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 1 991~ 1 996年在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 6年4 2个月的调查材料为基础 ,运用 PCA分析技术、移动平均等方法 ,对该地三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及黑线仓鼠、黄鼠及五趾跳鼠等 6个啮齿动物种群的季节性、年季动态和趋势进行了描述分析 .结果表明 :第一 ,6个种群数量动态基本都呈单峰型 ,除 6月份外 ,每个月都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6种鼠的季节性也有很大差异 ,三趾跳鼠季节性最强 ,其次依次为五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与黑线仓鼠 ,黄鼠的季节性最弱 .第二 ,三趾跳鼠与五趾跳鼠都表现为年间变动比较平稳 ,子午沙鼠与小毛足鼠都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年间变动 ,黑线仓鼠与黄鼠都表现为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的年间变 ;6个种群年间变动差异小于季节变动差异 .第三 ,6个种群数量动态均存在明显趋势 ,三趾跳鼠、子午沙鼠、黄鼠与黑线仓鼠都是呈上升趋势 ,小毛足鼠呈下降趋势 ,三趾跳鼠与小毛足鼠趋势相反 .最后 ,分析了该地啮齿动物种群时间资源利用模式 .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地不同生境类型上鼠类构成、植被以及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以对应分析排序(COA)技术分析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见啮齿动物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应于该地区最典型的沙地、草甸低湿地与农田三种植被类型,相应的鼠类组成依次有三种典型构成,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基本上是以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为主,草甸低湿地以五趾跳鼠、黄鼠与黑线仓鼠为主,农田及其他人工植被乃至植被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上,以黑线仓鼠为主;三种植被类型上三类鼠的空间生态位存在较大分离.其次,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是该地鼠类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鼠,也是沙地生境的代表鼠种,它们较适宜的栖息生境均在沙地上,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地不同生境类型上鼠类构成、植被以及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以对应分析排序(COA)技术分析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见啮齿动物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应于该地区最典型的沙地、草原低湿地与农田三种植被类型,相应的鼠类组成依次有三种典型构成,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基本上是以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为主,草甸低湿地以五趾跳鼠、黄鼠与黑线仓鼠米,农田及其他人工植被乃至植被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上,以黑线仓鼠为主;三种植被类型上三类鼠的空间生态位存在较在分离。其次,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是该地鼠类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鼠,也是沙地生境的代表鼠种,它们较适宜栖息生境均在沙地上,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1997年对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中的 3种优势啮齿动物 (小毛足鼠 Phodopusroborovskii、三趾跳鼠 Dipus sagitta和子午沙鼠 Meriones meridianus)及常见种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的种群生产量进行了研究 .这 4种鼠种群生产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季节动态特点是由其季节性繁殖特性及各季节的种群数量所决定 .小毛足鼠、子午沙鼠和黑线仓鼠的繁殖生产量约占其种群生产量的一半 ( 44~ 4 7% ) ;而三趾跳鼠的繁殖生产量占其种群生产量的 1 4 % ,这与该鼠的低繁殖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几种啮齿动物食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笼养饲喂法,野外个体颊囊内含物统计法和胃内含物分析法3种方法,于1997年对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中的4种主要啮齿动物(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三跳跳鼠Dipus sagitta、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的食性进行了研究。3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胃内含物和颊囊内含物分析结果看,小毛足鼠和黑线  相似文献   

6.
几种啮齿动物食物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用平衡法对小毛足鼠(Phodopusroborovskii)、三趾跳鼠(Dipussagitta)、子午沙鼠(Merionesmeridianus)和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的能量摄入,消化和同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这4种鼠单位体重的能量摄入、消化率和同化率均表现为夏季低、春秋两季高,而且单位体重的能量摄入与体重呈极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啮齿动物胎仔数和纬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53年92篇文献中关于啮齿动物胎仔数研究资料,利用秩相关对我国10个啮齿动物物种(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毛鼠Rattus losea,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小家鼠Mus muscul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胎仔数和纬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在10个啮齿动物物种中,小家鼠(居民区)、黑线仓鼠和黄胸鼠的胎仔数与纬度呈正相关,其它物种的胎仔数和纬度不相关.胎仔数具有种的特异性,它的大小受一系列因素(如种群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母体体重、婚配制度、生境、年份、食物等)的影响,现有资料尚不支持啮齿动物胎仔数随纬度上升而增加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小毛足鼠饲喂试验结果以及颊囊食物统计结果表明,该鼠在饲喂条件下食物资源利用谱相对较宽,但在野外条件下食物资源的利用主要以植物种子为主;并结合具体情况探讨了造成野外条件下该鼠食物资源利用范围趋于特化的原因.估算了小毛足鼠的采食效率为0.076%~0.1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小毛足鼠的危害与防治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9.
探察小毛足鼠的隐秘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夏季开始,我们在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的中国科学院草原定位研究站进行一项研究工作。草原定位站已经建立了25个年头,许多科研院所对该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定位站周围主要有草原和沙地两种生境类型,分布的鸟类主要有灰椋鸟、喜鹊、斑翅山鹑、岩鸽和一些猛禽,哺乳动物主要有黄羊、狼、沙狐、赤狐、艾虎、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和黑线仓鼠。此次我们来定位站的目的,是研究生活在沙地中的小毛足鼠的生物学习性。小毛足鼠(Phodopusroborovskii)为内蒙古沙地生境中主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保定城区越冬的长耳鸮种群食性分析,观察到其食物组成中以鼠类为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和田鼠等占其食物总量76.29%。借此分析保定城郊鼠的种类及动态,指出黑线仓鼠为该地各月份中的优势种。越冬长耳鹗捕食的鼠主要是亚成体、成体,占捕食总鼠量的68.58%,能有效地起到控制鼠类种群数量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陕西省临潼县渭河滩地大仓鼠的食性、食物选择程度、日食量及贮粮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仓鼠是一种主要以农作物种子为食,兼食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的杂食性动物.不同季节鼠胃中均以作物种子出现率最高,动物性食物在4月及8—9月份出现率高于其它各月,在作物未成熟及收获后的4、6月及11月,大仓鼠最喜食的作物种子是花生和豆类.幼鼠日食量为12.2g,成年鼠为15.1g,成年鼠的日食量显著高于幼年鼠.未成年鼠贮粮量较少或不贮粮,成年鼠贮粮较多.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1988年6—11月、1991年3—5月对陕西东部黄河滩地农田害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调查的结果。计有鼠类9种,隶属3科。其中子午沙鼠、小家鼠、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为本地区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新疆的野生啮齿动物以数量多、分布广、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而著称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啮齿动物多达75种 ,占全国已知的 2 0 4种的 36 8% ,有 2 3种在国内仅分布在新疆 ,其中塔里木兔 (Lepusyarkandensis)、郑氏沙鼠 (Merionneschengi)和伊犁鼠兔 (Ochtonailiensis)为世界特有种 (在全世界只分布在新疆 ) ,境内分布有我国北方荒漠所有的跳鼠 (Dipodidae)和绝大多数沙鼠 (Gerbillinae) (6 7) ,是我国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天然基因库 ,也是我国重要的动物资源宝库。根据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特点、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生态学特性等 ,…  相似文献   

14.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相似文献   

15.
黑线仓鼠室内饲养与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黑线仓鼠的室内饲养及其繁殖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黑线仓鼠胆小怕惊,野鼠约25 d方能适应关禁;对植物种籽的喜食性远大于植物营养枝;喜潮湿怕干燥;繁殖温度以19 ℃左右为宜;性活动一般发生于夜间,性交持续时间3~5 s,性周期4.38±0.29 d,孕期21.2 d,每胎仔数平均4.70只,较野外鼠的6.07只低,哺乳期17 d,离乳率89.36%,育幼任务完全由雌鼠承担;室内饲养条件比自然条件下繁殖周期延迟1个月.  相似文献   

16.
小毛足鼠(Phodopusroborouskii)食性和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小毛足鼠饲喂试验结果以及颊囊食物统计结果表明,该鼠在饲喂条件下食物资源利用谱相对较宽,但在野钌条件下食物资源的利用主要以植物种子为主;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铗日法和洞道调查,得知吉林省松嫩平原北大岗草原分布有5种草原鼠:即达乌尔黄鼠、黑线仓鼠、草原鼢鼠、五趾跳鼠、缺齿鼹。鼠洞密度为29个/hm2。鼠类活动使草原平均覆盖率下降29.2%,平均高度降低4.8 cm,使丰富度指数降低16.1%,使草原鲜重生物量下降51.2 g/m2;干重生物量下降36.1g/m2,使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大沙鼠、子午沙鼠、三趾跳鼠是准噶尔盆地荒漠灌木梭梭林的主要危害生物,且种群数量和密度呈上升趋势。设立人工招引鹰、隼、鸮等天敌设施,为天敌提供觅食、栖息、繁衍的有效平台,既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控鼠群密度,又可起到增加荒漠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经济、持续、有效防控鼠害的作用,进而达到保护荒漠植被、稳定荒漠生态、治理荒漠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动物消化道形态可塑性的变化与食性、食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对黑线仓鼠、棕色田鼠和小白鼠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鼠类的消化道形态存在差异;消化道长度不仅仅取决于食性,还受食物质量的影响;食性和食物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引起不同消化器官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反应.胃的形态结构主要与生活习性有关,小肠与食物质量关系紧密,盲肠和大肠与则主要反映食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地调查和梳理广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为广西药食两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西药食两用植物共计146科435属741种;不同性状类型植物组成的顺序依次为草本>乔木>灌木>藤本;其中375种为无危状态,近危、易危、濒危种数共计占总种数的11.60%;以果实、种子类入药的植物最多;功效以清热解毒类为主;有69种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有44种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广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后续开发中特别要注重濒危物种的保护和药食同源药材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