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培 《科技信息》2012,(30):330-330
竹在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成为最为契合传统人格思想、最能表现传统人格观念的一种自然之物,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成为象征、指述中国传统思想人格和伦理追求的极为重要的符号之一。其中浩然之气和淡远之趣就是竹人格符号的两个主要指述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学以自己独特的符号及符号方式承载全幅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之,有五大层次,即部分与全体交融互摄之精神(方法论的)、天人合一的贞认、成人成圣即成神的道德人本关怀、文化的三大价值核心、文化品格的认定,这由内而外通贯一气的五大方面都是文化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这五大方面决定了审美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同时,文化精神即审美。正是在文化与审美的交汇处,文学既承担了纯粹意义上的审美、也承担了纯粹意义上的文化的品格,而这种双重承担表现在它的意象世界的意义之中,它们本质上正是文化精神的旨向。  相似文献   

3.
双墩遗址刻画符号数量众多,内容多样,其丰富的造型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寓意承载着双墩先民特有的审美意趣和精神内涵,可谓同时期刻画符号的集大成者。这些生动形象美轮美奂的刻画符号,以写实模拟与抽象提炼为基本的“观物取象”方法,以几何式、秩序化和情节性为主要造型结构,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物我同构为重要的造像方式,在生命认知和生计适应双向合璧中构筑出物我相融、物我共生的物质世界与精神家园,成为双墩先民自然观、生活观、审美观、宗教观的感性呈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装饰设计中的空间设计,在人类精神和物质追求的推动下,变得更为多元和丰富,各种设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美化着我们的环境,感化着我们的精神.休闲空间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们对它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把传统图式化符号运用在休闲空间设计中,无疑为更好地设计休闲空间提供了很好的设计元素.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所表现的图式化符号在休闲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传统图式化符号在休闲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产业的二律背反和价值取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和探讨了在体育产业链中,审美规律和价值规律贯穿始终、交互作用,引导着体育产业的运动和发展.体育产业作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结合体,应该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和审美规律来组织自身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从而实现价值的转换和增殖.  相似文献   

6.
栾滨 《科技信息》2012,(7):381-381,445
现代生活的社会被称之为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公认的概念是指社会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这就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以生产力为主要发展动力、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旨归的、物质匮乏时代.从而进入了以消费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的物质丰裕社会。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完善个性发展.消费社会带来很多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要素和条件。在消费社会中是靠物质消费来拉动生产、带动经济增长的.这无疑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因而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在消费社会里.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人们追求的是视像消费、视觉快感,因而全新的文化式样即为视觉文化出现,而视觉文化在新的社会形态中也具有着图像化、大众化、后现代性等特点。商标设计美学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的操作问题了.它中间牵涉的因素很多.商标设计也是属于“商品美学”的领域。视觉刺激、感官满足和形象消费成为当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文化在满足人类需求.积极构建人的自由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秋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237-238
博物馆物是历史变迁的真实证物.物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而逐步向多元化延伸.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自然、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和解读,折射出现实社会物质与精神活动,体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物是博物馆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立馆之本,它具有解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博物馆物的展示服务功能进行解读:以物为信息载体发挥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效,以满足观众需求和吸引更多的观众为宗旨.通过对物的内涵传达,使蕴藏在"物"中的理为公众鉴赏和解读,博物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教育意义才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之镜>这一文本中,鲍德里亚借鉴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法来阅读马克思的文本.他认为商品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在消费社会已经被符号所替代,因而需要构建新的符号政治经济学.鲍德里亚通过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将符号引入现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将一切物质生产关系(包括人)纳入符号系统之中,从而构建出符号意识形态理论.符号意识形态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符码的垄断,"产品-符号"图式的瓦解以及主体存在的理性合法化的推翻.  相似文献   

9.
论幽默话语的结构和语用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玲 《许昌师专学报》2000,19(1):106-109
幽默话语是由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变异使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审美情趣的言语行为,。人类物质明 精神明发展到今天、幽默在人们的生活艺术世界以至整个精神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从实例分析入手,论述了幽默话语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以及它的审美和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0.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也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梅从单纯的表意符号发展为具有审美价值及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变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赫伯特·马尔库塞继承由霍克海默、阿多诺开创的文化批判传统,侧重从文化及意识形态层面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进行批判.他从资本主义文化的肯定性、压抑性、单向度性进行了文化批判,揭示工具理性造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裂,压抑人的意识和爱欲本能,从而导致人的异化.他在审美的感性领域找到对抗工业文化的力量,那就是“高层文化”的救赎,以此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创造人的感性新生活.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大学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体现.通过分析我国大学文化的现状与成因,提出了塑造大学文化个性,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脉络传承,建立彰显学术自由的大学制度文化,将大学文化精神融入到物质文化建设之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从容地徜徉于跨文化语境中,书写游走东西两岸的经验与想象,以水为媒链接岁月变迁,以水为喻弘扬女性精神,以水为思探寻精神之旅,赋予水意象丰富的审美内蕴与独特魅力。人与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从"物质之水"到"审美之水"的提升,并由前期创作风格的清新婉约转向近期的更有力度,创作视域和"水域"愈来愈宽广,精心构筑了中西合璧、颇具特色的"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基因是地域文化的核心特征,应根据其不同的物质载体形式,采用直接借用、间接转化、主观表现、客观再现等方法,转译为地域文化视觉符号,进而结合“产品叙事”与“通感”方式,建构地域性产品语意,塑造用户情感体验。转译是地域文化信息的符号化表达,而物化是将符号形式与意义降解为兼具物质功能与文化功能“使用物”的过程,其本质是“给设计以灵魂”。结合地域文化基因的转译与物化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性产品设计,可以实现地域性产品形态语义建构与情感迁移,使地域性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身份·资本·意义——论消费文化中的拜物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的出现代表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的关系的改变。商品的符号价值被刻意拔高,导致了商品崇拜。拜物现象的出现既源于资本对意义建构过程的入侵,也与消费者追求意义差异、确认身份的需要有关。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生产与消费的二重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师必须回归本土、植根于本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品牌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  相似文献   

17.
美和美感是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这是新实践美学所坚持的根本观点。从实践的整体来看,美和美感是在人通过实践的自我生成过程之中逐渐同步生成的,它们同步生成于实践-创造的自由所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中。从实践的具体类型来看,物质生产是美和美感生成的最原初的基础,它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人,并且开始了“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话语生产是美和美感生成的中介基础,它使人成为“符号的人”和“文化的人”,从而构筑了“审美的家园”;精神生产是美和美感的最终基础,它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人”,创造了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交互作用使得美和美感同步生成,相伴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这种信仰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和我国的大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确立"大学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观,是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的重要标志.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大学应当在文化选择、认同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产品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产品形式独特的审美涵义表现在色彩、形态、肌理所体现独特的意义。产品形式符号是审美信息的载体.它不仅具有认知功能,其物质形态和含义也具有审美价值。产品设计的形式美表现出一定的自由度,在形式因素和消费接受的个体因素,都对产品的形式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师在遵循形式法则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因素和想象,以适应市场的流行,设计出消费者满意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学校物质文化具有标识功能、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等,高职院校要突出其区域性、职业性、实践性、高教性等特质,实践探索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物质文化。本文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