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一架天文观测航天器,它以红外线波段对太空进行天文观测,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红外线能够穿透星际尘埃等物质的遮蔽,因此,这架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用可见光无法看见的某些天文现象,尤其适合观测恒星的诞生。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被发射上天以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陆续拍摄到了大量清晰的红外线照片,其中许多照片揭示出以前从未见到过的宇宙景象。  相似文献   

2.
英国爱丁堡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海文斯等人,通过对银河系周围4万颗星系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宇宙正慢慢变暗。他们对已有140亿年“高龄”的宇宙,在各个不同时期特别是在青年期和最近形成的恒星数量进行了分析,并破译  相似文献   

3.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3):76-77
<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6月9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科学》。据了解,一颗质量是太阳20余倍的“超级太阳”恒星,在约20亿年前其核聚变燃料燃烧殆尽,在坍缩的瞬间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火球,产生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现代天文学进展》系列丛书第21卷。德国天文学会与欧洲天文学会于2008年9月8—1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联合举办的“欧洲天文学新挑战”国际科学大会,本书汇集了14篇关于宇宙结构形成与演化研究进展的邀请报告。报告中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宇宙论、高能天体物理学、粒子天体物理、重力波、银河系与恒星天文学等方面,体现了近代天文学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天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尚书·夏书·胤征》记载,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发生日食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春秋时代,就有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时代,魏国的石申和齐国的甘德,已记载了一百二十个恒星黄道数和距北极的度数,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随着观测材料的积累,人们逐步地认识了天体运行的一定规律,季节变化与天体运动的关系,并试图对天文观测材料做出理论上的概括,产生了对宇宙的本源、结构和演化的推测,出现了关于宇宙的各种理论。战国时代著名法家商鞅的老师尸佼,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5,(9):59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斯皮策”望远镜观测到宇宙第一代恒星产生的微弱光芒。宇宙中第一代恒星形成于“大爆炸”后2亿年左右。天文学家一直对这类恒星很感兴趣,因为它们在宇宙形成的漫长道路上发挥了最初始的作用,使银河系充满了促使生命产生的重元素。  相似文献   

7.
恶贯满盈的宇宙巨星真正的恶棍打出生前就开始酝酿着怎么作恶了,那些质量超过太阳10倍的大质量恒星就是这样的坏家伙——在它们形成恒星之前,宇宙就被这些杀伤力极强的大型星体搅得混乱不堪啦!一颗大质量恒星在形成的同时,竟会用气体攻击其他有可能成为恒星的小同伴,把它们炸得七零八碎!而身为恒星家族中的一员,大质量恒星  相似文献   

8.
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天体和现象。这些天体和现象是偶然出现的,抑或是在某些自然定律支配下的必然结果? 科学家通过不断地观测、实验和思考,已经发现了隐藏在宇宙背后的许多“定律”。他们究竟是如何发现这些定律的?恒星和行星乃至宇宙全体究竟要遵循哪些定律?  相似文献   

9.
像喷头的螺旋形星体,黑洞放射出物质和发出“声音”:宇宙继续向我们展示着我们以前不曾知道的现象。宇宙的意外事件使我们揭开宇宙之谜。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章我们主要介绍了“大爆炸宇宙论”,在这第三章,则专门来介绍现代宇宙面临的一个难题,即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什么东西”。宇宙的主角是那些熠熠发光的恒星,这是人们早就习惯了的看法。然而,有种种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应该还大量存在着某种未知的物质,即“暗物质”。其实,恒星不过是宇宙的次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宇宙之中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天体普遍遵循的生存法则,以及恒星的诞生与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创新科技》2012,(6):56-56
尽管空间探索之路艰辛而漫长。但随着航天技术、天文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逐渐破解宇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恒星是靠着核燃烧提供的量来保持它内部压力的,晚期恒星因热核反应产生引力坍缩现象而形成黑洞,这是经典的黑洞模型,它被描述为只进不出(光线也在内)的无底深渊。如果物质掉干电池黑洞,则宇宙中物质的熵就会减少,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因此,宇宙的总熵应包括两部分;黑洞的熵和黑洞外物质的熵,这样修正,可使热力学第二定律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体都是极化的,我们的总星系存在于一个具有N、S极的宇宙轴上。总星系是一个发育宇宙,推论在其两极必有供其发育的胚体及收纳发育完结后物质的宇宙结构。总星系内的星系有数量,又有每个星系群所占有的范围,故总星系是一个有限的局部宇宙。推论一个宇宙轴的N、S极必然相吻合形成一个载有以千亿计局部宇宙的宇宙链,而宇宙链是无数的,因而解释了宇宙的有限和无限。宇宙发育,归根结底就是恒星胚(中子星)的原子胚(胚中子)蜕变为恒星氢成为恒星,然后恒星氢蜕变为核子并聚合为各种元素。元素及其络合物聚集到一定当量抛射出去即为行星、卫星等天体。释出的光子不断作为能量的载体与物质相作用,逐步衰老增加波长。当光子波长达到107厘米以上,为所有物体拒收,只能反射到太空,作为空间充体和载体把空间支撑起来。所以天体和空间都是天体胚发育孪生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维平直空间和牛顿引力理论为出发点,计算了宇宙的总质量。计算结果小于天文观测的所有星系的质量(本文把它当做宇宙的总静止质量)。由此得出结论,宇宙是一个束缚体系,它不会永不休止地膨胀下去。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23日,跟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天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Observatory,CXO),利用迥异于可见光的X射线波段"天眼",年复一年地扫视着星际深处,并为人类描绘出一幅幅从未被"看见"的宇宙图景。距我们最近的超级黑洞人马座A~*,位于银心(银河系的中心),是著名的天文射电源。如果这些辐射分布在可见光波段,那么它的亮度将达到满月(约-12.7等)的20倍,从地球看来,它将成为仅次于太阳的最亮天体。虽然人马座A~*迟至1974年才被发现,但它很快就成为了天文学家竞相研究的热点。原来,根据周围恒星高速绕转(恒星S2绕它旋转的速度高达5000公里/秒)等现象,科学家们推断,人马座A~*很可能就是银河系的正中心。人们知道,星系的正中心很可能存在着质量巨大的致密天体,加上人马座A~*又不发出可见光,只是发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颗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几亿年。自此之后,宇宙变成了效率极高的"造星工厂"。迄今为止,宇宙已产生了约2万亿个星系,包含了数不尽的恒星。这些星星一共发出了多少光?近日,来自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居然给出了答案:宇宙中的恒星已经产生了4×1084个光子。实际上,宇宙中所有曾经存在过的星系发出的光芒都积累在河外背景光(EBL)中,只是因为散布  相似文献   

18.
  ;栾美群 《科学世界》2014,(9):80-89
红外线天文卫星将揭开宇宙的面纱 红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更长的龟磁波,肉眼无法看见。利用红外线假彩色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可见光波段所无法显示的.被尘埃遮蔽的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19.
宇宙的末日     
万物皆不能永生,不仅人类如此,就连茫茫无边的宇宙也摆脱不了这一命运。宇宙之所以丰富多彩,是无数的恒星在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结果。这些演员虽然有退场的时候,但宇宙中的大量氢仍在孕育大批新的演员。  相似文献   

20.
我们准备启程去完成一次150亿光年的旅行。一站紧接一站,我们将拜访银河系,然后渐渐远行.直至到达宇宙的边界。这将使我们了解宇宙中某些最诱人的现象,其迷人的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