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现行的设计和PKPM程序均未考虑到楼梯参与整体框架结构的计算,但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表明楼梯间的破坏均很严重。利用有限性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楼梯布置在几何中心的模型和无楼梯对比模型的框架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楼梯后:楼层位移减小,Y方向(顺着楼梯斜板方向)的刚度大于X(垂直楼梯斜板方向)方向刚度;楼梯间的框架柱的轴力增大了2.6倍,剪力X/Y方向增大了1.6/3倍,弯矩XIY方向增大了1.1/1.6倍;楼梯问梯柱轴力、剪力、弯矩是对比模型相应最大内力的0.71,0.73,0.3倍,说明按构造设计的梯柱也是抵抗地震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轴力和剪力。针对楼梯间框架柱和梯柱的加强设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破损安全与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与发展现状,基于结构抗震的能量分析方法,分析带破损安全层消能减震结构耗能情况.采用破损安全与消能减震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大量耗散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能力.利用SAP2000软件,分别建立模型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从抗震性能与经济性综合考虑,双柱框架消能减震结构性能优越,可以有效降低楼层的层间位移和成本;其单个阻尼器耗散的地震能量较大,能够降低主体结构构件的耗能,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避免底层设置双柱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对于某工业厂房改造为医院门诊住院楼项目,文章采用基于消能减震技术的抗震加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结合项目情况确定加固方案,在合理位置布置适当数量的黏滞阻尼器,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建立减震前后分析模型;分别在多遇地震下进行反应谱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对比减震前后模型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变化,并采用能量法计算附加阻尼比;提出在罕遇地震下预期抗震性能目标,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层间位移角变化,并对建筑物进行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原结构相比,减震结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塑性变形和损伤破坏满足抗震目标要求,黏滞阻尼器起到良好的耗能作用,减震设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7层钢结构及其增设粘滞阻尼器结构进行数值分析,可得在竖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钢结构有着显著的消能减震作用.较原钢结构,增设粘滞阻尼器钢结构的楼层位移有着11.3%的降幅,楼层层间位移降幅最大达16.4%,说明对于钢结构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其抗震性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增设粘滞阻尼器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位移型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计算分析方法.针对某框架结构,布置16组防屈曲耗能钢板墙加固改造,采用ETABS2013软件进行了多遇地震快速非线性分析和罕遇地震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多遇地震下防屈曲耗能钢板墙屈服耗能,提高结构阻尼比,降低地震力的输入,结构层间位移角有所减小并满足规范要求.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防屈曲支撑(BRB)与黏滞阻尼器(VD)联合消能减震原理,讨论该联合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联合消能减震结构的实用设计流程,根据该流程对一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BRB和VD的联合减震设计,并与单一使用BRB和单一使用VD的减震结构进行方案对比,对设计的BRB和VD联合减震结构进行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消能减震结构可同时取得较好的位移减震效果及地震剪力减震效果;BRB及VD各自分工明确且功能互补,BRB主要增加结构抗侧刚度,VD主要增加结构阻尼比;所设计联合消能减震结构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均能实现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规律,对某高层隔震剪力墙结构,分别考虑上部结构为弹性与弹塑性,进行中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同时分析整体弹塑性模型中保持楼板弹性假定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整体弹塑性作用的隔震结构减震系数减小,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增大,顶点位移时程滞后于仅考虑支座非线性作用的分析结果,隔震层位移减小,支座滞回曲线面积减小,同时剪力墙和楼板实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弹塑性损伤.弹塑性楼板模型的层间剪力和位移角均大于弹性楼板假定模型的,顶点位移时程则滞后于弹性楼板模型的顶点位移时程,幅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减震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9度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采用粘弹性消能支撑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器及消能支撑的减震设计步骤,给出了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和主要计算结果,计算表明,结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可控8度抗震设防要求设计,结构阻尼比增加5%左右,层间位移和加速度较原结构减小明显,在多遇,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能分别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加入磁流变阻尼器(MRD)框架结构的多维减震性能和扭转震动特性,采用MATLAB软件开发了未控和MRD受控平面L型框架结构的空间计算模型程序,在三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分别对未控和MRD受控模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典型节点X、Y、Z向的位移时程响应、加速度时程响应、结构的各层位移、加速度、层间位移角以及空间扭转震动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MATLAB开发的未控和MRD受控平面L型框架结构的空间计算模型程序能有效计算结构的多维地震响应;MRD可以有效减小平面L型框架结构的多维位移和加速度时程响应;MRD可以有效减小平面L型框架结构的各层最大位移、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合理地布置MRD能够稳定地发挥耗能作用,并能有效减小平面L型框架结构的扭转震动响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隔震结构设置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中四川卧龙一贯制学校中学部教学楼结构隔震设计为例,采用SAP2000软件对结构进行整体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对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层间剪力、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较非隔震结构均有大幅度降低,其中X向、Y向最大层剪力分别降低了78%,和79%,;X向、Y向楼层最大加速度分别降低了60%,和52%,;X向、Y向最大层间位移分别降低了75%,和85%,.此外,罕遇地震作用下设置隔震结构也能明显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还对隔震结构变形缝的设置进行了探讨,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一般不考虑楼梯参与框架结构的整体计算,但地震震害表明楼梯的破坏往往很严重.建立模型并利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对不考虑楼梯作用及考虑楼梯作用的框架结构整体计算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楼梯抗震设计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当前住宅楼梯间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的若干意见 ,为住宅建设设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使圆周平动脚式楼梯清洁机器人能完成稳定的下楼动作,该文研究了其爬楼步态规划方法.首先基于几何法建立机器人爬楼的运动学模型;然后将爬楼梯的过程分为2个阶段,并针对这2个阶段的运动机理分别采用不同的规划方法;再基于运动学模型计算出各关节的角度,并搭建PID控制系统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最后联合Adams和Matlab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楼梯清洁机器人能够实现稳定下楼功能.  相似文献   

14.
酱油工业废水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有机物质,色度深,难于降解,且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文章介绍了采用二级套氧-SBR工艺,先在厌氧反应池内加入弹性立体填料,后接SBR反映器处理酱油生产废水,以及废水处理的设计特点、工程特点和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吨水投资费用为0.29万元,吨水运行成本0.4元,且处理效果较稳定,出水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全方位水平姿态爬楼机器人的简要原理,分析和研究了其相关机械性能,通过机器人失稳分析,研究了机器人运动稳定性和可控性计算,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旋转楼梯的爬越问题,使用Matlab编程软件计算出机器人越障的可能性,为以后自动控制提供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该文根据楼梯结构施工图的特点,归纳了5种楼梯结构类型。针对不同的楼梯结构类型,论述了如何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包,在IBMPC486微机上编写绘制楼梯结构施工图的菜单文件。用Autolisp语言对图形单元进行系统描述,建立楼梯单元的可变图形库,绘制各种楼梯施工图的实现方法。同时指出,楼梯结构施工图中包括了大量的构造及专家经验要求,所以用Autolisp语言进行描述和绘图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17.
椭圆形旋转楼梯内力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线形旋转楼梯在现代建筑中已较普遍使用。提出了一个可靠、简单、便于使用的内力工程计算方法。采取计算与构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简化和假定,在椭圆形旋转楼梯的内力计算时,把固定坐标变换成动点坐标,推导相应的计算公式。对某商贸中心的大型椭圆形旋转楼梯进行了内力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相对较简单,内力符合实际情况,用动点坐标系可易于获得楼梯各截面的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便于设计。按此设计施工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该方法还可用于按其它曲线形状旋转的楼梯的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许多诸如设计过程繁杂等问题,提出了机械产品的快速智能化设计技术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Visual C+ +通过SolidWorks软件提供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数库,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将工程设计过程程序化、模块化和智能化.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设计的快速响应能力,而且可以大大地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市场价值.该方法适用于对象相对固定、结构变化小的产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水泥厂土建设计中,楼梯和二级次梁的布置、基础的处理以及框架柱设计在设计中常容易出现错误,根据多年的设计和审图经验,对设计中发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其目的是让土建设计者特别是新手从中吸取经验,引以为戒,提高水泥厂土建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C++对三维参数化图形设计软件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将知识工程的思想与集装箱起重机梯子平台的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起重机梯子平台智能快速设计系统(Intelligent and Rapid Design System for Stairs and Plats of Container Crane,IRDS-SPCC).综合参数化设计、特征建模和软件集成等技术,将产品的特征和产品中凝聚的知识、经验和规则一体封装,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智能布梯的设计思路,并建立内容丰富的实例库,实现了从集装箱起重机梯子平台总体设计到零部件设计与分析的数字化.该系统的研究可为集装箱起重机整机设计及其他大型复杂机械产品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