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石鸿文  宗万昌 《河南科技》1991,(10):10-10,12
<正> 我省地域辽阔,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利于麦类病害的发生流行。麦类病害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小麦条、叶锈病,麦类白粉病和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大麦条纹病、云纹病、黄叶病、散黑穗病等20余种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经常发生流行。比如,1983年信阳地区发病面积达200.5万亩,损失小麦2500万公斤;1991年达300.0万亩,损失小麦  相似文献   

2.
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2007年该病在许昌市的发生程度是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病株率高,侵茎率高,造成部分地块甚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为此,笔者对2007年许昌市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7年许昌市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2007年该病在许昌市的发生程度是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病株率高,侵茎率高,造成部分地块甚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为此,笔者对2007年许昌市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1.地下害虫引起的枯白穗.在许昌地区引起枯白穗的害虫主要是金针虫,3~4月危害最盛,以幼虫咬食小麦根茎部,常造成植株枯萎甚至死亡.小麦抽穗后危害则形成枯白穗.轻轻拔病株,即可发现植株从根茎部已被咬断,观察植株茎髓部,可见咬食呈蜂窝状痕迹.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症状,从幼苗到抽穗均可受害,以穗腐为害最重,在初花期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在河南省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冬或越夏。在气温高于12%,降雨或空气潮湿时,病菌的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后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郁闭发病重。  相似文献   

6.
<正> 一、苗期病害的症状及特点 1.猝倒病。属浸染性病害,幼苗被害后,茎近土表处出现水溃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病部猛缩,表皮易脱落,迅速扩展,绕茎1周呈线性,使幼苗猝倒而死。也有时苗未出土就已烂种烂芽。该病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借灌溉、雨水等传播蔓延。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土温在10-15℃左右时,不利于幼苗生长而适于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逐年加重原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一、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小麦纹枯病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仅是局部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几年逐年加重,已成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1990年全省发生纹枯病1394.59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80360.26吨。洛阳市1990年发生31.5万亩,1991年扩大至95.7万亩,占川灌区小麦面积的87%。据郊区及偃师县调查,小麦苗期即受该病危害,三叶期地下茎可表现典型症状,普遍率达  相似文献   

8.
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1987年在我市的文曲乡汤庄村首次发现,经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小麦黄花叶病。1990年全市已蔓延到临近的城郊,张村等5个乡(镇)的24个行政村,面积达1.1万亩,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可达50%以上。近年来,我们通过试验和研究,已初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观介绍如下: 一、病害症状 1.麦黄花叶病是禾谷类多特菌侵染所致,由病土,病根茬,病麦糠和病场土传播的。在小麦播种以后到返青以前,感病麦苗外表显示症状,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9.
<正> 稻茬麦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牯虫等。在优化品种布局、合理栽培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只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发生及危害的目的。一、麦田病害的防治 1、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仅信阳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达316.15万亩,损失小麦8500万公斤。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农业防治措施有:健全麦田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选用高产、耐病品种,消灭菌源,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等。药剂防治的方法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即80%以上麦穗抽出定长时,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移栽前部分死亡,枯死的病苗上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某些发病节间伸长,节部弯曲裸露子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根,分蘖少或不分蘖.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白色或淡褐色霉状物,后生黑色小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是我省的优势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每年种植面积七千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病害猖獗,对小麦威胁很大。据统计,1983年以来,锈病每年发生面积一、两千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4.2%—28.5%,损失小麦几亿斤;小麦赤霉病1977—1984年仅零星发生,1985年猛增到495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8%,损失小麦十几亿斤。目前,这两种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加之全省土壤中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已成为威胁我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排除上述不利因素,确保小麦正常生长,探讨飞机防治小麦病害和根外追肥综合技术一次性作业的可行性,给今后农业航空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锈病常发区并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面积和总产一直居全国首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小麦总产首次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14.
豫谷13     
《河南科技》2008,(11):7-7
特征特性“豫谷13”全生育期84天,绿苗,株高124.2厘米;在亩留苗5.0万株的情况下,亩咸穗4.53万,成穗率90.6%;穗纺锤形,穗子偏松,穗长18.9厘米,单穗重13-3克,穗粒重10.6克,千粒重2.92克;出谷率79.7%,出米率76.3%:黄谷黄米。经鉴定,“豫谷13”抗倒性偏差,抗旱性3级,耐涝性2级,谷锈病抗性4级,谷瘟病抗性2级,纹枯病抗性2级,抗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正> 西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死秧病。患病初期表现为西瓜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数天后整天萎蔫,以至死亡 亦有一蔓或二蔓发病,其余正常的情况 剖开病株根茎部观察,导管组织变为褐色或黑色 西瓜枯萎病由真菌侵染引起 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病残体沤制的肥料带菌等途径进行传播蔓延,发病危害 重茬田或乱茬(烂茬)田种植西瓜,土壤中一般带有病菌;土壤湿度大或长时间下雨骤晴,温度较高;种子带菌或品种抗病性差,均易引起枯萎病的发生及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500万亩以上,由于棉花生育期长,不仅霜后比例大,产量低,而且影响下季小麦的适期播种,为了克服生产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克芜踪棉花后期催熟试验,经一年的试验,初步肯定了该药的催熟效果。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和剂量如下: 20%克芜踪水剂:75毫升/亩 20%克芜踪水剂:100毫升/亩 20%克芜踪水剂:125毫升/亩  相似文献   

17.
<正> 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甘薯种性退化,病毒病感染,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种植脱毒甘薯,并有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夺取高产。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 1.选好种苗。种植脱毒甘薯苗,可以从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机械化种植业亦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方面播种、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俗语:“种好六分收”、“种好是丰收的前提”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种好”系指播种均匀、种子复盖深度一致、适量用种子、肥料、适时种植等。机械种植能实现“种好”要求、并已被多年实践证明—省种、有一定增产幅度并减轻农民劳动量。但是,多年来我国的机械种植水平不高,机播面积也不大。据农牧渔业部的统计,全国机播面积占农业生产中总的种植面积的8.8%。其中,小麦机播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4.5%;玉米机播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9%。这说明当前我国机械化种植水平低,今后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机械化种植业必须相应  相似文献   

19.
<正>引起番茄烂果的原因很多,应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才能够奏效。软腐病引起的烂果。一般在青果上发生。发病后果肉迅速腐烂,并带有臭味,极易脱落。病果于后形成白色僵果。于发病初期,每亩用50%代森铵150克,加水100公斤喷雾。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淮南稻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其中稻茬麦约190万亩。由于土壤粘重,耕作粗放,病害严重,尤其是雨量过多,造成水渍湿害,因此小麦产量很低,平均单产仅250斤左右。淮南稻区,尽管有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低产面貌是可以改变的。近年来,有些社队单产在500斤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到700斤以上,这说明淮南稻区小麦,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淮南稻区麦的低产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湿害。小麦是既怕旱更不耐湿的旱地作物,这和淮南降雨过多,土壤粘重造成的湿害有很大矛盾。淮南地区小麦生长期间,常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