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基于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排放权分配方式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方法】首先刻画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模型,进而在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的条件下得到生产企业产量变化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对社会福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3种碳排放权分配方式都将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其中历史排放法与拍卖分配法对消费者剩余会造成相同程度的减少,而当政府利用基准分配法分配碳排放权时,消费者剩余较其他两种方法能得到更大的保障。此外,还讨论了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不同分配方式影响生产者剩余变化的一些充分条件。最后证明了3种分配方式都将减少社会总福利,当政府采用历史排放法与拍卖分配法时碳排放机制对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相同,而且比采用基准分配法时社会总福利减小的幅度更大。【结论】主要结果推广了一些先前研究的成果,并充实了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下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社会福利分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斯坦伯格双寡头理论模型,讨论了政府如何设计歧视性竞争政策提高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排有效性问题。【方法】首先假设低排放能源生产企业为碳排放交易机制中市场主导者,然后刻画了双寡头能源企业进入碳交易机制后的均衡产量和价格,得到了CO2成本转嫁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提高碳排放交易机制减排有效性的充分条件。【结果】如果政府实施基于斯坦伯格均衡的歧视性竞争政策,则受控能源生产企业CO2成本不会过度转嫁给能源消费者,同时能源的供给和需求也不会被CO2成本过度扭曲,还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该歧视性竞争政策能够提高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排有效性。【结论】在理论上推广了一些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经典结果,同时为政府设计合理的能源和环境政策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区养老制度作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通过构建社区养老的福利经济学框架,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析社区养老在政府财政支持下社会福利的变动情况。分析得出,社会的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减去政府财政补贴成本,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总福利增加,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总福利损失。分析还发现其需求弹性对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又加入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政府支持下社区养老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研究了垂直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补贴的福利影响。【方法】采用了比较预期福利的方法。【结果】在Asker所建立的框架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最终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得到了社会总福利的增量超过政府补贴投入的充分条件。【结论】推广了Asker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制约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运用博弈模型、Spence劳动力市场模型和Akerlof"柠檬市场"模型对比分析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关系及信息不对称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号传递十分复杂且困难,企业谎报碳排放需求量及政府不传递分配信号导致一级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分配额度偏高,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碳市场的信号传递提供可靠的保证;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权威导致了二级市场交易不公,通过建立完善的评级制度、构建统一的第三方平台、形成合理的监管机制等方式,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研究了垂直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补贴的福利影响。【方法】采用了比较预期福利的方法。【结果】在Asker所建立的框架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最终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得到了社会总福利的增量超过政府补贴投入的充分条件。【结论】推广了Asker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欧盟ETS借鉴的中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宝 《海峡科学》2011,(6):118-119
碳排放权分配是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核心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EU ETS)的碳排放权分配程序、分配标准和分配方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的建立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国内政府对国外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与对国内产品实施政府补贴两种情况下,国内社会总福利的不同.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同时博弈,达到古诺产量均衡,国内政府追求最大化的国内社会总福利.结果显示,在对国内企业实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能得到更高的国内社会总福利,同时国内的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国内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与之相对应,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面对国外产品的倾销,政府更应该采用对国内企业实施政府补贴而非对国外企业征收反倾销税.这个结论对国内政府应对国外产品进口采取何种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捋清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生产率的作用机理有利于借助市场化工具提升区域碳排放效率,从而为排放实体碳减排提供经济激励,将技术和资金导向低碳发展领域。基于2010—2019年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数据,结合非试点对照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有助于提高碳生产率,从中介效应看,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继而实现了碳生产率的提高,且这种提高是持续的,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经销商再制造模式,考虑政府分别以再制造收益或社会总福利为目标实施再制造补贴,探究了经销商回收(Retailer collection, MR)、第三方回收但经销商权力占优(Third party collection and Retailer power dominance, MRT)以及第三方回收且第三方权力占优(Third party collection and Third-party power dominance, MTR)三种模式下的最优补贴强度、成员运营策略和系统绩效,分析了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并将不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收益目标下的最优补贴强度随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趋势取决于新品生产成本,而社会总福利目标下的最优补贴强度始终随消费者偏好递增;在两种政府目标下,MR模式的最优补贴强度均最低;从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和社会福利视角,MTR模式是三种模式的最劣选择,但该模式能产出最高的回收率和再制造收益。在再制造收益目标下,MR模式的成员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均优于MRT模式,而在社会总福利目标下,MRT模式的成员利润超过MR模式,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与M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