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一村一品”,关键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勉县通过几年努力,已在茶叶、蚕桑、优质粮油、蔬菜、养殖等产业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这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城固县龙王庙村“一村一品”发展蔬菜产业的做法与经验,主要是:确定开发重点,推广先进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发挥经合组织作用,落实政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3.
发展“一村一品”,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抓手。我县新生村作为省农业厅确定的“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之一,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现有发展基础,在充分论证该村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工作重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琦  胡强 《汉中科技》2010,(5):15-16,19
总结了秧田坝村发展“一村一品”取得的成效:主导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得到培养,能人效应得以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得到壮大,品牌优势凸显,推动了全村农村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求真务实,抓关键措施,求突破发展。秧田坝村发展“一村一品”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一村一品”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长治市“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阳平关镇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合理布局,调整畜牧养殖结构,利用地理交通优势,打造畜产品集散地和贸易市场,发展“一村一品”,推进规模养殖,抓好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7.
朱勇斌  汤丽娟 《汉中科技》2007,(6):23-24,34
略阳县具有发展略阳乌鸡主导产业的条件,做大做强略阳乌鸡产业,对贯彻落实省政府“一村一品”工程,把良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略阳县特色农业、现代农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化饲养略阳乌鸡,对发展略阳乌鸡主导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汉中科技》2007,(5):I0001-I0001
在全市上下全力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9月6日,市委组织部、市委新农村办、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科协共同召开了全市一村一品“双百包联”活动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林华、市人大副主任姚斌、市政府副市长郑宗林、市政协副主席李克欣出席座谈会,部分包联村的科技人员和村干部代表、  相似文献   

9.
镇巴县简池镇兽医站及科技人员在一村一品“双百包联”活动中,建立了生猪科学养殖和二元母猪繁育示范点,狠抓科技培训、加强管理、定期防疫等工作,使一村一品“双百包联”示范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专业镇并不是什么新概念。美国的“好莱坞”、硅谷与128号高速公路,意大利北部和台湾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出口加工区,日本、韩国自六十年代开始推进的“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等等,都是专业镇的极好先例。因此,专业镇是围绕着一个或一些专业化产品、服务而展开的区域性生产和营销网络,其产品既可以是像硅谷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一村一品”,就是一个村子的村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但是,受传统产销模式的影响,农产品产销链条长、中间损耗大、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等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一村一品”是培育农村主导产业的重要途径。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把地方特色经济和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使区域产业特色明显,附加值高,进一步提高资源产出和利用率,增强农村经济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勉县温泉镇刘家山村发展蚕桑产业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3.
洋县具有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良好生态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已经初步形成了共识。在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采取加大培训,扩大宣传;搞好示范,严格要求;先易后难,持续发展;“一村一品”,凸显特色;努力招商,企业带动;依法产销,积极稳妥;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等措施,才能实现尽快真正做大、做强、做优,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上台阶的目标,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国家和省分别公布了"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名单,全椒县石沛镇大季村被认定为省级专业示范村,二郎口镇曹埠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至此,全椒县共有1个国家级、4个省级和17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已成为全椒现代农业科技的亮点。近年来,全椒县紧盯市场需求,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优生产结构,丰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一村一品”,就是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质就是挖掘或者生产具有地方特色,值得该地区骄傲的产品,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使之成为畅销全国乃至世界的拳头产品的一种搞活地方经济的运动。在产业开发上作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目简介 呼和浩特市行政村“三网合一”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十大行业振兴规划之一《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勉县一村一品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县实际,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技术培训,健全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品牌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勉县一村一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非  吕玮 《科教兴省》2008,(1):16-17
陕西省已有1000多个村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为传统农业、常规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转变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全省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记者走进西安周边区县的几个省级专业示范村,所到之处,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9.
汉台区现有桑园面积1200hm^2,桑园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的老君、望江、汉王、武乡及沿江河滩区的铺镇、七里等镇乡的150个行政村,现有养蚕户6000余户。2006年全区饲养蚕种17000余张,产鲜茧680t,产值达1200余万元。已建成望江刘河村、铺镇大梁村和武乡曹党村三个区级蚕桑科技示范村和望江刘河村、老君拐拐村、汉王黑庙村等10个以蚕桑产业为重点的“一村一品”村。目前,蚕桑业已经成为我区广大蚕农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村一品”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由当时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发起,其经验成了许多国家效仿的模板,并且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