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固县现种植元胡约5万亩,主要采用稻药轮作种植模式,亩产值3000多元。近年来,通过在董家营科技示范村试验和示范,总结出了“元胡+芋头育苗带土移栽轮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亩产值比原来翻一番多。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拱棚覆膜种植胡萝卜,在上市时间上填补了与露地种植上市供应的空白点,具有成本投入较低、生产风险小、技术简单易掌握、上市早(焉耆盆地6月中旬即可收获上市)、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一般667m^2投入在1000元左右,667m^2产值可达3500-4500元,且这种生产模式利于复播,可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博湖县设施农业的主打作物品牌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9):93-93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近日,河北省林业厅退耕办、石家庄市科技局、石家庄市农开办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就“魔芋组培与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及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检测。专家组认为,北方粮芋复合种植和林芋问作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创新了种植模式,增加了北方蔬菜品种资源,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填补了北方不能正常生长魔芋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城固县三合乡陈丁村依托县农技中心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销售空档,成功地摸索出了大棚春洋芋-夏西瓜-秋延西红柿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使大棚设施、土壤肥力和温光等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魔芋是山区传统的经济作物,随着魔芋加工工业的兴起以及外销渠道的打开,其生产已逐步由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转入大田规模化商品生产。我市部分地区已将魔芋列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其种植规模逐渐稳步壮大,但由于山区土地有限,目前规模种植的魔芋大都采用的是魔芋玉米套种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1 种植模式 该模式是在油菜、夏玉米轮作基础上通过调整带型增加一季秋马铃薯。  相似文献   

7.
和静县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作物面积也逐年上升,从2001年随加工番茄价格不断攀升,种植加工番茄的面积也不断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已达5459亩,而加工番茄的病、虫、草害问题也就日趋突出,现根据我们在拉布润林场蹲点调查的经验将加工番茄主要病、虫、草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毛叶苕子的种子产量,本文通过毛叶苕子单播、燕麦和毛叶苕子混播、燕麦和毛叶苕子间作、小麦和毛叶苕子混播、小麦和毛叶苕子间作、油菜和毛叶苕子混播、油菜和毛叶苕子间作等7个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与毛叶苕子间作处理与毛叶苕子单播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毛叶苕子产量(54.44%);与毛叶苕子单播处理相比,油菜与毛叶苕子混播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15.50%)、速效钾含量(40.93%)。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地区毛叶苕子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三种三收”种植模式 “三种三收”种植模式是一种复式种植方式,全名为“三种三收,立体间作”种植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将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两种生产方式结合,在充分考虑农作物生长期限及生长条件的基础上,经正确选择,合理搭配,使三种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错生长,达到一年收获三茬作物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夏萝卜、菜花轮作栽培模式在我地具有反季节、无设施、生育期短、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的特点,是我县农民增收和蔬菜产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年种植面积近万亩。  相似文献   

11.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种植模式为水稻——油菜(小麦)一年两熟。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每年一百万亩以上。早熟水稻一般在9月上旬收获,而油菜要在10月上旬才移栽,如何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我们开展了秋播马铃薯间套油菜免耕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现就该项技术总结如下,希望和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磊 《遵义科技》2006,34(2):16-18
近几年来,遵义县龙坑镇把发展蔬菜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和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3850亩发展到2005年的7850亩,蔬菜已成为龙坑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作者根据近两年的生产试验示范,总结出了适宜本地发展的、有较高收益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棉花高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的棉花产量、田管简易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总结出适合当地高密度棉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为今后库尔市棉花推广最优种植模式及高产、高效,单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东北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开发的不断深入,宾川县香葱产业迅速发展.年种植面积达2000-2300hm^2。并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公司+基地+农户”型香葱产业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香葱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香葱产业已发展成为宾川县重要的蔬菜产业之一。由于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香葱种植规范化程度较低,单产水平偏低,产量和效益差异较大,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对香葱种植密度和播种期两个主要可控栽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为香葱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盛贤 《遵义科技》2008,36(2):22-24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值,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镇大胆尝试,推广应用了多种以水稻为主体的种植模式,其中以水稻-菱角菜-洋芋是经济效益较好的栽培模式之一,目前我镇带动面积已达1.5万亩。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种植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突出,进行蔬菜与粮食作物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既能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而引起的农产品产量、品质、效益下降问题,而且蔬菜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旱育稀植,提前移栽,又能提高水稻产量,稳定粮食生产,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在本地区番茄种植上,充分利用了本地区这种气候特点优势,创造性地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多种种植模式。这些特色各异的种植模式,极大地扩大了本地区番茄种植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番茄的均衡上市力度,对本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本地区番茄的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孙莹  田小元  邱晓东  孙丽君  韩彬彬 《科技信息》2011,(35):I0427-I0427
杂交抗虫棉“精、稀、简”栽培技术,将杂交抗虫棉与“精、稀、简”栽培技术配合使用,结合杂交抗虫棉抗虫性强,单株产量潜力大等优势,有效发挥杂交抗虫棉的增产潜力,提高综合种植效益。该技术可减少用种量50%以上,减少用工量8%,增产量提高8-15%,种植效益提高30%。  相似文献   

18.
日本、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以来,循环经济的实践就已在世界各国展开,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已公认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不仅要求技术层面上的资源利用创新,还表现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变革,因而被众多发达国家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西方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中,有两种模式比较受关注: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产流产沙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为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在同一坡度、3种雨强下对坡耕地7种种植模式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坡面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初始产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缩短。坡面产流量趋势为先逐渐增大,之后(10 min左右)逐渐趋于稳定。C单种模式减流效果最差;A-B-C套种模式减流效果最好;低矮作物单种及参与的套种模式能更好促进降雨入渗。2)不同种植模式下坡面产沙量与雨强呈正相关,低矮作物参与的种植模式径流含沙量变化幅度较小,中、高单种或套种模式径流含沙量变化复杂。小、中雨强下,A-B-C套种模式减沙效果最好;大雨强下,A-B套种模式减沙效果最好。低矮作物参与的种植模式减沙效果优于中、高作物单种其套种模式。3)不同种植模式下产流量和雨强均呈极显著正相关。B、C单种模式与A-B-C套种模式产沙量与雨强有相关关系,其余模式与雨强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低矮作物单种及低矮作物参与的套种模式能有效减流、保土,因此坡耕地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应考虑增加低矮作物参与种植,避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光皮树是我国近年新发掘的珍贵油料树,又是一种优质用材和绿化树种。它适应性广、生长快、生命力强、病虫害少、高产见效早、实用价值高。在江苏、福建、浙江、四川、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均已引入种子与苗木种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