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综合论述晋南地热资源的分布与形成的地质特征,扼要介绍夏县南山底及新绛县北池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剖析物探异常揭示地热分布规律,概算晋南地热资源,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地热资源状况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吉林省地热资源的类型,地热资源的特点,地热资源的主要分布情况。以吉林省珲春、长白山、扶松3个主要地热地区为例,阐述了地热形成特征,地层特征,进而对吉林省地热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地热资源主要富集区之一.具有热储分布稳定,水温适中,水量丰富且易于开发等特点.该区地热资源为低温地热资源,温热水型,地下热水主要赋存在新、古近系碎屑沉积岩中,属层状孔隙--裂隙热储.地热资源以住宅供暖、洗浴及高效农业开发利用为主,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介绍了山东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热储特征划分了全省地热资源的类型,进而进行了地热分区,并分别对各分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浪费;为保护环境和地热资源,应加强地热尾水处理及回灌技术的研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汾渭裂谷区域地质构造、地震、裂谷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勘察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汾渭裂谷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与特征,以及地热资源与汾渭裂谷的关系。对该区域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通过对济南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热储层特征及地温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济南地热田形成模式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济南地区地热田热储概念模型,阐明了济南地热田形成的机理,为确定该地区地热田的边界范围、热田地质模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地热田远景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聊城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聊城市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940-1 300 m的馆陶组热储层.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开采地热井20眼.本文根据聊城市地质条件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地热地质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宜宾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现已勘查开发的温泉井具有流量大、温度高、水质好,以含锶、氟、偏硅酸等较多有益物质的理疗热矿水为主等特征。该区域地热水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三叠系的厚层石灰岩地层中,为深埋藏型岩溶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地温梯度增温,水质、水温动态变化不明显,其分布产出受北东向构造控制。针对宜宾地区地质、构造、埋深、循环条件等情况,研究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地热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化学特征等,为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文章对太原市热矿水分布状况、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太原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减少风险提供了水文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漯河市地热资源属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遵照GB11615-89《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和DZ40-85《地热资源评价方法》,采用热储法对漯河市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评价,为漯河市地热资源开采提供了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按其成因和产出条件可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其中,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以其分布的普遍性和高热储温度而更具开发潜力与前景。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是干热岩开发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大量热流数据,编制了新版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图。进而依据岩石热物性数据库,计算评价了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体积法,文中详细介绍了评价方法中各参数选取的原则与数据来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0km深度)干热岩地热资源总量为20.9×106EJ,合714.9×1012t标准煤。若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是传统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168倍,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4400倍。但是,囿于干热岩开发的经济性和现有技术条件,近期应着眼于4—7km深度段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发,热储目标温度是150—250℃,干热岩开发的有利靶区包括藏南地区、云南西部(腾冲)、东南沿海(浙闽粤)、华北(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汾渭地堑、东北(松辽盆地)等地区。最后,指出了现阶段干热岩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明确中国中-高温地热资源的勘探方向和优选靶区,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地热资源勘探,提高地热探井成功率。基于最新的地热数据库,结合区域构造-热背景,分析地热系统的热源、通道、储层、盖层及流体特征等要素,圈定了中国中-高温地热资源勘探的4大勘探方向和16个优选靶区。具体为青藏高原内带(亚东-谷露裂谷带、错那裂谷带、申扎裂谷带、东构造结、西构造结)、青藏高原外带(共和-贵德盆地、川西松潘地区)、东部区(松辽盆地、伊通断裂带、长白山火山区、渤海湾盆地及周缘、东南沿海、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和中部裂谷区(二连盆地、汾渭地堑、山西地堑)。  相似文献   

13.
地热资源是一类备受青睐的新型绿色能源,虽研究已久但缺乏结合多源环境因子进行建模研究。以福州地区为研究区,利用城市热异常越级融合提取算法(UTLFAE)处理由Landsat8反演所得的地表温度消除城市热岛,将燕山期侵入岩划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证据因子作为改进,使用加权信息量模型融合地质背景、地理背景、地球物理3类数据共7个因子进行建模,并结合地热温标对圈定的地热潜力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城市热异常越级融合提取算法能兼具大窗口与小窗口的提取特性从而尽可能地完整识别出城市热异常区域,主要水系对福州地区地热资源影响最大,燕山早期侵入岩对福州地区地热资源的影响大于燕山晚期侵入岩。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加权信息量模型预测能力优于信息量模型。福州地区地热资源模型表明,高地热潜力地区的分布与主要水系的分布具有明显关联性,市区、县区附近区域的地热潜力均较高并以福州市区、永泰县区、连江县区3处最为突出。永泰县区、连江县区能作为地热生态示范区与地热旅游品牌建设的优选区,未来可以考虑在闽侯光明、闽清汤兜两处开展干热岩远景勘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阳市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地热资源勘查效果都不理想.在汇总整理本地有关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热源、热储等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利用现状及地热地质条件,提出了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利用地热资源,通过对五大连池的各种地热显示和地热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到五大连池地壳中存在浅部地热源的结论。根据地热要素分析地壳中存在岩浆房,确定了地热储热层、盖层和导热通道,分析了该区冷泉和局部地热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观为冷泉,从沉积特征看,第四系玄武岩沉积是重要的隔热因素。地热异常仅在NW向张性断裂局部地段出露。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平顶山矿区存在地热异常现象,平均地温梯度最高可达4.6℃/100m,形成矿井地热灾害。这些地热异常区的形成多与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密切相关。利用地热水热泵技术和地热空气换热系统,开发利用这些矿区的地热资源,有助于减轻矿井热害,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有利于改善矿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地热资源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高效合理开发地热资源对于我国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地热发电转化效率低、规模化开发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地热资源发电技术,通过设计井下热电机装置,构建具有流体温度差的闭合回路,实现井下热电高效转化;建立井下热流温度场数学...  相似文献   

18.
 地热与石油是共生于沉积盆地的2种资源。地热能开发利用与油气相关技术高度融合。中国油区地热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废弃钻井、地热利用市场空间巨大。梳理了中国油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包括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热地质评价技术、地热开发技术和地热利用方式等,指出其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条件限制决策者、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等挑战。提出可采用深井直接换热技术、多分支径向水平井取热技术、热电发电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油田地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