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矸石制多孔玻璃微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以煤矿的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使用立式成珠炉反应装置,利用热分相和酸浸析方法制备了多孔玻璃微珠。应用氮吸附静态容量法,获得该多孔玻璃微珠的氮吸附等温线、比表面和孔分布曲线,并探讨了多孔玻璃微珠的吸附特性和成珠条件。结果表明:1273K温度的立式成珠炉内,在833K热分相温度、3tool/L HCl酸浸析条件下,煤矸石和添加剂粉末可制得孔径分布在12nm左右、孔隙率较高的白色多孔玻璃微珠。  相似文献   

2.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的性能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及破坏形式,并利用SEM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微珠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玻璃微珠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材料的密度,提高材料的比压缩强度,当空心玻璃微珠体积分数在55%左右时,材料的比压缩强度最大,玻璃微珠表面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粘结状况最好,此时玻璃微珠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3.
我院李守仁、赵书兰、林惠兰、梅其志四位同志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研制成功了四种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H 型玻璃微珠尼龙、W 型玻璃微珠尼龙、W 型玻璃微珠海绵橡胶和 W 型玻璃微珠硬质橡胶。该项科研成果于1985年2月15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鉴定会由省科委主持,在我院召开,会议邀请了省、市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一些工厂的专家、教授等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中玻璃微珠成因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地粉煤灰样品做显微观察、理化测试及高温动态特性研究,对粉煤灰中玻璃微珠形成条件和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炉温和煤的化学组成与粉煤灰中玻璃微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从电厂粉煤灰中获取的玻璃微珠作为塑料填充剂的优越性能,并指出利用玻璃微珠作为填充剂所制得的新型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原来被填充材料的各种机械性能,而且导致了成本价格大幅度下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接着介绍了 H 型玻璃微珠的化学成分、表面性质及主要的物理性能。本文还着重介绍了我们研制的 H 型玻璃微珠尼龙材料的性能及影响这些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成型工艺。从而为制造不同性能要求的玻璃微珠尼龙材料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建立了2种空心玻璃微珠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单轴压缩的理论分析,为空心玻璃微珠的设计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回归反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光学特点以及玻璃微珠回归反射特性与折射率的关系 .用微光学测量系统 ,根据几何光学近轴光线成像原理 ,给出玻璃微珠折射率的测量方法 ,分析和讨论了测量方法的误差 .  相似文献   

8.
玻璃微珠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耐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空玻璃微珠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提高其耐热性。研究了经偶联剂处理前后玻璃微珠质量分数对UHMWPE/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并对维卡软化温度所呈现的趋势进行了机理假设与分析;对复合材料各种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论表明:玻璃微珠、UHMWPE、偶联剂共同组成贯穿网络,使UHMWPE的耐热性得到提高;这种网络增加了非晶区内的缠结点密度,使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提高;另外,适量的玻璃微珠能够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UHMWPE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9.
该课题在"十一五"承担任务的工作基础上,开展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的工程化技术研究,以实现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的批量生产,进而为固体浮力材料的国产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本课题2013年工作进展顺利,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深化密度为(0.38±0.02)g/cm3的空心玻璃微珠的研制工作。通过比对试验,在压力为5500 psi时,T38的破损率为33.75%,VS5500的破损率为44.09%,课题所研制的密度为(0.38±0.02)g/cm3的空心玻璃微珠耐压性能优于3M公司同密度产品;(2)进行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改性探索性研究,为空心玻璃微珠/树脂体系的结合提供依据;(3)海山公司采用相关空心玻璃微珠样品,进行浮力材料制备,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工艺优化、配方调整等工作,并进行固体浮力材料性能测试,开展批量生产线规划工作;(4)进行固体浮力材料海上试验:其中,搭载"深海海洋仪器设备规范化海上试验"2013年度航次进行绞车吊放试验,并通过第三方独立检验,验证了课题研制的空心玻璃微珠制成的固体浮力材料样块吸水率性能达到课题任务书指标要求。同时进行了课题研制空心玻璃微珠与国外空心玻璃微珠制成的固体浮力材料的比对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吸水率性能相当。另外,通过潜标试验验证了课题研制的空心玻璃微珠制成的固体浮力材料样块水下长期吸水率性能达到课题任务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玻璃微珠定向反射器的用途、结构及其几何光学原理。从球形透镜折射理论出发,推导出光线在微珠中折射和反射时所遵从的理论公式。并用此公式对三种类型的玻璃微珠定向反射器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偶联剂处理玻璃微珠的方法及其对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微观形貌和压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将偶联剂以氢键或化学键的方式连接到玻璃微珠表面,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微珠与硬质聚氨酯泡沫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界面强度.并且用玻璃微珠K46(偶联剂KH550处理)增强的聚氨酯泡沫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玻璃微珠产品 ,根据静力学称衡法原理 ,通过测量多珠统计平均法测量回归反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密度 ,并分析和讨论了测量误差 .通过玻璃微珠密度的测量 ,可以控制生产工艺 .此方法测量精度较高 ,方法直观简便 ,有较强的实用性 .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粉煤灰分选的玻璃微珠作为橡胶的填充剂,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玻璃微珠软质橡胶。文中介绍了三种粉煤灰的主要成分;并通过近百次配方的研制,说明偶联剂用量、种类和玻璃微珠的来源、粒度、含量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该复合材料性能良好,可应用于各种耐热、耐磨的橡胶制品,同时对于变废为宝也具有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一种含碱土金属碳酸盐的丙烯酸涂料和单双组分的聚氨酯涂料.系统研究了玻璃微珠、陶瓷微珠和钛白粉三种功能性填料对两种乳液涂料反射隔热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当玻璃微珠、陶瓷微珠掺量分别为8%和10%时,对丙烯酸乳液涂料的反射隔热性能改善效果最佳;三种微珠复配可使聚氨酯乳液涂料的吸收率降低约38%.功能性填料对聚氨酯乳液涂料反射隔热性能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丙烯酸乳液涂料.  相似文献   

15.
玻璃微珠改性PA6/PA66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璃微珠填充PA6/PA66合金制得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测试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吸水率及结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微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提高,但当其质量分数超过15%时,拉伸强度开始降低;冲击强度的变化与拉伸强度的变化类似;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则随玻璃微珠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玻璃微珠在材料的结晶过程中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导致材料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便能形成稳定的晶核,使晶体更稳定地生长,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隔声理论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声学原理分析了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隔声行为,以更深入地揭示其隔声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预测了玻璃微珠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结果显示:隔声量与微珠体积分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在较低的噪声频率下,隔声量对噪声频率的敏感性较强;当微珠含量一定时,隔声量随着微珠粒径的增加而下降.声波遇到粒子时发生反射、散射和折射等行为是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提高的主因.  相似文献   

17.
在制备了不同配比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填充质量比的改性空心玻璃微珠(HGB)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准静态拉、压,简支冲击,应力松弛,动态力学行为等试验,得出了不同配比下材料的弹性模量、拉压强度、冲击韧度、应力松弛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参数。试验发现,空心玻璃微珠的加入对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产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玻璃微珠配比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拉压强度大体上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而冲击韧度、应力松弛率则有明显增强趋势;填充比为10%左右材料的耐热性最佳。以上研究发现对此类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玻珠材料的反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上论述了玻璃微珠回归反光的特点和原理 ,用撒播植珠和混合植珠两种方法制备不同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反光材料样品 ,并通过光谱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其回归反光特性 .定量给出结论 :折射率n越接近 1 93的玻璃微珠因聚焦点落在珠内表面附近其回归反射效果越好 ;撒播植株方法比混合植株方法更容易操作 ,同时得到的样品回归反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半球镀膜玻璃微珠是逆反射材料的基本反光单元,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个微珠的属性,很少涉及到逆反射过程中相邻微珠间的协同作用.实际上协同作用的存在使整个膜的反光属性不同于单个微珠的情况.本文全面分析了逆反射光线传输过程,并结合逆反射材料的结构特点设计开发了玻璃微珠阵列结构逆反射材料的数值计算程序,计算了逆反射效率随微珠排布密度、材料折射率、光线入射角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珠阵列的协同作用表现为倾斜效应和遮挡效应.前者严格遵循倾斜因子ε=1/cosθ的定量规律,而后者的作用可通过遮挡因子来定量表示.入射角较小时主要体现为倾斜效应,而入射角较大时倾斜效应和遮挡效应两者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回归反光织物中玻璃微珠直径变化对单个微珠反光强度和回归反光织物反光性能及其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织物微珠最大覆盖率的概念.结果表明,微珠直径增大时,反光织物的厚度和单位面积重量会增加,织物的反光强度会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