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亦译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称为“生物工艺学”或“生物工业技术”,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的有机结合,或生命科学原理在产业方面的实际应用。生物技术包括四大技术系统,即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集成生物学、兽医学、生物工程、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为研究对象,为相关学科发展提供系统性生物学材料和相关技术.实验动物学科产生的实验动物、动物模型、生物信息、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设备等,是  相似文献   

3.
“生物疗法”是四十多年来治疗癌症的第一种新方法。它的目标是利用机体自身产生的物质消灭癌症。当人体患了癌症,可有三种方法来消灭之。外科手术是一种方法。另外的两种方法:用放射线-即放射疗法-  相似文献   

4.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万物的变化.当气的概念渗透于中医学之后.就把它用来说明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成为生命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但气的本质是什么?迄今尚无确切的科学论证.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渗透,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从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探讨生命的本质.如果说气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概念,那么它就应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存在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物质结构、能量形式和信息作用三个方面对气的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把过去毫不相干的工业和生产工艺联系起来,目前正在开发的主要领域有医药、食品和农业,其它可进入商业的领域有微生物开矿、能源生产、废水处理、精细化工产品以及在电子生物传感器中使用生物元件。医药对于人体内自然合成的物质,用化学合成不能胜任,而其它方法也不能批量生产而用于治疗的物质,生物技术却提供了生产的方法,即重组DNA技术及单克隆法。重组DNA技术涉及细胞系的遗传操作,以便生产所需物质;生物技术生产人体生长激素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单克隆法可生产干扰素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讲,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潜在阶段,此时,原始的物质、能量处于开放性状态;二是自组织阶段,即原始物质、能量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阶段;三是生命本质特性显现阶段,即出现生命现象(其后便是生物的进化).此三个阶段形成了一相对完整的辩证发展过程,即从开放性到自组织性,统一于过程性之中.开放性是生命过程直接的、抽象的阶段,具有自然的外在性,体现了生命现象存在的客观性.自组织性是生命  相似文献   

7.
生物传感器和体内微型传感器是生物工程与微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微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传感器和体内微型传感器》一文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这个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建红 《科学通报》1988,33(23):1823-1823
从80年代起,研究生物媒质的非线性声学参量B/A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为在医用超声频段和强度下,发现了非线性现象的存在,它包括谐波畸变、局域压力梯度、冲击波的形成和声饱和等,而非线性声参量B/A是衡量上述非线性效应大小的一个基本参量。研究生物媒质的B/A值对推动超声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测量非线性声参量B/A值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即静态法、热力学法和有限振幅法。但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并存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9.
马青玉  龚秀芬  章东  马勇 《科学通报》2005,50(24):2720-2724
提出利用相位编码技术提高生物组织三次谐波超声透射成像中的信噪比, 输出三个相位分别为0°, 120°和 240°的脉冲信号, 并将各自接收信号进行线性叠加. 理论及实验表明: 三次谐波声压提高了9.5 dB, 而基波和二次谐波信号被有效地抑制; 三次谐波的轴向和径向指向性比二次谐波好. 利用相位编码技术对两种正常和病变生物组织进行三次谐波透射法成像, 并与传统单脉冲技术的基波以及二次谐波成像比较, 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能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提高区分正常和病变组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阳光灿烂的生物技术吕文强,王向阳现代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包括生物活组织或细胞)的特性与功能,设计并完成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  相似文献   

11.
最近,遗传操作即遗传工程比其它领域更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机体均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均含有化学物质DNA,它确定该细胞的遗传特性。DNA化学结构使细胞载有遗传密码,而遗传密码决定细胞的作用;阅读DNA复杂分子结构内的遗传密码可使其通过一系列生物方法合成其它生物物质。过去30年中,科学家已具有阅读、重写密码部分的能力,因而可局部重新确定细胞的作用。上述遗传操作包括2组技术:细胞聚变及DNA重组技术。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聚变而生成的异核体(带有2个  相似文献   

12.
图像细胞分析(ICM)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康庭 《自然杂志》1999,21(4):230-233
ICM技术是将多门学科、多种技术汇集于微观有形世界的研究中,专门进行生物组织细胞、分子级甚至基因单元的量值化分析研究的技术.该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静态的二维生物组织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将向智能化、三维、四维细胞CT方向发展,甚至可能产生包括显微图像获取方式改变在内的脱胎换骨的革命.总之,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不可缺少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既能为微观有形世界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又将在人类认识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索中服务于社会.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内外ICM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波士顿市麻省综合医院的K.J.Isselbacher博士及其同事研究成功一种新的血液化验法,用这种方法能在传统的症状出现之前发现难于诊断的癌症,以便早期治疗癌症并增加治愈机会。用血液化验法诊断癌症一直是癌症研究者奋斗的目标。本化验法是以下述发现为基础的,即大多数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有一种“半乳糖转移酶同工酶(以下称G T11),而健康人的血液中没有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它是改造和创造新生物的最富有魅力的方法。在新技术革命中,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状况如何?是许多读者关心的事。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是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中的一部分,我们推荐给读者,以期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它是改造和创造新生物的最富有魅力的方法。在新技术革命中,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状况如何?是许多读者关心的事。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是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中的一部分,我们推荐给读者,以期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与建造生物工程工厂遇到了其它工艺工程所未遇过的问题。用于乳制品与酿造业的传统生物工程方法已显陈旧,而在高温高压并对纯度要求高的条件下,为工艺工程而设计的化工方法已不适应。典型的生物技术主要用发酵槽即生化反应器,微生物在其中生长。容器要求无菌以免污染,同时要求养料、曝气和冷却。生物反应器的产物还要求工厂进行浓缩并提纯。英国几家公司在开发生物技术加工厂方面已显示出卓越的技术。如John Brown Engineering公司在Billing ham(Cleveland)为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建造的单细胞蛋白厂,其发酵槽是世界上最大的。还有一种技术是化学分析用的层析法。Sterling Orga-nics向市场推出了叫作Macrosorb的层析载体新产  相似文献   

17.
强子对撞实验目的何在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是一整套理论,它对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量和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进行了描述.迄今,对这三种力的试验结果几乎都符合"标准模型"的预测,但这一理论的重要缺陷,是它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S. Cohen和H. Boyer等首次在体外成功地组建了具有生物功能的重组质粒,1974年,Morrow等将第一个真核基因即瓜蟾rRNA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克隆,标志着重组DNA(rDNA)研究的开始。rDNA技术,是在试管内用酶及其他物质使不同物种间的DNA分子彼此结合,然后导入细胞内令其行使功能的技术。它涉及五个方面:1)DNA特异的剪切技术——获取目的基因;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未知核酸分子;3)DNA的分子克隆——目的基因的扩增;4)DNA顺序测定——确立基因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5)目的基因的表达——产  相似文献   

19.
生物传感器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分析检测工具。它是通过将生物物质固定,再跟适当的可将生化信号转化成定量电信号的换能器件结合而组成的。由于所选择的为酶、抗原、抗体、组织切片等一类生物物质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抗干扰性,所以可很方便地用来对一些特定的物质进行定量检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发酵生产流程中的监测、有机物分析、生物研究等领域,尤其是在临床医学研究和诊断方面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生物传感器领域发展迅速,迄今其品种已有几百种,但根据生物物质的种类可划分成酶传感器、微生  相似文献   

20.
Dev  SB 任修海 《世界科学》1991,13(8):49-54
本文考察了物理学科学家向现代生物学的转移现象,强调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20世纪30年代鼓励理化技术用于实验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提出促使这种转移的因素有德尔布吕丸所领导的卓越组织——噬菌体小组、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因使用核武器而产生的对物理学的反感、对活力论和新活力沦的放弃、生物学的定量化需要和生物学家对传统描述方法的背离、物理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前途光明而曲折的生物工程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影响.最近几年里作者与一些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和其他转移的科学家的会谈清楚表明,除上述因素还有以下其它原因:物理学科学家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物理学变得越来越复杂、常需要许多人的协作和极其贵重的仪器、个人的作用不太明显,而生物学问题看来简单又十分有趣;物理学家能够将生物的多样性系挽联系起来并找到一统一主题;深信生物工程可以缓和疾病、污染及饥饿等问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科学家们对生物学工作的态度以及未来物理学科学家如何影响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