环节,提出了预防顶板事故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梁帅 《科技信息》2013,(4):437-438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顶板事故占有较大比率,尤其是煤层顶板坚硬、完整、不易冒落综采工作面的初采,由于一般采取自然垮落法,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造成采空区悬顶面积不断扩大,当采空区大面积瞬间垮落时极易形成飓风和冲击压,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而且容易造成瓦斯瞬间涌出,诱发瓦斯重特大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结合煤矿工作实际,分析了强制放顶技术的可行性,希望能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卫 《甘肃科技》2003,19(12):97-98,17
根据近年来全国煤矿冒顶事故统计分析看,造成重大伤亡的冒顶事故多是推垮型冒顶。推垮型事故多发生在复合型顶板的采煤工作面,窑街矿区属特厚煤层,采用分层开采,下分层顶板为黄土灌浆金属网假顶,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复合型顶板,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在复合型顶板下开采,如何预防推垮型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12.
郭涛  张红岩 《科技信息》2010,(29):I0376-I0376
顶板事故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煤矿顶板事故的多发要引起足够重视。要通过多角度和深层次事故原因分析,以及顶板管理专项整治,从血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对顶板管理探索并采取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倾斜厚层坚硬顶板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揭示倾斜厚层坚硬顶板采场覆岩运移规律,分析预留巷道多次扰动影响下倾向及走向方向顶板垂直应力分布特征。根据切顶留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将沿空巷道分为“原岩应力区、超前应力增高区、滞后应力增高区、滞后应力稳定区”4个区域,提出巷内围岩支护原则,并基于区域特征,设计分区支护留巷方案,并成功应用于柏林煤矿-2446(k26)沿空巷道。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岩块B长悬臂梁结构是留巷成功的关键,通过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手段,可减小巷旁支护体及实体煤帮压力,沿空巷道支护效果良好,证明倾斜厚层坚硬顶板切顶留巷关键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李常贵 《科技信息》2009,(18):279-279
综采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低位放顶煤采煤方法同其它普通采煤方法一样,同样存在着顶板控制问题,科学地分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架支护方式和采掘设备、工艺,对有效的控制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减少事故,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采矿作业中,顶板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2005年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3.3%。该文通过对项板事故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地下开采煤矿的安全生产影响极大。在煤矿生产中,因顶板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搞好顶板事故的防治,尤其是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就理所当然成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孟迪  孔革新  胡超 《科技信息》2010,(4):313-314
本文对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各类顶板冒顶事故发生的预兆进行总结,然后对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深部基点法是一种研究采场覆岩移动规律的有效手段,现以跃进煤矿33041炮采放顶煤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深部基点法在研究采场顶板与顶煤移动规律中的应用情况,对于提高采场顶煤放出率及矿井回采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思淮 《科技信息》2011,(9):329-329
0引言 破碎顶板指的是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破碎顶板容易发生局部漏顶现象,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支护,经常发生工作面漏垮型冒顶事故。为了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破碎顶板的管理,采取合理的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志虎 《科技资讯》2013,(15):99-99,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企业也不断的提高,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瓦斯,顶板突水事故,然而,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是煤矿企业面临的主要生产安全事故之一。回采工作面顶板。这种事故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煤炭生产造成主要威胁,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工作面顶板管控,回采工作面顶板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煤矿生产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本文对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和顶板事故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