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常用的定位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定位精度,本文将聚类算法引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聚类点密度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共线度理论选择参数,构建定位三角形的集合。选择集合中定位效果较好的一部分三角形对未知节点进行定位,并对所得的初始定位结果进行DBSCAN聚类。在排除误差较大的定位坐标后,将聚类后每个簇的核心点个数视为权值,采用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得到未知节点的最终定位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相比,平均定位误差减小80%以上,有效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定位精度和算法收敛速度是节点定位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CBD(Weighted Centroid Based on Distance)算法,该算法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结合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研究参考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距离,然后针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中的权重系数选择提出了新的思路,使之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W-Centroid算法和WR-Centroid算法相比,WCBD算法通过误差调整和迭代,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一种无需测距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RFWCLA(range free weighted centroid locali-zation algorithm)。方法算法利用相邻节点的邻节点集,估计出节点到相邻信标节点间的距离,从而进行加权质心定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质心定位算法,RFWCLA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结论 RFWCLA是一种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RSSI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即将RSSI方法和质心定位算法相结合,用信标节点对未知节点不同的RSSI值来确定加权因子,以提高质心算法的定位精度.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计算简单,只需较少的通信开销和较低的实现复杂度,这在能量有限的网络节点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性回归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定位算法求解数学模型和定位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回归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节点之间的跳数对质心定位算法进行加权处理、中心化处理,然后利用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对节点进行校正,最后对校正位置进行修正。通过Matlab程序仿真,与原始质心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下降了50%以上,并且在信标节点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使节点定位比率提高至接近1。  相似文献   

6.
在三角质心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将协作的思想利用到室内定位方面.针对待测环境中含有两个待测节点的情况,设计出圆域型优化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得出,在误差平均值方面,经过圆域型优化算法优化后的三角质心定位算法相对于传统三角质心算法的定位精度约提高11.62%.在优化误差最大值方面,经过圆域型优化算法优化后的三角质心定位算法相对于传统三角质心算法,误差约减小7.74%.在优化误差最小值方面,经过圆域型优化算法优化后的三角质心定位算法相对于传统三角质心算法,误差约减小22.66%.在优化程度方面,优化程度最高约为28.63%,最低约为0.05%.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RSSI和LQI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距离测定,在分析和推导加权质心定位(WCL)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权质心定位与Zigbee技术相结合的节点定位算法,并进行了模拟验证和实践。Zigbee技术的低复杂度、快速计算和低资源配置的特点,使得基于Zigbee的WCL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分析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定位算法,对无线电传播路径损耗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采用系统辨识加权最小二乘法在线修正了信号衰减理论模型,使算法具有了普遍适用性.提出三边定位法与质心法结合的定位算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未知节点的估计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测距误差,随着节点的增加定位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铀尾矿是铀矿水冶工艺的产物,通常存放于铀尾矿库中.铀尾矿库的放射性核素不仅有如氡及其子体以气态方式扩散进入环境,而且还能随着铀尾矿水在土壤中进行横向和纵向渗透迁移,从而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通过对尾矿库、尾矿坝下游不同深度,不同距离的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 Th,226 Ra,40K...  相似文献   

10.
尚少锋  张雪英  王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832-2835,2840
节点自定位技术一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而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定位技术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对传统的加权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定位算法。在测距阶段,将信标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同时作为参考来校正RSSI值;在定位阶段,对传统加权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的权值进行修正。通过仿真证明改进算法比传统算法的定位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某铀尾矿库放射性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将铀酰离子作为特征污染因子,选取其周边有代表性的土层制作两组具有相同含水率的砂柱,研究包气带对铀废液的吸附和阻滞能力及铀酰离子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包气带对铀渗滤液具有较强的阻滞和载蓄作用,可有效延缓其污染地下水的时间;2)包气带对废液的蓄纳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可分为稳定吸纳和缓慢发育两个阶段,最大吸纳能力为38.20 kg/m~3;3)铀酰离子随着在砂土中迁移深度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极大似然估计算法中测距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LMS(最小均方差)的自适应滤波原理的测距误差修正的自定位算法. 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初步估计节点位置,并得到定位误差信息,建立测距误差矩阵并更新网络中的滤波参数,完成对网络中测距误差的抑制,从而优化节点定信息. 实验仿真表明,优化处理使定位精度得到提高. 结果表明算法适用于锚节点密度较小的、低信噪比的网络化弹药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入手,分析了铀尾矿废石场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排放量,指出氡是铀尾矿废石场中的主要核素,是公众剂量的主要贡献者.理论计算和实测表明,随着离铀尾矿废石场距离的增加,周围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氡所致个人剂量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5个铀尾矿废石场的实测,提出了铀尾矿废石场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给出了铀尾矿废石场的安全防护距离,用以指导铀尾矿废石场辐射安全防护的验证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5种生长在某铀尾矿库周边的土著微生物,对比分析其在放射性环境中繁殖情况,选用OD600值较高且在振荡培养下能快速形成明显菌落的黑曲霉进行淤堵实验.以铀尾矿库周边地层中的砂土为原料构建物理模型,向砂土中均匀灌入黑曲霉孢子悬液,在营养液充足的情况下5周后砂土渗透系数降低了72%,铀酰离子的吸附率达到了89%.实验表明,在砂土介质中黑曲霉的繁殖封堵及吸附分解能够较为有效地对渗漏源进行处理.本实验为处理铀尾矿库渗漏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铀尾矿浸出液对蚕豆(Vicia faba)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铀尾矿浸出液对蚕豆(Vicia faba)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核酸酶活性及对蚕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铀尾矿浸出液达到一定剂量时均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数增加,微核数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多,说明铀尾矿对蚕豆幼苗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铀尾矿对蚕豆种子的萌发率没有影响;铀尾矿促进幼苗的生长,低浓度比高浓度明显;低浓度铀尾矿浸出液对核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高浓度则抑制.当铀尾矿浸出液浓度逐渐增大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图1,表4,参14.  相似文献   

16.
应用纳米零价铁(nZVI)富集水体中的铀不但能够回收珍贵的铀资源,同时还可以避免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可快速高效地分离水体中的铀.nZVI对铀的最大富集负荷达到920.16 mg/g,溶液中铀离子的质量浓度可降低至0.03 mg/L以下.弱酸性的水质条件促进nZVI对铀的分离,且分离和还原效率随着nZVI投加量的增加、HCO-3浓度的降低而升高.高浓度的铀离子可水解形成UO3·2H2O沉淀,但Fe0和Fe2+的还原作用是nZVI分离铀离子的主要反应机理.nZVI富集尾矿水中铀资源的过程中可同步去除多种共存重金属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激光雷达(LiDAR)在室内定位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速度、角和距离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在定位过程中其精度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影响。本文提出一种LiDAR和PDR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以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为基础,通过对LiDAR的位移增量、角度观测值以及PDR的位姿信息等量测值进行解算,令二者互补融合,有效抑制非视距影响和误差累积的问题,并对单一类组合算法和融合类组合算法的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内人员为行走状态时,LiDAR和PDR融合定位算法较单一定位方法在精度和稳定性均有效提高,PDR定位误差为0.98m,LiDAR定位误差为0.6m,EKF滤波融合后定位误差可以下降到0.32m。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粗骨料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是矿业工程中的研究难点,也是前沿性研究课题。为高效利用粗磷尾矿以消除环境污染、土地占用以及采空区诱发的地质灾害等问题,以粗磷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材料,首先通过SEM、ICP-MSICP-OES、XRD、激光粒度分析及其他标准测试手段对主要充填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Füller和Talbol最大密实度曲线理论对粗磷尾矿自然级配和不同破碎粒度磷尾矿级配进行研究;最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对充填料浆和易性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磷尾矿和粉煤灰物理性能较差,但前者化学特性稳定,后者具有较强火山灰特性;-5 mm粒度破碎磷尾矿具有较优密实度;充填料浆坍落度均随胶砂比、质量浓度和水泥/粉煤灰增大而先增后减,其中胶砂比的影响程度最大;坍落扩散度均随胶砂比、水泥/粉煤灰增大而增大,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先增后减,其中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最大;稠度均随胶砂比、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随水泥/粉煤灰增大而先增后减,其中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坍落度、坍落扩散度和稠度与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性聚氨酯对铀尾砂的固化效果,开展了不同质量比的水性聚氨酯固化铀尾砂试验,采用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质量比对铀尾砂试样的应力-应变行为、破坏强度、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固化前后铀尾砂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当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5%~10%时,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转变;当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5%时,皆为强软化型。随着水性聚氨酯质量比的增加,试样的破坏强度增大,内摩擦角下降,内聚力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水性聚氨酯通过充填到尾砂颗粒间的孔隙中,并将其包裹和黏结在一起,由此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提高了试样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