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董漫远 《世界知识》2012,(17):25-27
不管是奥巴马蝉联总统还是共和党入主白宫,如果伊朗继续强力挑战美国的中东战略,且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已经被推翻,那么,对伊动武一事或许会提上日程。当前,伊朗外交安全环境险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策动轮番对伊制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动武的调门升高,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加强对伊战略防范,美、欧、沙特、土耳其等国企图更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肢解伊叙战略同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年内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似可排除,但绝不意味美伊博弈的降温。中东-海湾地区仍将持续紧张。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动荡无休止2011年3月初爆发的叙利亚骚乱迅速演变为政府军和反对派组织的武装冲突,双方在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等大城市激战,伤亡日增。2012年2月和7月,西方国家两次试图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决议案,接连遭致俄罗斯和中国的否决。5月,叙利亚胡拉镇发生血腥惨案,108人死于一群不明武装分子的袭击。国际社会主张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埃及和伊朗先后倡议成立由伊朗、埃及、沙特和土耳其组建的"四方联络小组"。10月31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就停火止暴、开启谈判、国际斡旋和人道主义援助提出新的四点倡议。与此同时,11月11日,在美国牵头下,叙利亚各反对派组织在卡塔尔  相似文献   

3.
自从美国副国务卿帮办汉德逊在8月底到中东活动以来,美国凶恶的侵略面目在中东和全世界人民面前更清楚地暴露出来了。它不接受叙利亚最近坚决击破美国的颠复阴谋的教训,不顾阿拉伯国家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警告,对叙利亚的侵略活动更是步步加紧和更加肆无忌惮。这就在中东造成更紧张的局势,引起普遍的愤慨。汉德逊的紧张部署汉德逊对阿拉伯人民来说,是并不陌生的。他在1951年任驻伊朗大使期间,曾经策划过推翻实行石油国有化政策的摩萨台政府的政变,随后又策划了使美国势力进一步侵入伊朗的“国际石油财团”的阴谋。在西方国家去年企图迫使埃及放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  相似文献   

4.
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多次引发国际危机。冷战后伊朗石油成为三种利益的交汇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以及以伊朗为核心的海湾产油国的利益。伊朗凭借石油经济及其壮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挑战美国,伊朗称霸中东地区的“大国梦”和美国控制中东的“世界梦”必然发生冲突。围绕伊朗石油的博弈,美国在中东石油霸权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5.
赵萌 《世界知识》2021,(6):54-55
美国国防部2月25日称,美军当天对位于叙利亚东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目标发动空袭,两架美军F-15E型战机对目标投下七枚导弹,摧毁多处设施。被击中的设施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叙利亚一侧的布卡迈勒附近。这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军发动的首次军事行动。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空袭造成17人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中东出现了两个新矛盾,一个是美军撤离后,伊拉克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另外一个就是持续了数年的叙利亚内战。最近奥巴马挺闹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路攻城略地的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杀害了美国公民,并且叫嚣要"血洗美国"。原本因为美国扳倒萨达姆政权,获得暂时安宁的中东核心地带,现在又是战火纷飞,叙利亚、伊拉克派阀林立,各派激烈厮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再次战火重燃。加上原本存在的伊朗核危机,中东核心地带形势复杂。中东的概念实际上,"中东"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英法德等老牌欧洲列强以自己为中心,将欧亚非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距离自己距离的远近,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7.
赵景芳 《世界知识》2012,(18):50-51
不久前,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牵动了所有从伊朗进口石油国家的神经。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伊朗是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重要来源。不从伊朗进口,是否还能从别国进口?中国的油价会涨吗?其他商品是否也要跟着上涨?这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雪片似地飞来,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的能源  相似文献   

8.
陈双庆 《世界知识》2008,(22):29-31
美国不时地通过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手段“敲打”叙利亚; 以色列一直密切注视着叙利亚的一举一动,甚至准备随时开战。 叙利亚有一个令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大为光火的行为。就是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丁隆 《世界知识》2012,(4):42-43
2011年以来,在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暴中,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多国政治变局的重要因素.在巴林,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的抗议浪潮,遭到逊尼派哈利法家族和以沙特阿拉伯军队为首的海合会部队的联合绞杀.在叙利亚,属什叶派阿拉维支派的阿萨德政权,在内忧外患冲击下摇摇欲坠.什叶派核心国家伊朗则面临与西方的最后摊牌.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殃及伊朗的金融和石油工业,关于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猜测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一切似乎说明,什叶派在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的围攻下腹背受敌,教派矛盾在中东现实政治中被继续放大.  相似文献   

10.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3,(20):8-9
美国试图再次对中东国家地区进行的军事武装打击,同样,中国再次反对该举动。中国与其他188国家都签署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中国没有与叙利亚建立任何军事关系。另外,在这一场持续两年多的冲突中,中国始终运用否决权来压制对大马士革的惩罚,并持续提供阿萨德政权以经济支持。因此,假设奥巴马继续寻求联合国授权向阿萨德政权发动军事行动,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投下反对票。中国对叙利亚问题立场是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比较可能的解释就是不断增长的国热点1《大西洋月刊》:为何中国反对打击叙利亚?没有任何军事关系下的坚持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14,(3):8-8
由于美国向联合国施压,迫使联合国撤销让伊朗出席叙利亚和谈的邀请。1月2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布声明称将撤销这份邀请。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再施高压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本已十分恶化,最近又由于美国的进一步行动而雪上加霜。4月30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美国决定对伊朗采取新的经济、贸易制裁措施,包括断绝美国与伊朗的一切投资和贸易关系,严禁美国石油公司及其海外分公司同伊朗进行任何石油交易。同时,他还敦促俄罗斯放弃与伊朗达成的价值约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4日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实施"精准打击"后,俄罗斯与伊朗相继发声强烈谴责。俄罗斯与伊朗都是叙利亚问题的重要相关方,两国围绕此问题互动频频。由俄罗斯、伊朗等国主导的阿斯塔纳和谈是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主要对话平台之一,此外两国还曾是叙利亚几个"冲突降级区"的担保国……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伊朗核协议的签署,俄罗斯与伊朗关系快速发展。2017年3月,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4月上旬,伊拉克战事的硝烟还未散尽,美国又对叙利亚提出了三项指控:指责叙藏匿了萨达姆政权高官,指责叙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责叙支持恐怖主义。一时间,国际上议论纷纷:叙利亚是否将成为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自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美国先是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后又吊销中国、印度、土耳其等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5月初更向波斯湾派出航母战斗群。5月8日,伊朗通知美国以外的其他伊核协议签署方,伊朗决定减少履行伊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协议,并表示欧洲有60天时间与伊朗举  相似文献   

16.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17.
<正>伊朗媒体2023年1月15日报道,伊朗将在未来数月内从俄罗斯接收一批苏-35战机。近几个月,俄与伊朗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两国贸易、能源、军事合作。2015年俄出兵叙利亚后,俄伊在维护阿萨德政权生存的共同目标驱使下,升级彼此政治和外交关系,两国间经贸往来也日趋紧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新态势。  相似文献   

18.
龚正 《世界知识》2013,(24):42-43
2013年11月19日上午,两次猛烈爆炸打破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平静,位于真主党控制的贝鲁特南部地区的伊朗驻黎巴嫩大使馆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25人死亡、147人受伤,伊朗驻黎犬使馆文化参赞安萨里也在爆炸中丧生。“基地”组织分支“阿卜杜拉-阿扎姆旅”声称对爆炸负责,目的是报复黎巴嫩真丰党住叙利亚内战中力挺巴沙尔政权。  相似文献   

19.
李明波 《世界知识》2012,(18):44-46
伊朗用不结盟峰会呛西方,但伊朗盟友叙利亚却成峰会大输家24位总统、三位国王、八位副总统、八位总理、80位外长、110多个国家代表团,这就是伊朗作为第16届不结盟峰会主席国在峰会上最终交出的风光答卷。很显然,一个深陷于逊尼派政权合围、敌意环伺的"孤立"的国家,一个被外界形容为"外部世界消失"的国家,成功地利用这次峰会赢得了一场外交上的胜利。至于峰会本身的分歧和组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最近连续“冒犯”美国。一是埃尔巴坎总理不顾美国的反对,于8月10—12日对伊朗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其间与伊朗签署了价值23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协议规定,将在伊朗大不里士至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间修建一条长达14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伊朗将从1999年开始通过该管道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直到2020年为止。此外,埃尔巴坎还建议召开由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共同参加的四方会议,讨论四国交界地区的库尔德人问题。二是9月初美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