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科技》2011,(12):19-20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3年来,安徽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引领,以加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为突破,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fL一目标.,取得了与日俱增的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本刊现遴选在试验区建设中涌现的几家有代表性的单位。  相似文献   

2.
柯宣 《安徽科技》2013,(7):9-11
2009年,安徽省被列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经过三年的建设推进,逐步确立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突出企业主体、产学研一体、创新载体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联动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全国的影响力铿锵有声,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的一面旗帜,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跃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
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安徽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合芜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决不能局限于合肥、芜湖和蚌埠,结合安徽区域特点和战略布局,将合芜蚌自主创新体系拓展到江淮地区,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8,(11):F0002-F0002
10月17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隆重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统一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安徽自主创新工作水平,加速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12月1日,安徽省政府在芜湖召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现场  相似文献   

6.
《安徽科技》2010,(12):4-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安徽自主创新工作水平,加速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12月1日,安徽省政府在芜湖召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现场会,省长王三运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11,(10):4-5
近年来.安徽省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关于“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积极探索走安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主创新逐步成为全省发展大局的一大品牌、一大特色和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刚刚过去的一年,安徽省科技工作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在产业、科技、人才、改革四个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被褒誉为自主创新“安徽现象”、1月7日,本刊联合安徽电视台和《安徽日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徐根应.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08,(11):9-13
在全省上下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安徽省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统一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将进一步开创自主创新工作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北京两会期间,作为全国第一家设立自主创新试验区的省份,安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将安徽省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升格为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的议案。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并适用与之相关的政策。由来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此举标志着安徽省力  相似文献   

11.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安徽科技》2011,(5):8-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安徽省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试验区的建设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要求,需要整合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的优势资源。建议通过“走自主创新工业化道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方法.营造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12,(1):26
正本刊讯12月13日,《经济日报》推出反映安徽自主创新的整版报道,全面展示安徽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示范作用,坚持走以应用开发为主的创新之路的情况。报道刊发文字稿4篇、图片3幅、图表6幅,点面结合,图文并茂,视觉冲击力极强。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09,(12):26-27
本刊讯 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2008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突出表现为:区内成果更亮、省内带动更强、全国影响更大。基于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将安徽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批3个试点省份之一,并将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列入试点工作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8,(11):51-52
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审时度势,决定推进全省自主创新,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促进安徽奋力崛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给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极大提高全省整体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财政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是财政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主抓手,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优化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技术交易规模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三个强省"和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自主创新已成为引领安徽发展的一大特色、一面旗帜、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08,(12):F0002-F0002
2008年.合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围绕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合肥调研科技创新时的新要求,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和“三大推进”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建设情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辑 《安徽科技》2009,(11):16-18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在抓安徽科学发展中.把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作为促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试验区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门及媒体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主抓手.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优化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技术交易规模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三个强省”和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自主创新已成为引领安徽发展的一大特色、一面旗帜、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12,(2):4-7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省自主创新工作以强化支撑发展为中心环节,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主抓手,紧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核心,着力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园区创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公共创新平台搭建、体制机制创新、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学习外地经验,加快推进安徽省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安徽省创新办)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广东省,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调研自主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