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本文介绍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作雷  李国庆 《科技信息》2009,(16):311-3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区主干道旧路罩面的设计过程及施工工艺的控制,并简单分析了如何减少和防止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3.
针对旧路水泥砼路面出现唧泥、断裂、沉陷等等病害,预防和处理这些质量缺陷是确保旧路改造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旧路面高速化改造进行碎石化处治进行了总结,为旧路改造施工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目前很多都是旧路改建与扩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新旧路结合部出现纵向裂缝,本文介绍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从几个施工重要环节上来控制裂缝产生的方法,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旧路拓宽工程的病害特征和机理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以重庆市和上海市为依托,对山区和平原地区的旧路拓宽工程及其相关病害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旧路拓宽工程中的新老路基结合方式主要取决于地形地基条件、拓宽范围、新路基填挖形式、新老边坡类型和新老路基共同作用层厚度5大分类因素;旧路拓宽工程的病害主要表现为路基、路面和支挡结构的损坏,以及路面整体性能的下降;病害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但新老路基之间的不良结合和不协调变形是最根本的,也是旧路拓宽工程中的主要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合肥市二环路(宿松路~马鞍山路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设计,通过大量的技术分析及现场考察,较详细地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交通量、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处理、土工布及改性沥青的应用。实践证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铺烧毛土工布能有效抑制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板罩面的应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沥青罩面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沥青罩面层底对应旧路接裂缝的位置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开裂.提出将旧板接裂缝顶部拓宽再采用水泥混凝土搭板来处理接裂缝,然后进行沥青罩面的方法,称为搭板罩面法.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搭板罩面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搭板厚度、搭板宽度、搭板强度以及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接头部位结合强弱.计算结果表明,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的应力随着搭板厚度的减小、搭板宽度的减小以及搭板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而随着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接头处的结合由弱变强,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应力的变化趋势却相反.分析表明搭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沥青混凝土旧路路面病害调查与有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市多条沥青混凝土旧路路面病害,对道路病害的成因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的程序,重点分析了裂缝类病害形成的原因,并对个别病害有效而合理的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最后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说明了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城市旧路混凝土路面改造过程中,通过对旧路基层进行预处理、铺筑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沥青混凝土,能有效地防治路面的反射裂缝,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长途交通与短途交通相互交织,致使道路服务水平下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常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路面病害处理的方法和防治反射裂缝产生的措施,强调了旧路改造应重视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1.
么卫良  商亚鹏 《科技信息》2009,(9):339-339,382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运行多年,裂缝、破碎、断板、板底脱空等病害较多,直接加铺沥青层很容易产生反射裂缝,故需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在满足应用条件后方可进行加铺。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矿工路东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实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城市道路“白加黑”改造技术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改造中沥青混凝土罩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德州市东风路旧路改造为例,从旧路裂缝处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摊铺及压实方面详细阐述了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中  刘博 《科技信息》2007,(26):136-136
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通常根据它在路面上出现后分布的情况划分为沿路中线方向分布的纵向裂缝,与路中心线呈垂直方向的横向裂缝,以及龟裂和不规则裂缝四种。裂缝在冬、春季节外露现象相当严重,此时有雨、雪水渗入,在行车等荷载的作用下,使本来就在裂缝处出现"凹"陷的路面更趋于加重,最终导致破坏。因此为了提高路面的服务水平,减少路面病害,做到提前预防,必须加强早期对裂缝的整治。一、裂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邓玉国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9):76-77,96
本论述对甘肃省关山隧道的衬砌裂缝病害进行实地勘察分析。按照病害的性质和形态,把该衬砌裂缝病害分成干缩裂缝病害、温差裂缝病害、荷载裂缝病害、沉降裂缝病害、施工缝开裂病害五类,并对各类病害的形成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目前隧道衬砌裂缝防治中常用的措施与经验,提出了加强衬砌自身强度和提高围岩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关山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伟祥 《科技信息》2012,(21):399-399
公路大建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经十余年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迅猛增加,路面设计年限逐年到期,大量公路不同程度出现路面病害.如龟裂、坑槽、翻浆、拥抱、推移等,导致原有公路运营能力减弱,通行能力降低,急需要进行挖除重铺处置。本文通过近几年多条改建工程旧路面基层处理办法实例,探讨改建工程如何处理好旧路基层问题,以便达到需要的强度及保证稳定性,为公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运量迅猛增长,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动量的压力,实施了大量的公路、城市道路等旧路加宽加铺改造工程。而随着旧路加宽加铺工程的大量实施,其中不乏出现许多路基病害问题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而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不仅针对旧路加宽加铺的几种方案进行了介绍,以便同行进行选择,并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排水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姚海波 《江西科学》2009,27(3):431-434
根据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的工程实施,介绍了如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接缝的施工工艺,提出预防沥青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水泥砼路面裂缝病害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结合自身工程实践经验,对水泥砼路面板的裂缝类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路面裂缝的处治方针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泥路面早期裂缝类病害出现频率不断升高,有机灌浆材料难以满足苛刻的裂缝界面条件及自然环境,研究开发了苯乙烯/丙烯酸脂类共聚物R161乳液改性U型超细水泥裂缝修补材料(RMFC),基于修补材料的工作性能研究,重点对其力学强度、裂缝粘结性能、收缩性及耐久性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修补材料RMFC的抗折强度可提高50%以上;界面粘结强度较基准浆体提高了36%;抗渗、抗腐蚀及耐磨性均得到明显改善;其路用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杨洪波 《太原科技》2006,(12):81-83
水泥砼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从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