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蚂蚁的战争     
蚂蚁是人们常见而又不甚熟悉的昆虫,它起源于1亿年前,大约与恐龙同一时代。蚂蚁种类繁多,全球约有9000种。我国至少有600种以上。像人类一样,蚂蚁占据了几乎每片适于生存的土地,只有冰山和南北两极未曾涉足。虽然有成千累万种,但无一种蚂蚁是独居的,都营群体生活。在独特的蚂蚁社会中,进行着没完没了的蚂蚁战争。  相似文献   

2.
多情的蚂蚁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蚁是一种生性好斗的蚂蚁,奇怪的是这种沙蚁和人类一样,会为战死沙场的"将士"送葬。它们排成长长的"送葬"队伍,将战死者送往它们固定的墓地,用沙子掩埋尸体,并时常带上几棵有根的小草栽在墓前,以作纪念。凶猛的蚂蚁在非洲北部的丛林里,生活着一种比狮子还要凶猛的蚂蚁。这种蚂蚁比一般蚂蚁要大几十倍,身上长着黑绒绒的长毛,  相似文献   

3.
昆虫学家近期在科考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巴西雨林地面上散落着许多被菌类感染的“僵尸蚂蚁”的尸体,但几乎没有出现“僵尸蚂蚁”菌类的子实体。这一现象让研究团队迷惑不解,这些幸运的蚂蚁是如何逃脱“僵尸蚂蚁”菌类的控制的?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蚂蚁还有一群并不知情的盟友——一种可以抑制“僵尸蚂蚁”菌类传播的菌类。  相似文献   

4.
在婆罗洲的森林中,瓶子草与蚂蚁做成了一桩交易。植物给蚂蚁住处和膳食,作为报答,蚂蚁帮助自己的东家消化虫子——这是一个新发现。在数百万年的缓慢进化过程中,蚂蚁与许多种植物结成了十分引人入胜的伙伴关系。这些关系中的许多是松散的、不紧密的——蚂蚁无非是在植物身上找个安身  相似文献   

5.
止敬 《科学24小时》2004,(10):29-30
上亿年“老生物”蚂蚁,一种平常的生物,平常得在世界每个角落里都能见到,平常得在任何季节都有它的踪迹。蚂蚁又是最古老的一种生物,人类曾在已有1亿多年历史的琥珀中发现过它们,那时恐龙早已灭绝了,而身躯细小的蚂蚁却依靠集体的力量,把繁衍下一代作为最高目标。蚂蚁的体重只有1毫克,有将近1万个家族,其进化史比万物之灵的人类进化史区区200万年长得多。蚂蚁在上百万种陆生动物当中,其数量是首屈一指的,普通的工蚁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其力气在陆生动物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蚂蚁能够形成由3亿只个体组成的超级群体。畅行的“交通…  相似文献   

6.
正一、研究背景小家蚁是一种常见的小型蚂蚁,常有单独搬运食物或集体拖拉食物的负重行为。在蚂蚁的负重能力方面此前鲜有实验性报道,对蚂蚁力量的描述多出现在科普文章中。科普文章中常常引用哈佛大学昆虫学教授马克莫费特的观察数据,即:蚂蚁一般可抬起自身重量的300~400倍以上的物体,拖拉自身重量1700倍的物体,但文章中都没有明确指出是哪种类型蚂蚁的力量,测定蚂蚁力量的方法也没有介绍。小家  相似文献   

7.
动物是否和人一样具有记忆力呢?这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科学家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 科学家们发现蚂蚁的记忆力较强.如果将蚂蚁行走的路线进行观测,可以看出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是从它们腹部末端的腺体里排出的一种分泌物,过去认为蚂蚁主要是依靠它来认路行走.近来又有人进行试验,把气味完全抹去,蚂蚁仍能记住原来复杂的路线.这说明蚂蚁不光靠嗅觉,还有记忆力.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5,(9):5-5
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小小的亚马孙树蚁(蚂蚁的一种)竟然能制造陷阱,伏击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昆虫。这些蚂蚁将植物纤维咀嚼成黏膏,然后将黏膏涂在一根布满小洞的树枝上,最后再用一种真菌加固这一树枝陷阱的表面,这种真菌是蚂蚁在自己的巢穴中培植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小小的亚马孙树蚁(蚂蚁的一种)竟然能制造陷阱,伏击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昆虫。这些蚂蚁将植物纤维咀嚼成黏膏,然后将黏膏涂在一根布满小洞的树枝上,最后再用一种真菌加固这一树枝陷阱的表面,这种真菌是蚂蚁在自己的巢穴中培植的。  相似文献   

10.
看来,蚂蚁是好得出奇的领航员。蚂蚁能利用太阳位置作为辨别方向的指南,觅途回巢。它们亦可追循同类留下的化学痕迹,来辨别道路。现在,一位科学家又发现蚂蚁们可能还有另一种定向的方法——辨认树顶。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人生的记忆里,都有童儿童来说,蚂蚁是最容易观察到的模式千姿百态,会上演各种有趣的年时蹲在地上观看蚂蚁的场景。对一种昆虫。蚂蚁往往成群结队,行为故事。在我的童年记忆中,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人的眼中,蚂蚁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小虫,而研究者却发现:对于一些种类的蝴蝶和植物来说,它们的生长繁衍离不开蚂蚁.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记忆里,都有童年时蹲在地上看蚂蚁的场景.对儿童来说,蚂蚁是较容易观察到的一种动物.蚂蚁往往成群结队,行为千姿百态,上演着各种有趣的故事.近年来,俄罗斯摄影家安德雷·巴甫洛夫利用照相机,把观察蚂蚁这样“小儿科”的事情提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巴甫洛夫遵从蚂蚁的行为规范,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微距镜头拍摄出蚂蚁“大片”中一幅幅精彩的“剧照”.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蚂蚁的一些基本行为特征,比如集群、力气大、喜欢搬运食物,等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动物学家菲列浦J·戴富莱斯(Philip J.Deveries)在墨西哥和巴西之间的热带森林中发现一种蝴蝶幼虫在巴豆树上成长。树上的蚂蚁不但不吃蝴蝶幼虫,蝴蝶幼虫触须器官能释放出化学气味,向蚂蚁发出信号,蚂蚁竟会反抗黄蜂——捕食者。这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惊奇和兴趣。为了试验蚂蚁是否真正保护蝴蝶幼虫免受黄蜂伤害,动物学家戴富莱斯放了两盆盆栽植物在黄蜂窠多的地方,接着放了许多蝴蝶幼虫在每一棵植物上;一盆植物上放有许多蚂蚁,另一盆未放蚂蚁;并计算它们能  相似文献   

15.
你是否曾停下脚步,观察穿梭于石缝间或草丛间的那些行色匆匆的蚂蚁?作为一类具有高度社会性的昆虫,蚂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高效地完成筑巢、觅食、清洁和饲喂后代的工作.全世界已经记载的蚂蚁有1万多种,在我国分布着600多种蚂蚁,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掘穴蚁、黄猄蚁和黑褐举腹蚁等.  相似文献   

16.
蚂蚁很小,但是组织纪律性很好,等级森严,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 撒"路标"的织蚁 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叫织蚁的树柚蚂蚁.这种蚂蚁用它们幼虫吐出来的丝,将成千上万的小树枝和树叶连接起来,筑成连片的空中巢穴.  相似文献   

17.
植物和蚂蚁的互相利用是生态学和生物协同进化研究中的热点,很久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蚂蚁对许多种子植物的种了散布、传粉和对植物自身的保护均有密切的关系.为人们熟知的例子是热带雨林中许多榕树的种子土要靠蚂蚁传播.当5~6月份,多种榕树的果实还未完全成熟,蚂蚁就会抢先钻进隐果中,饱馋之后随身将种子带往各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巾的一种蛔虫,竟然能使其宿主——蚂蚁变得看起来就像是已经熟透、鲜美多汁的红莓果子。据推测,蚂蚁外形的这种改变能让前来觅食的鸟儿误把蚂蚁当成美味的浆果吞下去。于是,寄生的蛔虫经过鸟儿的肠道,最终完好无损地被排出鸟儿体外,从而完成蛔虫的传播。科学家注意到,一些蚂蚁的腹部鼓鼓地向上翘起,呈亮红色,  相似文献   

19.
蚂蚁的文明     
蚂蚁和蜜蜂、白蚁一样,是昆虫中为数不多的社会型昆虫。蚂蚁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惊人,一个蚂蚁群体中个数可多达50万头以上,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其他全部昆虫的总量。 微型文明 分工紧密 蚂蚁社会主要由不生育的母蚁组成,其中个体较大、发育稍好的母蚁便成了兵蚁,担任蚂蚁杜会的警戒、保卫及战斗任务,个体小的蚂蚁  相似文献   

20.
阿俊  肖夏 《科学之友》2010,(2):76-77
<正>在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横行着一种叫做军团蚁的肉食蚂蚁。这种蚂蚁早在1亿年以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起源年代跟恐龙相似,极有研究价值。但是,这种蚂蚁喜欢组成数量在百万以上的大军过游猎生活,所到之处"遇谁灭谁",摧毁一切能够被它们捉住或敢于和它们作对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