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全人教育是培养完全人格、和谐人格的教育。中学阶段是全人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全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数理化等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情境、教学资源、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知行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全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全人教育"维度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德"、"用"、"生"、"本"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外语课程体系的重构、外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四个方面为抓手,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语言技能扎实,有素养、有创新、有合作、有才能的服务于社会的"外语全人"。然,"全人教育"维度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受制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以及师资队伍现状。为此,我们倡导"全人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并积极打造"全人"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0000亿,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各界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功过是非评价不一。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功过及适度标准进行评判,并针对当前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晓洁 《科技信息》2013,(3):83-83,118
香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理念、机制和方法与内地高校有较大差异。通过对香港多所高校的考察发现,香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值得内地高校学习借鉴。结合内地高校实际,提出确定并坚持全人发展的工作理念、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评价与调整体系、建立基于全人发展的学生工作方法等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倡导全人的教育,倡导建构性的学习.为此,必须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全人教育工作理念下,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与理想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全人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并由此形成了独特而完善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组织体系。这对大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特别在全人发展的育人理念、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完善开放的育人网络方面值得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杨  周惠昨 《科技信息》2013,(7):155-155,172
本文阐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以及"全人教育"在EDA专业课程群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全人教育是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意指智力和人格真正全面协调发展的完善的人.20世纪90年代,全人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适应这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新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走向全人教育为终极目标的新的课程理念.为了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必须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合课程改革中全人教育的内涵,才能实现马克思所倡导的个人以及社会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是一个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是在征战中渡过的。如何正确分析和描写成吉思汗所进行的民族战争,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功过,是成吉思汗研究和文艺创作中遇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编写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时,我们站在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立场上,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反映并正确分析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斗争、南下伐金,并对成吉思汗西征作了实事求是、有分析、有批判的反映,正确评价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过。它对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会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政权鼎革之际,有志人士以种种方式回应时势,留下了可供评说的功过是非。施琅从抗清到效忠于清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从“气节”问题说开去,力求客观地评价施琅。  相似文献   

11.
全人教育理念一直以来在理论层面探讨较多,而较少有实践操作方面的尝试。本文以《组织行为学》为实践蓝本,基于三个学期的课堂实践,提出了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三大课堂渗透点,包括知识点的渗透、基本假设的渗透、价值观的渗透,以期为贯彻全人教育理念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全人发展计划以及全人发展课程的相关内容,分析了高职素质教育与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从课程设置的系统性、课程实施的保障性以及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三个角度探讨了全人发展课程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在理念和做法上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后期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是评判李鸿章一生功过的一把钥匙。史学界对李鸿章外交活动和外交思想的研究日趋重视,涉及到对李鸿章中日外交、中俄外交、中法外交等方面,尤其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方针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为我们现时进行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全人教育在我国实施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5.
冯春玲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3):28-29,36
明末清初,政权鼎革之际,有志人士以种种方式回应时势,留下了可供评说的功过是非。施琅从抗清到效忠于清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从“气节”问题说开去,力求客观地评价施琅。  相似文献   

16.
从开边拓土、尊儒兴学、知人信佞、奢侈酷暴、悔悟改过等五个方面对汉武帝的历史功过进行评价,认为汉武帝五十多年的统治生涯中有功也有过,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杰出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知过能改的精神,更值得后世人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内容。讲好毛泽东思想,需要引导学生解决四个认识问题,即正确区分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问题、毛泽东一生功过是非评价问题、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明代正德中后期,江西南赣地区的农民暴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这种混乱局面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为及措施,平定了这场社会动乱。他在平定这场动乱过程中的历史功过,我们应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30年晚清女主慈禧太后一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总头子,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过程论来评价历史人物。于是,在近年的评价中,已基本肯定慈禧亦有抵抗列强侵略、推进改革、开眼看世界的一面,如她在辛酉政变、晚清新政的作为,应从正面去观照等。而沈渭滨的新著《细说慈禧》则全方位地客观地评价了慈禧太后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20.
李文丽 《科技信息》2007,42(13):108-109
刑法司法解释是司法解释的一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法司法解释大量存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其功过、存废学界还是存在不少争议的。本文从法律依据、司法解释的权限、刑法的价值等方面评析刑法司法解释的功过,并试图从我国现状为刑法司法解释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