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锷不仅注重武装斗争,而且重视舆论宣传,早年曾以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诗文,反对列强入侵,抨击封建统治,宣传革命理论。对这些笔名,蔡锷生前并未提及。蔡锷逝世后,虽然人们通过蔡锷年谱得知孟博、奋翮生、击椎生是蔡锷的笔名,但长期无人对其进行过论证。1995年,曾业英经考证后认为,不仅孟博、奋翮生确是蔡锷的笔名,而且蔡锷还有个"劫火仙"的笔名。而对"击椎生",他未及考证。近年来,殷英提出了击椎生不是蔡锷的笔名而是殷承瓛的笔名的观点。但经笔者多方面考证,"击椎生"不应是殷承瓛的笔名,而应是蔡锷的笔名。  相似文献   

2.
蔡锷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曾领导了1911年10月的昆明重九起义和1915年12月的云南护国起义,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勾稽了蔡锷不平凡的一生,对于认识、了解和研究蔡锷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蔡锷经济思想源出于蔡锷就财政、实业、举债等问题所发表的政策性见解。孙中山民主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内容,是一套深刻的社会革命理论,蔡锷经济思想具有孙中山民主义思想特征的观点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1912年8月至次年2月,云南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第一届国会议员的选举工作。在以蔡锷为首的云南军政府的领导下,云南的选举工作进展顺利并提前完成。这是蔡锷注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行行政区划调整、改善通信条件、促进民族团结以及认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者在学习和研究蔡锷的过程中,陆续发掘和整理出蔡锷佚文200余篇,这些佚文的发掘和整理,不仅对于完善蔡锷文集、推进蔡锷研究的深入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辛亥革命史、护国运动史以及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锷与云南护国起义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云南护国起义前蔡锷从拥袁到反袁以及在京期间同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联络活动等史实主说明蔡锷在云南护国起义发动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并以此肯定蔡锷是云南护国起义最主要的发动者,应居首功,以别于“纯蔡锷发动说”,“唐继尧发动说”,“云南中下级军官发动说”和“孙中山、黄兴发动说”。  相似文献   

7.
蔡锷任云南都督时期,在政治上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使云南政治开始向民主化转型。在经济上整顿财政,振兴实业,投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云南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在教育上扩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推行军国民教育。促使云南教育向现代新式教育转变。蔡锷为云南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根源是云南重九起义的中坚人物,在革命成功初期是军政府的实际领导人。由于与思想倾向改良的蔡锷政见有别,以处理腾榆冲突为由离开决策中心,随后蔡锷通过组党的方式使云南革命势力纳入改良的旗下,作为同盟会领导人的李根源不得已离滇北上。  相似文献   

9.
松坡图书馆旧址是纪念蔡锷将军的重要场所,其创建是基于蔡锷将军的"爱国尚武"与"民主革命"精神,毛泽东主席曾批示:"特饬邵阳松坡图书馆列为一等图书馆"。该馆平面布局科学合理,建筑造型美观适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重九起义之后,云南革命党人成立了以蔡锷为都督的云南都督府。贵州革命党于1911年11月3日发动反清起义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1911年12月25日,蔡锷代表云南都督府致大汉贵州军政府的一则专门政府电文,主要内容关系贵州辛亥革命和滇川及全国革命形势,对整合西南地区革命力量联合推翻满清政府并获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界对蔡锷在京师的任职情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考证,蔡锷在京师先后担任的职务是总统府军事顾问,政治会议议员,约法会议议员资格审定会会员,约法会议议员资格审定会代理会长,参政院参政,将军府昭威将军,经界局督办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  相似文献   

12.
蔡锷感愤于近代中国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认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国民缺乏日本、欧美等国的军国民精神,并从教育、思想学派、文学艺术、社会风俗、体育锻炼、武器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弱不堪战的原因;并大声疾呼要在中国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国民主义,其核心就是陶铸"国魂",以新的"国魂"振奋全民族的军国民精神。蔡锷以军国民主义为基础,在近代革命战争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近现代革命军事思想与国防建设思想,对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与一大批杰出将帅的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清代湖南资江流域的土地上,先后产生过陶澍、魏源、胡林翼、蔡锷等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而其中的魏源更是开启近代,打破封闭状态,支配国民心理长达个多世纪,且集思想家、史学家、改革家与爱国诗人于一身的“无双国士”。魏源一生留给我们的著作很多,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书古微》和《元史新编》等,内容涉及哲学、经学、史学、地理学、文学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即1907年创办的师范传习所。1912年,云南都督蔡锷将军提出“建设需才,育才需学,设学必先师范”的进步主张,省立三师由此得以建立。建校之初,筚路蓝缕的曲师创业者就以“勤学业、甘淡泊、尚美感、爱国家”的教育情怀,明确提出为“地方培养适于需要的小学师资”的培养目标。先进的师范教育理念、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始终贯穿于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为历任学校领导所推崇,并贯穿于历代师生的教育实践。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育了4万多毕业生,职后培训10万余人(次),人才辈出,桃李芬芳。今天的曲师人树立了“育人是办学第一使命、教学是教师第一天职、教师是办学第一资源、发展是办学第一要务”的办学理念,践行“刚正博爱、睿智笃行”的校训,凝练和培育了“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情系珠源、志在山乡、热爱教育、服务地方’的合格师资及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后,长沙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心和重镇。伟大的长沙人民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在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发动、革命组织和方略的策划与部署、革命行动的坚毅迅猛等方面都发挥了核心作用,谱写了一曲曲震撼山河的壮歌。新一代的三湘俊杰(黄兴、蔡锷、宋教仁等)脱颖而出,成为挽救时艰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发动和领导一波接一波的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极大地推动着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在他们的带动下,勇当社会责任、作励敢死、"敢为天下先"的长沙精神进一步彰显,并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这种爱国意识和进取精神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拓展,直接催生了以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朱镕基等为代表的现当代革命家和政治领袖群体,使长沙成为全国瞩目和耀眼的革命圣地和摇篮。  相似文献   

16.
要闻·言论     
《世界博览》2010,(22):22-22
我们的政府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政府。就应该切政府,政府不切不得了。 1979年农产品大涨价,建国60多年来,那时候农民收入最高。1979年~1989年,10年当中的贫富差距不是很大。1989年以后,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贫富差距骤然加大。生产问题、分配问题、民生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2009,(2):F0004-F0004
永清县第一中学是廊坊市唯一一所百年名校,始建于1908年,前身是河北省私立存实学堂,1934年改为省立存实中学,1941年改称永清县立中学,1945年更名为冀中第十中学,1949年改为永清县师范学校,1959年更名为永清县中学,197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2005年改名永清县第一中学,同年成为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三十年前我们迎来科学的春天,今天已是硕果累累。我国科技事业一扫当年万马齐喑的局面,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三十年来,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幅提升,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三十年,是全民族创新活力极大激发的三十年,是人才辈出的三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19.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F0002-F0002,I0001-I0004,F0003,F0004
四川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府,1931年成为四川省立农学院,1935年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雨点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10月,四川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是科学深受瞩目的一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一年,是部分学者发现他们的新近著作引起其他科学家广泛关注的一年。本报告详述了这些研究者是谁,以及他们在做什么研究。他们就是当今的思想领袖,是一群激发学术新前沿并改变未来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