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初期欲在世界多国开展钩虫病防治公共卫生项目。胡美作为雅礼医院和湘雅医学院的创建人,为了拓展他在中国的卫生教育事业而谋求洛克菲勒方面的资助,积极与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属的国际卫生基金会展开合作。帮助美方将钩虫病防治项目引入中国。作为跨国事业的中间人,胡美实质上扮演了洛克菲勒基金会首次在华公共卫生活动推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美国私人基金会及其支持科学事业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旨各异、数目繁多的私人基金会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科学事业是美国社会独有的现象,对美国的科学事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试图考察美国私人基金会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现状,分析阐述其支持科学事业的主要特点,进而就相关问题对我国现行科学政策提出一些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3.
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自然科学的基金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两次变化。1923年确立的资助以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研究机构的基金政策,对初创时期的玻尔研究所的国际化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1933年为救助德国难民科学家临时设立的专项研究援助基金和1934年启动的"实验生物学"基金计划,成为玻尔研究所在二战前夕全面转向核物理学研究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让我们看看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保持长胜不衰的。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下称基金会)是一个自我管理型的国家事业单位,它是于1922年4月27日,根据俄国内一些大科学家提议,由第426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批准成立的.其主要宗旨是按竞争原则、不受部门限制地支持基础研究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南 《科学大观园》2013,(12):27-28
从自然灾害救助到环保运动,从帮助穷人到控制艾滋病,世界各地都有慈善基金会的身影。但是美国堪称基金会最发达的国家,2008年的一项统计显示,美国共有11.2万个私人基金会,拥有6270亿美元资金。这些基金会不但在国内政治与社会事务中呼风唤雨,在国际舞台上也无处不在。美国基金会有这么大的规模和影响,人们不得不问,它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披露了新发现的美国所藏27封丁文江往来书信,简要分析了他和美国自然史博物馆馆长奥斯朋、安得思、谷兰阶、苏格兰地质学家巴尔博的通信,及其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交往,以揭示丁文江担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和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期间出色的组织能力,及其在募集图书和资金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曹燕 《科学大观园》2011,(20):75-75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探寻长生不老和如何有效防止衰老的努力。基金会首席科学家奥布里·德格雷不久前的“消除老化工程策略”宣称,25年内人类将有50%的几率通过医学控制解决人类老化问题,第一个能够活到1000岁的人将在未来20年内出生。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6,(5):46-47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管从何种角度讲,约翰·D.洛克菲勒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首富了。他简直能点石成金:股票、债券和油井,样样做得都很出色,这位大富豪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的神话激发了《纽约时报》记者的兴趣,他饶有兴趣地问起洛克菲勒致富的秘诀。“你是如何取得这般伟绩的?”记者问道。“很简单,”洛克菲勒回答说,“我的成功有赖于三件事情,只要认真遵循,人人都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财富:第一,我比别人更早地来到办公室,对工作更加投入、更加热情;第二,每天下班后,我总是很晚才离开办公室——一天结束之后,有很多收获;…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0,(3):30-31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新经济基金会选出的世界上10个最让人感到快乐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