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戏剧对悲剧和喜剧不做截然的判分,多数喜剧剧本的构成要素以悲剧为主,只是在结局作喜剧处理。喜剧收束不能淡化全剧伤感压抑,悲剧结局也会有善恶果报的补偿。西方悲剧的主旨在于创造剧场气氛,所以它更多追求演剧的震撼效果,考问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中西戏剧的差异在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中国文化崇尚“中和”,而西方文化追求“崇高”。  相似文献   

2.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 ,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喜感因素与悲感因素相交织 ,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喜剧和悲剧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艺术成分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其小说作品形成笑中含泪的老舍式幽默。这种悲喜剧美学构成 ,使其幽默艺术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因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试从“文化蕴含”的广角,对京味儿文学予以观照,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京味儿文学的历史成因和三个文化层次。其中论述了“一种地方特色的‘味儿’,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文化特征的体现”,在构成“味儿”的诸因素中,“人是文化的结晶”。高层次、高品位的京味儿文学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塑造既具有地方性格特征又具有深层次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人物形象上。指出了老舍的创作即是京味儿文学“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追求;并从老舍特殊的文学地位中进行了多向性的文化思考,得出了老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量级的京味儿文学作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作者自身的人文品格与悲剧意识,使老舍小说文化意蕴深厚。从孕育老舍创作的北京文化与旗人文化人手,探寻老舍文化心理的形成,并从市民阶层这一特定的人群出发诠释老舍小说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猫城记》在老舍的喜剧性小说中别具一格,此前那种借重俏皮语言与招笑动作的表层幽默入了,代之以发自事实本身的深层幽默,讽刺的锋芒由温婉向尖锐,锋芒所指向偏重于文化,性格扩展到社会,文化,历史,现实诸多方面与层次,它以寓言体构筑起一个奇特的象喻世界,以荒诞的形式能及了中国社会与国民性的沉疔痼疾,历史大写意与工笔细描,超越性的鸟瞰与痛楚的体验等,构成了极有强力的叙事空间,无论是其宽广深远的内涵,还是怪诞别致的叙事,都给人以回味不尽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田华 《科技信息》2009,(24):I0128-I0128
本文探讨了跨文化视角下“面子”的定义、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并指出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在面子问题上存在一些语用差异,提出了一些维护面子的言语策略,以便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体系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面子"在中国"礼"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面子”的理解不同。本文试着对比分析了中国“礼”文化制约下的面子和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的面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全文遣词造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不过一千多字,可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却意蕴深厚,回味悠长,是部典型的“冰山体”作品。从会话交际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文章的语言魅力开口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及心理,以此揭露男子的卑劣虚伪和女主人公的坚强独立。  相似文献   

9.
“面子”在中国“礼”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面子”的理解不同。本文试着对比分析了中国“礼”文化制约下的面子和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的面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老舍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亲历了五四文化传统影响,在英国的时候对西方文化又有了切身体会。特殊的思想资源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本文从着重分析英国文化尤其是狄更斯等英国作家对老舍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为批判中国国民精神;语言简练,风趣幽默的“京味儿”风格;对下层市民小人物的怜悯和同情。  相似文献   

11.
《樱桃园》是一部“契诃夫式”的新型现代喜剧。《樱桃园》用维持平衡状态这种特殊的推进方式,展示了无动作性的主人公与永恒变动着的时间之间的特殊的喜剧冲突;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喜剧人物;抛弃了巧合、误会、夸张等传统的喜剧手法,而采用气氛性布景、气氛性音乐舞蹈、气氛性人物等方法来营造笼罩全剧的喜剧气氛。《樱桃园》是契诃夫把喜剧改造成“高尚的体裁”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在中国公务员体系中,面子文化与科层制相结合对公务员群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公务员面子文化塑造体系的构建与反构建过程中,公务员面子文化塑造体系也将对社会阶层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舍在他早期所写的长篇《二马》中,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几个中国人在伦敦约一年的生活经历。但《二马》不是一般的域外小说,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以华人域外生活来表现作者文化思考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老舍通过一个老中国国民马则仁与英国人相处的描写,比较了中英两国的国民性,暴露了老一代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作品又通过两个年轻的中国国民马威和李子荣在英国留学生活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博采中英伦理之长以重建中国伦理文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老舍的小说可以被概括为"京味"小说.这种小说不仅以北京市民及其文化作为题材对象,而且着力于从文化心理视角对北京市民生活进行审美开拓,从而将他小说特有的喜剧性幽默与悲剧性、抒情性、世俗性等多种因素融合起来,并以"原味儿"的北京市民白话表现出来,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当然,"京味"小说在老舍小说中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面子及对面子的需求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对《围城》文本的分析,可以检验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理论解释力,从而阐释中国文化中面子的特殊含义与礼貌表现。  相似文献   

16.
陈跃 《科技信息》2010,(13):161-162
“和谐观”和“面子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人解决家庭冲突矛盾的主要原则和方式。这种解决家庭冲突的方式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并且有其哲学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租期)(Lease Wife)中的家庭矛盾及其处理方式,剖析了传统的“和谐观”和“面子观”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理论依据。在中西文化中,对家庭矛盾冲突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也就这种差异及其原因作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围城》是一部用喜剧手法表现的有深刻蕴含的哲学悲剧.其喜剧格调表现为讽刺性的人物群象;近于闹剧的情节;诙谐戏谑的议论类比和幽默调侃的语言.悲剧意蕴则表现在人物生存方式的深刻寓意和对人生终极目的的探讨上,作品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和宇宙意识,其思想意蕴升华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既是一部用小说形式写成的典型喜剧,又是一种喜剧美的表现形态,其作品的喜剧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人物性格的自相矛盾、喜剧冲突的无害性和喜剧人物思想认识上的“不知”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饰艺术所表现出来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在人类的服装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独立于世的表现形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它包蕴文化,兼收并蓄,纽结着中国的哲理思想的溶化它独特艺术的魅力。孕育着传统文化中,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文学界“文化热”方兴未艾 ,解读这一文学现象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从“文化热”兴起的原因、“文化热”存在的多元化状态以及发展的趋势来解析这一现象所孕含的文化意蕴 ,可以使文化追求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