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震荡宇宙暗能量的状态方程是ω(a)=-cos(bln a).我们证明,该模型没有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解决了一致性问题的困扰.无论物质项怎样演化,暗能量总能追踪上与之一致,且不需要精细调整,并且暗能量刚好可以反映整个宇宙的热力学状态.我们也发现表观视界是个非常好的全息屏,可以作为保持热力学性质的边界.作为一个热力学整体,当前相变下,震荡宇宙的演化情况非常好.在表观视界以内,宇宙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满足,并且物质项不影响此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热寂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宇宙学推论,由于涉及到宇宙未来、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引起了科学界和哲学界一百多年持续不断的争论。本文从重力场影响介质温度分布出发,研究系统处于外力场中的热力学规律,给出重整热力学理论的方案,该方案涉及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第零定律、热流定律。重整后的热力学定律更具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历史上的和现代的热力学中唯物战战胜唯心论的一些主要论争.论述了唯心的热素说在历史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上的阻碍作用.论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及其互变定律,是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基本观点,论证了现今自然科学界所流行的认为质量只是物质的惯性的度量这一观点的发展由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批评了现今自然科学界所流行的避免肯定物质的量,甚至义为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在科学上没有意义这样的非唯物论的观点,本文按照列宁的观点批判了唯能论的唯心论本质.按照恩格斯的论点和近年来自然科学上以及天文学上的发现和成就批判了克劳修斯的字宙热死论,也批判了波尔茨曼企图单只用统计热力学观点来解释宇宙演变的形而上学观点.现今很多物理和热力学的教科书上接受了波尔茨曼的观点,认为物质和能量的集中和恒星的产生是由于宇宙间某些地方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果,本文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本文认为,对于众多粒子的统观物体的热现象,包括星云和恒星的热现象在内,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宇宙间一般的,普遍的法则.本文认为物质和能量的集中以及恒星的产生是宇宙羊物质的各种变化综合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由于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极其偶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条自然规律,它是于1850年和1851年由克劳胥斯和开尔文分别在卡诺循环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胥斯说法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开尔文说法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两种说法意义相同,只是表述形式不同。一百多年来,还没有发现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事例。 在建立热力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宇宙热寂说”。1865年克劳胥斯提出了“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值”的荒谬结论。1867年他进一步说:“当熵达到它的最大值时,宇宙就不可能再发生任何大的变动,将处于某种惰性的死寂状态中”。这就是披着“科学”外衣,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批判“热寂论”的基本论点提了疑问。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未见事实反驳之前,有理由期望它适用于无限的宇宙;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也应能反映实际过程的规律。至于指责“热寂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质上消失了,实际上“批判”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6.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之一,它和其他许多自然规律一样,适用范围具有条件性和局限性。1865年克劳修斯把第二定律应用范围推广至整个宇宙,提出了“宇宙的熵趋于极大”的观点。1867年他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7.
在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之后应该指出以下两方面:(1)虽然热力学第二定律已为无数次生活实践所检验,但它的正确性是相对的,如果将“孤立系统的熵不断趋向于极大”这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著名论点无条件地推广于整个宇宙就会得出背离事实的结论.(2)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领域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也不能例外,唯心主义者往往捏造一些“科学”的论点来为宗教和神学提供新的证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8.
恒星是靠着核燃烧提供的量来保持它内部压力的,晚期恒星因热核反应产生引力坍缩现象而形成黑洞,这是经典的黑洞模型,它被描述为只进不出(光线也在内)的无底深渊。如果物质掉干电池黑洞,则宇宙中物质的熵就会减少,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因此,宇宙的总熵应包括两部分;黑洞的熵和黑洞外物质的熵,这样修正,可使热力学第二定律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判定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进行方向的定律,是中专物理热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涵义以及意义,并阐述了它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应用以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背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描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体现了熵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引入使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涵更为深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熵增原理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历史的背反--对"人民内部矛盾"提法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政治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概念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因为:第一,该概念是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的产物,其实质是等级制和“人治”模式的反映,它与“依法治国”的原则不相一致,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宪法精神;第二,该概念存在理论缺陷,其模糊性、不确定性与自我矛盾性使这一概念缺乏自洽性与始终一贯性;第三,该概念在社会实践中已经失去其积极意义,从身份上界定人民与敌人的标准如家庭出身、思想意识、剥削与否已被证明是完全行不通的。任何人违法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相对论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非黎曼几何的传统力学分析方法,对当代天体物理中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恒星、星系生死循环演化的基本规律和内部结构;2.第一类黑洞的基本极限物理特性;3.大尺度天体层次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4.总星系的结构——双饱和稳定临界黑洞——第二类黑洞;5.宇宙的结构;6.大爆炸标准宇宙模型的真伪性)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索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内,应用相对论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非黎曼几何的传统力学分析方法,对当代天体物理中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恒星、星系生死循环演化的基本规律和内部结构;2.第一类黑洞的基本极限物理特性;3.大尺度天体层次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4.总星系的结构——双饱和稳定临界黑洞——第二类黑洞;5.宇宙的结构;6.大爆炸标准宇宙模型的真伪性)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索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15.
阐明“稳住一头”和“放开一片”的辨证关系和各自的内涵,提出广西科研机构的改革和人才分流的基本思路和措施,认为建立“四大体系”和“一所两制”是实现优化结构的必然结果,“稳住”和“放开”是符合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规律和客观需求的,强调在改革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约法不同于律、令、科、比、格、式、敕等传统立法,学界对约法的正式法源地位仍有争议。我国传统与现代都有约法实践,"约法三章"是约法的起源,"约法十二条"是约法的继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约法的典型,现代立法亦更加强调民约性。约法系新旧时代更迭,新政权主导,官与民相约,规范重大事项,打击严重犯罪,确立百姓权利,以夺取或巩固政权为动因的特殊立法,具有主体民约性、形式非典性、内容侧重性、效力特殊性,发挥规制、保护、秩序作用,且各个历史时期的约法暗藏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的书,这就是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盈不足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独立创造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杰出算法,而这种算法被西方人称之谓“弦位法”或“双设法”.从实例出发,阐述“盈不足术”与高等代数中“弦位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概念体系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概念体系:“三个代表”整合了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科学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统一;“三个代表”概念形式的展开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的规定性所构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宇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道”的本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宙大爆炸假说”与《老子》中的“道”论相似,“道”的本义似应是“宇宙体积为零”状态;《老子》论“道”的思维方法与现代宇宙论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和法治进程的关键。从“执法大检查”活动的“合法性”分析中可以看到,司法“政治运动化”、“法治表面化”的倾向还严重存在着。因此,必须进行深层的民主、法治启蒙。深化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多元权力的分化与平衡制约,维护司法权威和促进司法公正,从而推进法治秩序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