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探讨减少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采用高频电切术的196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防治等方式防治并发症,对照组采用普通对症处理方式进行防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2例(2.04%)出现轻微腹痛,1例(1.02%)发生延迟性出血,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对照组中有5例(5.10%)出现腹痛症状,6例(6.12%)发生延迟性出血.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切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具有安全、有效、创面小、可反复使用等优点,积极有效的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可以避免外科剖腹手术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的疗效.方法:胃镜下用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20例.结果:术后均有轻度腹胀不适.无出血、腹痛.1个月后复查,息肉部位粘膜愈合平整.结论: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是目前治疗息肉的最可靠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探讨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效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为纳入时间,选取来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结肠息肉患者7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对参照组采取高频电圈套法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计算2组结肠息肉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结肠息肉患者的平均出血量相比于参照组较少,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结肠息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为8.57%(3/35)相比于参照组结肠息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为34.29%(12/35)较优,2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可使结肠息肉予以彻底清除,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胃息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1 64例胃息肉进行组织学检查 ,其中对 1 3例无蒂大息肉可先在病变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 1∶ 1 0 0 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 ,使病变明显隆起 ,然后再在内镜下用圈套分块切除。其余病例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切一次性摘除。结果 :1 64例胃息肉患者中 ,共摘除 1 71枚息肉。治疗无蒂大息肉 1 3例 ,2~ 3cm9例 ;3.1~ 4.0 cm3例 ;>4.1 cm1例。术后病理证实小凹上皮增生型息肉 73例 ( 4 4.5 % ) ,胃体腺型息肉 35例 ( 2 1 .4% ) ,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分别为 41例 ( 2 5 .0 % )及 1 5例 ( 9.1 % )。 6、1 2、1 8月随访病例分别为96、67、38例 ,均未发现有复发。本组也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治疗胃部有蒂息肉或无蒂大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20例良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 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6例、4例闭经、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3例内突型壁间肌瘤切除术、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及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妇女机体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20例良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6例、4例闭经、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3例内突型壁间肌瘤切除术、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及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妇女机体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宫颈病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TCRC)治疗3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30例.结果 TCRC组治疗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TCRC术后出血及阴道排液时间少于LEEP组,两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方面能够直视创面,定位准确,止血彻底,不损伤宫颈管黏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在宫颈深部病变和炎性增生组织的治疗优于宫颈环形电切,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李学梅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10M):91-91,98
目的 探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官腔镜,对20例良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6例、4例闭经、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3例内突型壁间肌瘤切除术、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及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妇女机体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58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38例,子宫内膜息肉1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胚物残留2例。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其中34例月经恢复正常,19例月经明显减少,5例闭经。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我院1989年10月至1991年10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2例,大多是年老体弱、并发高血压病、心肺脑疾病者,全部治愈。术后早期发生出血2例,术中出现冲洗液渗漏3例。本文说明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的优越性,提出术后出血,术中冲洗液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1.
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 ,息肉常可并发出血或恶变 ,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1 ]。因此 ,发现息肉 ,尤其是腺瘤都应予以摘除。经电子内镜高频电灼切除结肠息肉是一种简便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1 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院消化科对2 6例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割术 ,并对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给予高频电凝止血 ,结合用凝血酶局部灌肠 ,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院消化科在电子结肠镜下发现直径 5~ 10 mm息肉 2 6例 38枚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年龄 38~ 75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PK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120例,随访3~12月.结果手术时间40~200min,平均90min,无TURS发生.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IPSS评分由术前的23.5分下降到术后的7.5分.QOL评分由术前的5.1分下降到术后的2.2分.结论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性高,见效快.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术前调整,做好术后处理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治疗上下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经消化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上下消化道息肉353例共391枚患者,行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术.结果:0.5~1.5cm共374枚息肉,治疗后经复查一次性治愈率达100%,2.0~3.0cm大息肉经2~3次治疗后全部治愈.并且对大息肉癌前病变经微波凝固治疗后效果较好,1~3年后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较小广基、亚蒂扁平多发性息肉不易被圈套者尤为适宜,微波凝固气化效果甚好,优于高频电凝刀及激光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EP)行宫腔镜电切术(TCRP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预防其复发、诱导绝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围绝经期(年龄45~55岁之间)EP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息肉者.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术后1周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2.5 mg治疗,1日1次,共3个月.对照组40例,接受宫腔治疗但未服药.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有2例(2/40)内膜息肉复发,复发率为5%,而对照组则有10例(10/40)复发内膜息肉,复发率达到2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29例绝经(72.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电切术后在预防复发、诱导绝经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后联合旋磁场物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高频电泪道成形术治疗的单侧慢性泪囊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术后常规泪道冲洗组(对照组)30例和术后常规泪道冲洗联合旋磁场物理治疗组(试验组)34例,随访观察1年后各组的治愈率.结果:有效率试验组为94.1%,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P<O.05).结论: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后联合旋磁场进行物理治疗,能提高慢性泪囊炎高频电泪道成形术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及术后辅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均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超越白斑边缘1 cm处开始电切,深达浅肌层.术后辅以膀胱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灌注治疗.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1例输血,手术时间6 ~15 min,平均(9.18±2.05)min.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3~5d,平均(4.06±0.78)d.术后症状消失,随访6~15个月,平均(11.12±2.32)月,行膀胱镜复查未见复发.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膀胱黏膜白斑有效,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尝试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的增生症的方法——电汽化结合电切术。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90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失血量90.3ml,平均切割前列腺组织量20g(未包括汽化的前列腺组织),术后保留尿管时间平均48h,均末输血。术后均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继发性出血3例(3.3%),尿道狭窄2例(2.2%),暂时性尿失禁3例(3.3%)。结论:TU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兼有两优点,出血少,切除组织多,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王冬冬  王健 《科技信息》2013,(2):203-20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病例81例,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并加以分析。结果:手术时间(90±40)min,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一般7天拔除导尿管。术中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为(50±30)g。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及体会 .方法 :应用气化电切技术经尿道切除增生的前列腺腺体 .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 6 7min ,平均出血量 6 0mL ,平均切除腺体重量为 2 8.0 g .术后膀胱冲洗 36~ 4 8h ,留置尿管 3~ 5d .术后随诊 12个月 ,患者自觉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最大尿流率 (MFR)平均为 2 4 .2mL/s ,残余尿量 (2 8± 6 .7)mL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6 .8± 3.1)分 .结论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进程快 ,出血少 ,腺体切除彻底 ,术后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内镜下局部化疗加电凝切的方法治疗食管贲门癌。方法是应用NM-K内镜注射针,5-Fu注射液500mg,内镜到达肿瘤部位后插入注射针,在瘤体中心基底部及边缘分多点注射。每点注入药液0.5~1.0ml,4-6次为一疗程,每周一次。电凝切除瘤体用Olympusps D-10高频电配套器械,凝切方法和电流指数与息肉切除相同。根据病变的具体形态分别使用圈套器,热活检钳或高频电刀进行电凝切除。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起到协同作用,见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