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当你漫步在郊野时,也许会发现一只看上去有点特别的"怪蚂蚁",它挥舞着"触角"爬来爬去,如果你用手去撩拨它,也许它还会吐丝!蚂蚁居然会吐丝?其实,它并非蚂蚁,而是一种蜘蛛。它就是拟态高手——蚁蛛。超级"模仿秀蚁蛛属于跳蛛科,不过,它们不像其他跳蛛那样长着毛绒绒、圆鼓鼓的身体,相反,它们的身体光滑而修长,与它们的模仿对象——蚂蚁,长得十分相似,它们的名字也因此而来。乍一看,蚁蛛真的与蚂蚁长得一模一样:拥有头、胸和腹三部分。不过,那纯  相似文献   

2.
蚂蚁的世界     
蚂蚁是一种群居昆虫,有12000多种。成千上万的蚂蚁生活在一个巢里,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有着自己的交流方式,明确的分工,独特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们虽然个体很小,却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气味气味是蚂蚁生活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蚂蚁如果找到食物,在回家的路上,就会从自己的腹部分泌一种物质,其他蚂蚁闻到这种气味,就会顺路去寻找、搬运食物。蚂蚁的家多数都在地下,它们经常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觅食,这就需要它们有高超的认路本领。它们认路的主要方法是在它们爬过的路上留下气味,在回去的时候,就靠自己留下的气味带它们回家。我们还经…  相似文献   

3.
<正>我常常看到一群蚂蚁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寻找食物,那么一窝蚂蚁到底有多少只?A:蚂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也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因此,我们总是会看到好多蚂蚁不停地把东西搬回家。蚂蚁也是赫赫有名的建筑师。它们利用颚部在地面上挖洞,通过一粒一粒搬运沙土,建造它们的"大家"。一个蚁穴通常具有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穴中有许多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功能,由蚂蚁们轮流看守。一个蚁穴中蚂蚁的数量依照蚁穴的大小以及蚂蚁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最  相似文献   

4.
正有文化的蚂蚁有一天,一只小蚂蚁看到了一根骨头。这只蚂蚁很馋,想把骨头扛回家吃了。可是它的力气太小了,无法扛回家。它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小蚂蚁用自己头上的触角传信息给它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这些蚂蚁得到了信息,赶过来,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家吃了。它们吃的时候,还想到"先苦后甜"这个词语。这真是一群有文化的蚂蚁!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DuncanJackson和他的同事注意到了蚂蚁的"铺路"规律:它们把路铺成从蚁穴开始的放射状,各路之间的角成50°-60°之间。当回家的蚂蚁在"路"上遇到岔口,它通常会选择偏离小的路线。  相似文献   

6.
蚂蚁的运输线路从蚁穴出发朝各个方向深入到森林中,这些线路都通过走在上面的蚂蚁留下了特殊的气味作为标志。蚂蚁向下弯曲的触角中的嗅觉器官,接受这种气味,知道哪里是自己的道路。用手指在这样的线路上划上一道,蚂蚁就会被陌生的气味引入歧途。它们在线路上运输——有时是从很远的地方,甚至是树梢上——冷杉的针叶、小木块、虫茧、蝴蝶、植物的种子、甚至比自身大100倍的甲虫。蚂蚁的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7.
说说蚁巢     
在野外,你也许会为蚂蚁列队觅食而好奇地驻足,想寻踪究底,去看看它们的家———蚁巢。当你翻开石头,便看到大团的蚂蚁因你的“闯入”,而正搬动它们白色的小幼虫和蛹准备逃离险境,免受伤害。也许你曾将高大树杈上的蚁巢误认作鸟巢,正要细看,却惊动了巢中的蚂蚁而“惹了一身蚁”,因为它们对入侵者是毫不客气的。蚂蚁与人类一样,都需要一个自己的家,与其他社会性昆虫一样也营巢生活。而不同种类的蚂蚁营造的蚁巢各式各样。为保护幼蚁和蚁后,使它们不受或少受气候和天敌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巢内的各个通道和小室能控制蚁后、幼蚁和…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做过这样的游戏:一群蚂蚁搬运一块食物向巢里爬去,我们用针把食物挑起,放在它们头上很近的地方,可是蚂蚁就是找不到。因为所有蚂蚁只会前后左右在一个面上寻找,决不会向上搜索。蚂蚁是典型的适应二维空间的生命形式,它们的认知能力只对前后(长)、左右(宽)所确立的面性空间有感应,不知有上下(高)。尽管它们的身体具有一定的高度,那也只是对三维空间的横截面式的关联。蚂蚁上树也并不知树有高度,只是循着身体留下的气味而去,它们在树上只会感知到前后和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21,(2)
正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埋藏了一类特殊的蚂蚁:独角蚁。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头部唇基延伸出的独特长角,同时,它还长着一对令人望而生畏的镰刀状大颚。独角蚁是如何用这些武器捕食的?它们有自己的"蚂蚁帝国"吗,还有现存的后代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研究新进展吧。  相似文献   

10.
<正>僵尸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形象,常出现在恐怖片里。其实在现实中,也有一些生物能把其他生物变成自己的"僵尸"。比如说,蛇孢虫草属的一些真菌,就能将蚂蚁变成"僵尸"。被感染的蚂蚁会不由自主地四处乱跑,最终爬上一棵植物,在那里死去,并从头部长出一根用来释放孢子的子座,以感染更多的蚂蚁。被感染的蚂  相似文献   

11.
石蚕蛾的幼虫是个巧手"裁缝",会吐丝缝制衣服,伪装自己。它用嘴和足拾起并切开一些动物的残骸,再吐出丝来把它们串在一起,套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蚂蚁搬马蜂     
正我在院子里玩耍时,看到一棵树下有一群蚂蚁在一只死了的马蜂旁转来转去,似乎要把它搬走。我大声问在屋里的爸爸:"爸爸,蚂蚁要搬马蜂,它们吃肉吗?"爸爸答应了我一声,但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手机走了出来,告诉我:"很多东西,蚂蚁都吃。它们比较喜欢吃甜食和昆虫尸体。"  相似文献   

13.
辛豫 《创新科技》2005,(1):44-45
对“蚂蚁场”的第一印象平淡无奇——一张4米长、3米宽的胶合板桌面.四角由铝质长杆支撑,桌面上铺了一层锡箔。但是靠近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个“蚂蚁场”上面爬来爬去的是一群小小的特殊动物——机器“蚂蚁”。它们一起寻找食物.相互交往,行为与蚂蚁无异。一切都没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这些蚂蚁是用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它们不是用腿爬行.而是由电动轮子驱动。  相似文献   

14.
终于混进蚂蚁窝了。不知道蚂蚁们会怎么样对待我。它们会逼我做苦力、找食物、修蚁巢?  相似文献   

15.
巴朗的弹珠     
梁娟 《少儿科技》2009,(5):14-15
巴朗是个淘气的男孩子,他总喜欢捉弄动物们。 巴朗家有棵茂盛的大榕树,榕树下住了一窝忙忙碌碌的蚂蚁。巴朗喜欢蹲在蚂蚁窝旁,看着蚂蚁们排着长队出去觅食。有时,巴朗会逮几只蚂蚁放在很远的地方,看着它们晕头转向,原地打转。更多的时候,巴朗会把水杯里的水灌进蚂蚁窝,然后看着蚂蚁们惊慌失措地抢救窝内的粮食。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亚利桑那山区,生活着一群又小又黑的山蚁,别看模样不起眼,它们个个工作勤奋.并且是爱好和平的素食主义者。但不久前,由于邻村的蚁穴遭遇突袭,侵略者红悍蚁(也称奴役蚁)成了山蚁们的新邻居。山蚁们人心惶惶,因为.红悍蚁号称蚂蚁界的"蒙古骑兵",个头大、力气足.并拥有镰刀般的双颚,它们侵略成性,以奴役蚂蚁世界为己任!如果说山蚁还对和平抱有一丝幻想,那么这天清晨就是幻灭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在协同过滤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仿生学蚁群算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推荐算法.该算法模拟蚂蚁觅食原理,将用户视为"蚂蚁",目标商品视为"食物",利用蚂蚁之间通过信息素的交流来预测用户下一步将要浏览的商品项目.从标准数据集MovieLens上的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可有效减少由数据集稀疏带来的问题,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8.
蚂蚁毕竟是蚂蚁,蚂蚁毕竟是愚蠢的,无知的,没有远见的。作者由蚂蚁而对自己重新审视,就是要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做人要以蚂蚁为鉴,不要欲望过剩,不要迷失自己,重蹈蚂蚁的覆辙。  相似文献   

19.
正花鼠是松鼠科花鼠属的一员,它们身披五道花纹,如同小精灵般在森林中忙碌。花鼠尤喜贮藏食物,会把植物种子藏在自己的巢穴里,但多数情况下,它们会将种子分散埋藏在地表浅层,因此成为森林更新的好"帮手"。古往今来,活泼灵动的松鼠频繁出现在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描绘中,陆游的《初春幽居》中有"茂林处处见松鼠,幽圃时时闻竹鸡",孤松秀上曾作  相似文献   

20.
鸟岛上的蛋     
我们来到青海湖鸟岛,和成千上万只鸟儿朝夕相处了五十多天.这里是一个鸟的世界.它们生活在这里,有自己的"家庭",有各自的"部族",有它们所特有的"社会".关于它们的生活,最近报刊已报道不少了,这里我只谈谈鸟蛋的景象和鸟类的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