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汉族的西域散文中,不乏对新疆的描写。以《大唐西域记》为例,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疆的民风民俗、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精神的凝聚过程及其中的新疆各民族神话想象故事的描写,来分析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想象。  相似文献   

2.
作为原始氏族宗教的萨满教,它的起源同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民族制度是萨满教的社会基础,直接决定着萨满教的存在与消亡。在长期的互相依存中,萨满教成了维护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电影《赵氏孤儿》中"西域神鬣"这一西域方物的考辨,本文认为其中的"西域神鬣"这一称谓其实是现代人的杜撰,它直接来源于元代杂剧中的"西戎神獒",而西域出神犬——"西戎神獒"的观念和古人对西域的神话乐园想象是分不开的,现实中的"西戎神獒"很可能就是今天产自青藏高原的藏獒。  相似文献   

4.
清代伊犁将军志锐存有一首杂诗《鸡卜》,其中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四种占卜方式,即蓍草卜、龟甲卜、鸡卜和羊骨卜。通过这首诗歌,可以看出这些占卜方式在西域流传与应用情况。同时,可确定此诗歌的内容是写西域少数民族进行占卜的诗歌,而不是一首简单描述少数民族娱乐的诗歌。  相似文献   

5.
作为原始氏族宗教的萨满教,它的起源同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彤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氏族制度是萨满教的社会基础,直接决定着萨满教的存在与消亡。在长期的互相依存中,萨满教成了维护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疆建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统一的重要篇章,不仅强化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也有利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建省后,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生产秩序的恢复和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经营西域史》对此有详细论述,本文就其中的官办学校教育情况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西域的形象在汉民族的文学中清晰可见,而这其中不乏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误读、误解与曲解.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从先秦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有关西域的词汇、从文本所描写的人物等级关系以及从先秦西游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全面考查西域形象,不难发现西域在先秦文学中整体上以"乐园"形象出现,进而结合其它文化圈有关乐园的描述,对西域乐园作一跨文化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秦月汉关、胡笳羌笛、金戈铁马、落日孤烟……还有风沙中行进的汉使唐僧和永远不知疲倦的驼队商旅。这是尘封在厚重的历史记忆中的西域。汉以后,人们把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地区总称西域。西域有两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广义则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等地。本文所用西域一词主要指的是中东、中亚、印度次大陆和高加索地区,与广义的西域也稍有出入。 1991年,苏联解体.亚洲腹部涌现出一大批独立的民族国家。一个在地缘、安全、宗教、民族、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相关性极强的地区逐渐显现,这一包括西亚、中亚、外高加索和南亚一部分的广大区域,或许西域一词可以比较准确地予以概括。另外,这一区域与我国的新疆和西藏接壤,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大西北的稳定,还关系到我国西部的大开发、乃至整个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我想,在这里,西域一词也可以引发人们深沉的荣誉感和危机感。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请全体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师: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丝绸之路总共有多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西域历史人物、古代国名、地名等在唐边塞诗中的运用入手,来探讨西域历史对唐边塞诗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揭示在这种影响下,唐边塞诗取得了巨大成就,艺术上也有新的创造,进一步促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福庆的西域”诗歌为研究对象,再现其西域经历及在西域期间的情感历程。通过其西域诗中有关风物的描绘,对民生的关注、赠别友人的酬酢之作、怀古幽思的感情宣泄等几个方面内容的考察,来展现西域这一特殊地域与其诗歌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西域文化流入中原的繁盛时期。西域文化对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从西域乐舞、西域音乐两方面 ,来论述西域文化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人笔记中散杂着大量有关西域的记载,这些文献虽零散琐碎,却内容丰富,是作者最直观的认识与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学价值,为我们了解更为丰富的西域历史社会风情,提供了有血有肉的纪闻资料,是了解古代西域的又一重要窗口。本文主要以明代笔记为切入点,对散见于其中的有关西域的记载及其价值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中,西域风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风格性的旋律写作和色彩性的技法运用创作出的具有西域风格的民族器乐曲受到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这些乐曲拓展了作曲家的创作思路,符合当今听众的审美需求,且具有时代气息。在多元并进的21世纪,作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与西域音乐相结合的产物,西域风格民族器乐曲将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迎来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西域自汉代以来拥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而西域的历史地名则更值得深入研究.该文论述了不同时期西域的范围和西域历史地名的形成与发展.笔者通过对西域历史地名的深入研究,仿佛目睹了一个个民族的兴衰、一个个朝代的更替,这些民族迁移的痕迹依然隐现在丝绸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对此,历史地名就是一个最好地证明.  相似文献   

16.
西域自汉王朝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纳入中央版图后,历代王朝与其互有联系.到清朝乾隆时期,在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乾隆改"西域"为"新疆",通过对其中缘由的初步分析与探究,在此基础上来看乾隆所奉行的以"政治意识"为核心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借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的研究成果,对《大唐西域记》中的印度人形象进行解析,进而分析其蕴含的现实的、历史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汉魏六朝已有汉地西域诗,隋代数量增加.唐代朝域扩展,中原与边域和周边通商增多,西域都护府都督府与"入幕制度"使诸多官僚将帅文人邀功西域,边地生活和战事成为唐诗的重要内容.边塞西域诗多描写赴边将士之悲壮、离别、思乡与戍边战事之雄浑并形成流派;汉地西域诗涉略边域风貌、风物、技艺、信仰等,尤其于元明都城.清代西域诗亦多戍屯和风情类,较唐代之内容与数量愈多.其风土风习勾连西域文化蕴涵与源流.诗词、绘塑是文化认知的浓缩、透视与情感抒怀,民俗、信仰、艺术、竞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要素、载体、镜像.笔者以汉地诗钩沉佐证西域文化于汉地的传入、留存、衍生,所涉汉地西域诗,略汉代及清季,重现古代至晚近尤其中古中国社会之西域文化事象.如走索(走绳、绳技)、杆技("都卢"、缘杆、寻橦),西域音乐(曲式、乐器、乐舞),马球(击鞠、打毬),马术(仪仗立马、蹀马之戏、走马走车),张灯风俗;狮子狮舞(模拟狮舞、舞狮),西域佛教(贝页经、佛赞、译师、佛寺),西派摔跤,葡萄与葡萄酒等,且考其内陆欧亚或大西域(及近东)渊源.这些文化元素,成为现今汉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亦启示,承载文化的除文字包括诗以外,尚有技艺竞技、信仰习俗及其家传族传、壁画雕筑塑像诸记录方式;追寻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西域部分,不应忽略文献正史外的美学载体与民间成分.  相似文献   

19.
革命文学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物形象想象性的描写,充分展开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完成了新中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对意识形态的要求,《林海雪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西域历史人物、古代国名、地名等在唐边塞诗中的运用入手,来探讨西域历史对唐边塞诗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揭示在这种影响下,唐边塞诗取得了巨大成就,艺术上也有新的创造,进一步促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