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行业属于安全事故频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工人在复杂环境中长时间的作业使其容易处于疲劳状态,进而影响个人做出不遵守施工规范的不安全行为。为研究建筑工人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将建筑工人疲劳划分为体力疲劳、脑力疲劳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并选取安全意识与班组安全氛围作为中介变量,借鉴成熟量表设计符合建筑工人群体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 22.0进行信度分析,采用Mplus 8.3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SEM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筑工人疲劳的3个维度直接对不安全行为有着正向显著影响,其中体力疲劳影响程度最大,心理疲劳次之;建筑工人疲劳间接通过安全意识与班组安全氛围2个中介变量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班组安全氛围比安全意识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且深入分析企业的安全氛围水平和矿工自身的安全心理资本在影响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工作资源能够分别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矿工的心理安全行为;并且工作资源可以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心理安全行为。以上研究证实了煤矿工作资源、企业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在提升矿工安全行为中的有效性。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矿工心理安全的重视,向矿工提供丰富的工作资源,改善组织安全氛围,开发矿工安全心理资本,进而提升矿工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3.
煤矿企业的生产事故中有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预防和控制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文中运用脑电测量实验,基于疲劳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合神经管理学和安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疲劳状态下矿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构建了由刺激发生系统(STIM)、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被试反应系统、数字放大器等组成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系统,并选取了15名实验对象作为被测试者开展实验研究,对被试者疲劳前后注意力的脑电信号指标进行测量。当被试者疲劳时,注意能力有所下降,ERP实验中的朝向反应实验可以反映出这种变化。实验分别对被试者在疲劳前后脑电信号P3a成分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疲劳前后P3a成分的波幅、潜伏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疲劳对被测试者脑电信号的波幅、潜伏期影响明显,疲劳时被试者注意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本文深层次研究组织环境因素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的作用关系。基于文献研究,确定影响矿工安全注意力的组织环境因素,构建组织环境因素与矿工安全注意力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承诺、安全文化氛围与自主型安全注意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被迫型安全注意力存在负相关关系;安全管理行为与自主型安全注意力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被迫型安全注意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组织安全承诺和安全文化氛围对自主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比对被迫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大,而安全管理行为对被迫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比对自主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不良的作业环境不仅影响着工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劳动效率,同时还会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通过实验测试个体在高温环境下生理、心理及动作稳定性的指标,定量分析了高温环境对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疲劳状态下人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反应能力、动作的稳定性都有所下降;高温环境使人的疲劳加重、心情烦躁,动作的出错率明显增加,是引起人不安全行为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矿工大五人格特质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影响关系,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煤矿险兆事件上报量表对陕西地区3所煤矿的329名矿工进行测量。运用SPSS21.0软件对其信效度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矿工大五人格特质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预测作用,同时考查不安全心理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宜人性人格对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27,p0.05)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责感人格对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31,p0.05)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神经质人格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29,p0.05)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倾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不具有影响作用;不安全心理在神经质、宜人感、尽责感3个维度和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险兆事件的管理过程中,煤矿可以进行矿工人格特质和岗位匹配度检验,并针对不同的人格特质采取干预手段,消除矿工不安全心理状态,提高险兆事件的上报率,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偏执心理因子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纠正偏执心理极为重要.通过文献梳理,以不良安全氛围和不端正的安全动机作为中介变量,提出建筑工人偏执心理因子与不安全行为结构关系的假设模型.对建筑工人展开问卷调研,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进而使用AMOS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偏执心理因子会直接影响建筑工人不端正的安全动机;不良安全氛围和不端正的安全动机在偏执心理因子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加强班组级和项目级建筑工人之间的沟通及经验交流有利于安全氛围的形成;不端正的安全动机对不安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30 a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96.5%以上.在所有导致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行为是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G矿N1301工作面的矿工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由4个一级因素16个二级因素组成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造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模型,并通过发放专家打分表,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Super Decisions (SD)软件计算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出全部16个二级影响因素权重总排序,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分析.其重要性排序将为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指出控制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设备操作不仅要求矿工保持警戒状态,而且需要持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单调枯燥的操作任务和体力作业任务上。由于长时间的轮班和重复性任务,矿工极易出现精神和生理疲劳。为了研究矿工疲劳对其安全能力的影响,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Oddball任务下一线矿工下井前后脑电特征变化,从而获取疲劳评价的客观指标。通过测试和采集自愿参加实验的14名夜班矿工下井前后的主观疲劳水平、行为表现指标和脑电信号数据,对诱发ERP特征的波幅和潜伏期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矿工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主观疲劳评价和行为表现指标的角度分析可得,夜班矿工下井前后精神状态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矿工ERP特征的变化,发现上井后P300的潜伏期显著增加,波幅明显下降,说明井下一线高负荷连续作业任务导致矿工的精神疲劳增加。ERP方法可用来研究矿工的疲劳程度;P300可以作为评价一线矿工疲劳的有效指标,从而为研究矿工疲劳的对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培养主动安全型矿工对于防范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矿工进行深度访谈,深入分析访谈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译码、选择性编码3个分析步骤,对主动安全型矿工的素质特征及其安全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构建了概念模型,提出了主动安全型矿工的培养措施。研究表明:主动安全型矿工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及业务素质3个维度的素质特征;个人需求,组织情境和组织支持3个核心因素对矿工主动安全行为的养成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个人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和家庭幸福2个子范畴,是矿工主动安全行为养成的内部驱动因素;组织支持包括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制度4个子范畴,是矿工主动安全行为养成的外部驱动因素;组织情境包括企业激励、领导重视、安全文化3个子范畴,对矿工主动安全行为的养成具有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行为依从、心理认同及行为内化3个阶段提出了主动安全型矿工的关键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矿工的状态影响其作业的安全性,为有效评价矿工的状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个体特征、生理、心理和能力水平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7项二级指标的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某矿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生理因素(45.614%)心理因素(22.768%)能力水平(17.682%)个体特征(13.936%),17个二级指标中,体力疲劳、风险感知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安全认知、情绪指标的权重系数较大,对某矿工状态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存在疲劳、负性情绪和不安全心理等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矿工的状态,煤矿企业应为状态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的矿工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止其发生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高矿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脆弱性理论,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系统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根据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提取矿工安全注意力系统的影响因子;其次,从人、机、环影响因子以及脆弱性两个维度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的二维矩阵;再次,明晰矿工安全注意力系统脆弱性特征要素与脆弱性的关系,并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的系统脆弱性特征要素递次演化模型;最后,从员工脆弱性、设备脆弱性和环境脆弱性三个层面提出矿工安全注意力系统脆弱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心智游移作为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经历着的意识状态,是一种正常发生的现象,但对于安全负荷较高的煤矿工人,工作中的心智游移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深入研究个体特征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影响的深层次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个体特征因素进行分析,提取6个矿工个体特征因素;引入安全执行控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建立个体特征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影响的SEM。结果表明:安全执行控制能力与负性情绪、工作疲劳、工作熟练度、安全工作记忆容量等因子显著相关;心智游移与负性情绪、工作疲劳、工作压力、工作熟练度、工作年限、安全工作记忆容量等因子显著相关;安全执行控制能力与工作压力、工作年限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绩效,明确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梳理,构建了自我效能感、安全绩效、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使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的相关性,AMOS软件检验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主型安全动机、工作投入和安全绩效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均在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作用中起独立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煤矿事故中,矿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归根结底是由于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低下,导致无法全面感知安全信息,进而产生认知偏差,最终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造成事故。文中在对安全信息认知的通用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工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矿工对安全信息的认知特征构造了矿工安全信息认知的一般过程。针对此认知过程,文中从安全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个体信息感知、个体信息认知和个体信息利用5个一级因素出发,细分出影响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的二级因素。通过DEMATEL(评价实验室)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找出了影响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以及根源因素,并对其进行分层,构建了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图。文中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例访谈,提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及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结构关系的假设模型.对建筑工人展开问卷调研,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展开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Amos 21.0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模拟拟合.结果表明:强迫行为对不安全动机有显著负向影响;强迫思维对不安全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强迫思维对安全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不安全动机对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界定建筑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研究范畴,识别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构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与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工具进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均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安全意识和安全动机分别受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沟通的影响,并最终作用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受到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影响,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意识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绩效,明确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梳理,构建了自我效能感、安全绩效、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使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的相关性,AMOS软件检验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主型安全动机、工作投入和安全绩效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均在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作用中起独立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9.
为预防和控制由于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TPB构建包含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变量的疲劳对驾驶行为研究模型,通过发放与分析问卷,得到影响驾驶员出现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性别和职业的差异影响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年龄、文化程度、驾龄的差异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在疲劳驾驶行为控制和疲劳驾驶行为意向上显著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群体对于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有显著差异;不同职业类型在疲劳驾驶行为态度和疲劳驾驶行为意向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教育程度对驾驶者的行为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通过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减少驾驶员驾驶过程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0.
风险认知对风险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研究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是提升风险认知水平、预测风险行为的首要步骤。为研究金属矿山矿工安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安全风险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基于金属矿山矿工的特点分析影响矿工安全风险认知的重要因素,构建理论模型。其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采用专家咨询法开发金属矿山矿工安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测量问卷,并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获得矿工安全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包含5个维度23个题项的测量问卷信效度较好,满足心理学的测量要求;金属矿山矿工安全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安全氛围、风险态度、风险沟通、知识结构和组织信任感5个方面。研究结果对于有针对性地提高矿工的安全风险认知水平以及后续进一步预测矿工风险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