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山西运城市,有一位能让耳聋患者走进有声世界的医生,他就是真元耳聋病研究所所长邵康立。从1986年以来,邵大夫采用患者口服"复聪丸"为主,同时配合食品治疗、气功点穴、组场治疗、使用"神功复聪枕"和习练耳聋耳鸣自疗功的综合疗法治疗耳聋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对5000余例耳聋患者的临床验证,有效  相似文献   

2.
汤健 《科学通报》1983,28(13):826-826
自从脑啡肽、β-内啡肽等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内啡素)相继被发现以来,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其镇痛作用上。实际上内啡素与吗啡类药物一样,其作用十分广泛,特别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具有极高的效能。例如给大鼠注射吗啡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所需剂量不到镇痛剂量的1%;静脉注射β-内啡肽引起血压降低所需的剂量仅为镇痛剂量的1/200—1/300。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     
“洗肠”是怎么回事? 时下的保健方法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如今一些美容院、桑拿室、洗浴中心推出的“洗肠”,更使不少人趋之若鹜。 其实,人们所说的“洗肠”,就是医学上的“肠道水疗”(简称“肠疗”)。来用的是一种特制的洗肠机,用0.1个大气压把经过特制的体温水和药物,从肛门缓缓输入直肠,对大约1.5米长的大肠进行分段清洗,可将肠道内长期积滞的各种腐烂物质冲洗干净,排出体外。“肠疗”适用于在作肠道内镜或X线钡灌肠检查  相似文献   

4.
苝酿类光敏剂(Perylenequinonoid photosensitizer,简称PQP)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光疗药物之一,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和尾孢素(Cer- cosporin,简称CP)。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内质子传递,它们同金丝桃蒽酮(Hypericin)一样是很好的研究激发态质子传递的模型体系,而这一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酚羟基质子的解离对PQP的光敏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PQP的激发态pK_a值(pK_a~*)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5.
王宗舜 《科学通报》1986,31(2):145-145
前胸腺是昆虫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又是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靶器官。前人的研究指出,昆虫前胸腺是α-蜕皮素(ecdysone)的来源器官。前胸腺所分泌的α-蜕皮素被认为是非活性激素进入血淋巴,在脂肪体等组织内α-蜕皮素在蜕皮素-20-单氧酶作用下,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β-蜕皮素。  相似文献   

6.
蓝以中 《科学通报》1985,30(6):406-406
考察数域K和它的一个有限次扩域L。K内素理想在L中的分裂状况反映了域扩张L/K的重要算术性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全分裂的情况。因为,当L/K是正规扩张时,L被K内在L中完全分裂的素理想集合唯一确定。另一方面,我们有如下简单事实:  相似文献   

7.
闻国椿 《科学通报》1990,35(11):810-810
本文中所说的非线性拟共形映射是指以下一阶非线性一致椭圆型复方程于平面区域D内的同胚解w(z)。  相似文献   

8.
屠亚平 《科学通报》1992,37(8):742-742
克山病是一种病因至今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杨福愉等经多年的研究认为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由于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能量供应中心,同时它对细胞质游离Ca~(2+)有“微调节作用”,而后者又是细胞内一种信使。特别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线粒体内游离Ca~(2+)的调节与线粒体自身功能如氧化磷酸化的关系。而线粒体的损伤很可能引起其基质中  相似文献   

9.
鱼病防治     
烂鳃病、水霉病、白点病都是鱼类常见的疾病,鱼儿一旦染上了其中的任一疾病,都将面临致命的危险.因此,在日常的喂养中,就要勤观察,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烂鳃病 疾病症状 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反应迟钝,常常独自在池边缓慢游动或浮于水面不动;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常单独游于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也失去反应.病鱼的鳃丝末端会腐烂、充血,一般会被侵蚀成柱状.而鳃骨常外露发白,鳃盖骨内外层同时被腐蚀成了空洞状.病鱼常会并发肝脏病、肠炎病.  相似文献   

10.
分子光学生物医学利用激光器,是利用生物分子的光致激发产生的光化学过程。有单光子光学生物医学和多光子光学生物医学之分,二者对激光强度的要求不同。单光子激发众所周知的是藉助血卟啉衍生物HpD~(41)的新生儿黄疸(血胆红素过多)的光疗、各种皮肤病的光疗和光化学疗法、癌症的光化学疗  相似文献   

11.
苝醒类光敏剂激发态pKa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雨  张志义 《科学通报》1997,42(13):1428-1432
<正>苝酿类光敏剂(Perylenequinonoid photosensitizer,简称PQP)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光疗药物之一,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和尾孢素(Cer- cosporin,简称CP).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内质子传递,它们同金丝桃蒽酮(Hypericin)一样是很好的研究激发态质子传递的模型体系,而这一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酚羟基质子的解离对PQP的光敏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PQP的激发态pKa值(pKa*)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21,66(26):3462-3473
磁热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物理治疗方法,是肿瘤纳米医学范畴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相对于传统的肿瘤热疗,具有低毒、可控等优势,已被证明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然而当前纳米氧化铁热疗剂磁热转换效率低、纳米靶向递送效率不足,以及磁场发生设备的限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肿瘤治疗效果.随着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磁性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的深入理解,以四氧化三铁为代表的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可介导外场的新型智能材料在肿瘤磁热疗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肿瘤磁热疗效,从磁性纳米材料的产热机制、优化磁热剂转换效率、提高磁纳米制剂的肿瘤靶向性、肿瘤磁热疗应用以及磁场发生设备等方面展开讨论,综述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磁热疗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从疗休养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可采取的措施进行论述,以探求促进疗休养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电容射频热疗中引入内电极对深部比吸收率分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热疗法(Hyperthermia)近年来受到肿瘤临床的普遍重视。热疗中,如何设法有效地加热肿瘤患区,使之处于有效治疗高温范围(41~45℃),并尽可能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是能否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为此,首先要求热疗装置所产生热场分布的主要部分能覆盖住欲治疗区域。加热场在生物介质中的分布形态可由其比吸收率分布来描述。所谓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是指单位质量生物组织所吸收的加热功率。比吸收率SAR分布表征热疗装置对生物组织的加热能力。根据有关热疗规范要求,热疗装置的50%SAR(相对于其最大值而言)分布应能覆盖住欲治疗区域。研究经验表明,若其80%等SAR线能包围肿瘤区,则基本上可达到既能有效杀死癌细胞,又不致损伤正常组织的理想热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视野     
大象的疗浴2007年8月11日,印度南部克拉那邦暴雨如注。在一座寺庙里,大象训练师正在冒雨为一头大象洗浴。其实,从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开始,这座寺庙里的驯象师们都要为大约60头大象进行传统的浴疗,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是因为时值季风季节,凉爽的气候最适合浴疗。这个浴疗项目始于1985年,目的是让这些为寺庙辛勤工作了11个月的大象恢复健康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高德伟 《科学通报》1992,37(22):2086-2086
在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抑制素(inhibin)只是睾丸组织分泌的激素,对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分泌有负反馈作用。1976年,DeJong等人证实牛卵泡液中存在抑制素活性物质,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抑制素研究的兴趣。之后,从人、羊和大鼠的睾丸网液以及人、牛、羊和猪的卵泡液等中相继分离出纯化抑制素成功,并逐渐了解其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本工作应用体外灌流技术观察了抑制素对人胎盘绒毛孕酮(progesterone)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竹红菌甲素的延迟荧光和异构体的吸收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俊宁 《科学通报》1989,34(6):459-459
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以下简称甲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光疗药物,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光敏剂。对甲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已做了初步研究。甲素激发三重态性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甲素延迟荧光的研究测定了甲素的磷光寿命,估计了甲素激发三重态能量的范围。此外还报道了甲素立体异构体的吸收光谱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人们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核引起核裂变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一个称之为同质异能素的亚稳态,该亚稳态在短时间内进行自发裂变。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和海德堡大学的一个联合工作组以精细的实验,在亚稳态短时间内准确测量核形变首获成功。  相似文献   

19.
1975年,英国阿伯丁大学成瘾药物研究小组的休斯(J.Hughes)等在《脑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药理性质类似于吗啡的脑内内源性物质的分离》的论文,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地提取出内源性阿片(吗啡)样物质(简称内啡素)的报告,它标志着一个崭新领域的开拓.十年来,内啡素的研究迅速发展,专门论文已有上万篇.国际著名的疼痛研究权威梅尔扎克(R.Melzack)和沃尔(P.D.Wall)声称“这个时期所取得的成果是整个疼痛与镇痛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20.
铝在地壳中,仅次于氧与硅作为第三个含量多的元素存在,在日常生活中,该元素常用作调理用具,建筑材料等。在医学、生物科学的领域内,现在认为其对动、植物的毒性虽弱,但是,近年来对痴呆患者长期观察表明,注意到铝与老年痴呆病(アルツハイマ—病)等的精神障碍有关,从而开始关心生物体中铝的行为。本文试图对中、老年人疾病,即初老期,老年期的一次性痴呆病(Alzheimer disease)与铝有关病例,从临床试样(尤其是血清)铝的定量现状作概要介绍,这是具有非常深刻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