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0,(12):80-80
问:患感冒时为什么浑身关节痛?答:我们体内的免疫功能持续不断地与病毒、细菌抗争,流感等病毒如果在鼻、喉、支气管等处增殖,免疫功能就会活跃起来击退病毒。在这个过程中,白血球等与病毒抗争的免疫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细胞活素"的蛋白质,这种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对大脑发挥作用使大脑发热。 免疫细胞因此得以增进  相似文献   

2.
正你有没有过这种体会?沐浴在暖洋洋的太阳下,晒太阳,很舒服。但有时候,怎么觉得晒着太阳比不晒太阳累多了,整个人会感觉异常疲惫?科学家认为,人的身体有一个属于健康范围内的温度波动值,而人体使各个器官的协作可以把人的体温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就像发烧,烧得温度太高,人体就会有一系列的反应。而当太阳提供的能量使我们的体温升得太高时,人的身体势必要消耗水分来抵御高温。如果人体又没有补充充足的水分,身体极易脱水,以至于人感觉困乏。所以晒太阳想睡觉,是因  相似文献   

3.
1睡觉地点不宜太凉 人在进入熟睡状态后,身体的各部分活动会减慢,血液循环的速度也会逐渐减慢,体重会比清醒的时候低,而且身体对冷、热感知也不如清醒的时候敏感,同时夜晚气温较低,所以睡觉贪凉特别容易引起感冒、肠炎等疾病.这就要把握适宜的温度,尽量选择温暖的地方入唾,避免着凉. 2满身汗水时不宜冷水冲洗 人们在户外活动后,为尽快消除汗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这种情况下人的体表温度会骤然下降,使开放的汗毛孔立即收缩,汗毛孔关闭,导致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烧,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以引起休克,而且可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乘凉而入”.  相似文献   

4.
太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热平衡失调太阳的热浪会引起人体热平衡失调,引发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下面是一些身体热平衡失调所产生的症状。热疲劳它是由于身体大量出汗而引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充足的体液,或者没有充足的盐分,那么就很容易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热疲劳。热疲劳的人会因持续出汗而变得很虚弱,有时会出现眩晕症状。其他热疲劳症状有恶心、头痛、皮肤冷湿,面色或苍白或潮红。患者体温一般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对热疲劳的最有效治疗是喝一杯含钾、钙、镁的电解质饮料。挚痉挛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肌肉抽搐。它是因…  相似文献   

5.
人体由成千上万个细胞组成,然而每个零件的重要性如何不是由其体积大小或细胞的数量来决定。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极小的组织(在动物的大脑中,这个组织仅为1立方毫米左右),科学家们把它叫做“兰斑”。苏联医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处于应急状态时,“兰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称,当人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兰斑”会分泌出一种新肾上腺素,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引起应急反应。这一奇特的组织靠专门的神经元与大脑的其他部分紧密相  相似文献   

6.
流言 1 冬季气温低时,喝点儿白酒可以御寒. 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抵御寒冷,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喝酒真的可以御寒吗? 真相解读: 当然不是. 实际上,人在摄入酒精后,受酒精刺激,血管会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因此人体会有发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当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反而会感觉到...  相似文献   

7.
正人是恒温动物,37℃左右是人体的正常温度,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拉响健康警报,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发表研究称,大脑更喜欢偏冷的环境,"脑温"低些对失眠和脑病治疗都有好处。脑温变化内外参半许多人疑惑"脑温"是什么?其实,临床上并没有独立的"脑温"概念,这只是大脑温度调节功能的一种概称。一般来说,人在健康状态下,大脑温度与体温总体是一致的,最多只有1℃左右的波动。但人处于一个变动环境和活动的自主状态中,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乔立艳说,即便在正常体温范围内,口腔、腋窝、直肠的温度也不一样,只能说,身体各个部位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总体来讲,靠近内脏、躯干中央体温更高,而  相似文献   

8.
误区之一:越是天热,越要少穿衣服研究结果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另外,夏天喝啤酒能解暑这一观点虽无可置疑,但多喝照样能使人感觉口干咽燥、全身发热。  相似文献   

9.
马拉松运动员在夏季训练时会因高温高热而使身体受到严重损伤。有关人员发现了克服这个问题的最新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向人体输入一种人造血。长跑会使人体内部的热量比往常增加十至十五倍,人体的中心体温升高率可达五度。若再发生脱水,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每小时汗流量达二到三夸脱时,  相似文献   

10.
鳄鱼不吃东西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我们不吃东西就活不了多少天,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摄取的食物能量的大部分都消耗在了让身体产生热量上。那人类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能量将体温保持在37℃呢?众说纷纭的温血之谜无论天冷还是天热,只要触摸别人的皮肤,你就能感觉到人类温暖的体温。一个人的皮肤如果触摸上去感觉冰凉或者滚烫,那他一定是生病了,因为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应该在37℃左右。  相似文献   

11.
暑假到了,同学们应该利用假期适当锻炼身体.在炎热的夏季,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机体有更高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应该"夏练三伏".健身不歇夏,天再热也要动一动. 忌大运动量锻炼 运动时产热量增加,身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如出汗等来维持体温的平衡.夏天高温,尤其在中午,这种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的锻炼会使体内蓄积余热,余热蓄积过多,便会导致中暑.或者会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去水盐,血容量减少,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出现中暑.因此夏天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 ~4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一次锻炼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出汗多时,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随之减少,要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金银花水等清凉防暑饮料.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1,(12):5-5
科学家最近发现,打哈欠并非只是我们疲倦或厌倦的表现,同时也是我们的身体用来保持大脑凉爽的一种方法。与电脑一样,大脑在凉爽状态下运作最佳,如果施加太大的压力导致大脑过热,就会降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打哈欠起着恒温器的作用,在我们的头部开始升温时,我们通过打哈欠让凉爽空气进入大脑,使大脑保持健康温度。  相似文献   

13.
人体在非常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会发生一些生理功能衰退。如周围温度太低,而衣着的保暖程度又不够,或睡眠不足,进食太少等,便会使身体和寒冷环境不能保持适当的热平衡,导致体温过低。当体温过低时,通常因心脏功能减弱,或因热量调节机能失效而死亡。远离人体中心的  相似文献   

14.
以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几种错误习惯。 1 饮酒驱寒 酒精随血液循环而到达大脑后,会直接干扰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寒冷时饮酒会使体温进一步下降。 2.火柴便当牙签 火柴头由硫磺、氯酸钾等有毒原料制成。在生产过程中,火柴梗不可避免地要粘上这些有毒物质。用火柴梗剔牙,口腔沾上这些有毒物质,有碍健康。  相似文献   

15.
体感温度与实际气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体感温度(或叫感觉温度、舒适度)往往与实际气温感觉上不一样,或者说一样的气温,感觉不一样。体感温度实际上就是人们舒适的感觉,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一种感受。影响舒适感的气象因素有4个,即温度、湿度、风和辐射。 温度 人们感觉最敏感的仍然是温度的变化。据测量,人体皮肤温度大约是32℃。所以如果温度高于32℃,空气就会对人体发生加热作用,使人产生热的感觉,于是人体就通过出汗散热来维持热  相似文献   

16.
关于精神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可能大家早都理解了。现在,随着脑科学的进展,对此又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俗话说:“病从气来”,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中医里的“气”。经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精神、思维)经常同身体对话。“用心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它将被变成物质后作用于人体。虽然是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生活方式,却会有的人朝气蓬勃、身体健康,而有的人却体弱多病,其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心态”。 那么,在体内会产生哪些因心态而异的物质呢?它们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啡肽和β-内啡肽等激素。 人生气或精神紧张时,脑内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而感到恐怖时,则会分泌出肾上腺素。激素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它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细胞。因此当它将生气的信息传递给细胞后,人体就  相似文献   

17.
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理上的性器官趋于成熟,有人会发生手淫。一般情况手淫对身体无害,应视为正常生理心理现象,但长期的、频繁的手淫就会损伤身体和影响学习。有的少女手淫后,身体还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又难以启齿,这里就来信提出的有关问题择要解答如下。1、每次手淫后大脑都十分疲劳,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神经衰弱,不知是怎么回事?手淫本身不会引起神经衰弱,但因为有些人认为手淫是一种不道德、见不得人的下流行为,并对身体很有害,浮想联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你赤脚站在南极的冰面上,你的脚可能马上就会被冻僵。然而,帝企鹅却可以在接近-60℃的环境中站两个月。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通过进化,帝企鹅的脚掌能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在冰天雪地中,通过限制血液流动,帝企鹅可将其脚掌温度刚好控制在0℃左右。其原理就像一个热交换系统:通过其脚掌上特殊的血管结构,使血液在流向脚掌时被冷却,在返回身体时又被加热。因为到达脚掌的血液温度下降,降低了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差,减少了热量散失,因此其身体得以保暖。  相似文献   

19.
睡眠开关     
<正>每天把你喊去休息的是什么?是时间,是哈欠,还是父母的叮咛,或是明天的压力?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喊你去睡觉的原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开关",正是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睡觉。科学家认为,这种"睡眠开关"通过大脑神经细胞进行调控,它类似于一种"同态调节器"。当你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身体正处于疲劳状态时,这个开关就会启动,不断向你的大脑发出信息:我的"主人"该睡觉了。  相似文献   

20.
疫苗是什么?疫苗是将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如免疫激素、特殊抗体等保护物质。所以,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自身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