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老师: 我奶奶去世后不久,我爷爷就对财产进行了分割,他的两个儿子各分得了一大笔钱,爷爷只留了一套住房归自己。爷爷已年近70,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指望两个儿子会很好孝敬他,不料他们竟然不尽赡养义务。我对我父亲不孝敬爷爷的做法很不满,为弥补父亲的不是,我就经常到爷爷身边嘘寒问暖,陪他说话,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安慰,还从父亲给我的零花钱中分出一半给爷爷用。爷爷高兴之余说让我来继承他的一套住房。请问,我能否继承爷爷的财产?如果不行,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爸妈因感情不合,双方正在协议离婚,并确定我(13周岁)由妈妈抚养,爸爸给付我的抚养费。但在起草离婚协议时,他们对抚养费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妈妈认为,孩子的抚养费不仅是生活费,爸爸除了每月支付给我  相似文献   

3.
心理信箱     
《知识就是力量》2009,(1):36-36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我妈妈很爱我,她很不容易,因为怕我受委屈.妈妈也一直这么多年没有再结婚。妈妈自己经营着一个小商店,看着操劳的妈妈,我总想帮帮她,可是每次我去帮她搬东西,她都会制止我,让我不要耽误时间,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最主要的,为此我也很努力,妈妈眼中的我一直是一个听话,懂事,学习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是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学生,从去年我父母闹离婚开始,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变了。平时,他们一门心思闹离婚,很少来问我的情况,好像我不存在似的,我有事情跟他们说,他们总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好像他们的问题都是我造成似的。有时他们又会觉得我很重要,爸爸会要求我站在他这一边,不要理睬妈妈;妈妈会命令我站在她这一边,说考验我到底有没有良心?我觉得我好不幸,爸爸不疼,妈妈不爱,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我真的很害怕,但每天在学校里又强迫自己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担心家里的情况被同学们知道。我也看…  相似文献   

5.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只要遇见,就得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  相似文献   

6.
心理信箱     
老师:您好!我今年刚满19岁,爸爸在我5岁时就离开老家,在上海做生意,妈妈带着我和两个姐姐一直生活在老家,直到我10岁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海和父亲团聚了。可是,我渐渐地发现,我并不喜欢这个地方,主要是这里的人让我不适应。刚来到学校时,老师还是很关心我的,可当我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漫画欣赏·巧手绣乾坤一次我在爷爷家修剪眉毛,对着镜子、拿着眉钳夹正比画着,站在一边爷爷开了口:“你的眉毛应该顺着生长的方向快速拔。”我一听乐了,爷爷今年都70多岁了,怎么也知道这个呀!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里的杂志给我看,里面正好有一篇关于眉毛的文章,爷爷得意地对我说:“瞧,你也看看吧孩子,这里的学问多着呢。”读完了这篇文章,让我对自己的眉毛有了更深的了解,比那些关于美容方面的杂志中的内容都叙述得详细呢。我希望杂志的内容能够使知识点贴近生活,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希望可以获得更多不同方面的实用小知识。甘肃兰州楠…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室老师: 我是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学生,从去年我父母闹离婚开始,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变了.平时,他们一门心思闹离婚,很少来问我的情况,好像我不存在似的,我有事情跟他们说,他们总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好像他们的问题都是我造成似的.有时他们又会觉得我很重要,爸爸会要求我站在他这一边,不要理睬妈妈;妈妈会命令我站在她这一边,说考验我到底有没有良心?我觉得我好不幸,爸爸不疼,妈妈不爱,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我真的很害怕,但每天在学校里又强迫自己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担心家里的情况被同学们知道.我也看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有的书上说离异家庭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你能帮助我吗?  相似文献   

9.
我发明“多功能门窗”的想法,是一次偶然事件引起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穿过一条巷子,不小心撞到一家向外开着的窗扇上。当时我很生气,心里想:他们家为什么不安装推拉窗呢?到家后,妈妈见我不高兴,问我为了什么事,我就把头被撞的事情讲了,边说边抱怨这是他们不装推拉窗的缘故。妈妈开导我说:“孩子,做事可要动脑啊!你仔细想一想,推拉窗就没有缺点吗?”对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难道推拉窗也有毛病吗?我站在窗前,边观察,边思索。终于,我发现推拉窗打开时,最大通风量只有整个窗的一半。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两种类型的窗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空中穿绳器     
爷爷喜欢在庭院里种瓜果,他常说:“自食其果最有味”。打前年开始,每到初夏,爷爷都要“侵占”架在庭院高处挂晾衣用的三根铁丝,以它们作干线,然后搬出凳子,爬上爬下,用包装带编织成一个经纬交错的丝瓜架。看到他站在凳子上那战战兢兢的样子,似乎正在目睹“空中飞人”踩着铁绳跨越长江,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空中,等他把包装带的一端从一根铁丝上边穿过,又吃力地回到地上时,我就死死抓住他的衣襟,乞求说:“爷爷,我才11岁,你就别把我吓着好不好。”为了防止爷爷发生意外,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爷爷想个办法,让他站在地上穿绳子。一天,我发现隔壁的…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的父母离婚后把我推给了爷爷奶奶,我上小学的生活费都是靠爷爷奶奶的积蓄支付的,现在我上了初中,所需费用增加了许多,爷爷奶奶再也无力支付。没有办法,爷爷就带着我去找父亲,父亲黑着脸塞给我100元后就撵我们走;去找娘要,还没见上面就被一个陌生男人撵了出  相似文献   

12.
往事如梦     
刘伟 《科学之友》2001,(10):46-47
(一) 奶声奶气地叨念着"妈妈,妈妈",我像猴子一样,在妈妈身上爬上爬下。她手轻轻摩挲我的背,拍着我的屁股。我心里充满婴孩无忧无虑、被宠爱的快乐。音乐响起,轻柔悦耳。我兴奋地大叫:"妈妈,开门!" 妈妈把我放到沙发上,亲了我一下,起身去开门。两个小伙子被妈妈领进客厅。矮个儿嘴角两边各有一颗黑痣。我喜欢家里来客人,冲他们笑。没人理睬我。我看见高个儿站在妈妈身后,向矮个儿递个眼色,扑上去,双手使劲  相似文献   

13.
摘星之志     
当我睡觉的时候,那些洞扩大成了环形山。那天是一片模糊——但是那天要上学。没有人注意其他事情。“没时间吃饭了。”我说。我踩到亚麻地毡的脚趾头好冷。妈妈看着我,拨弄着她的汤勺把汤搅出了泡泡。“我不喜欢这样,为什么你就不能正常点?”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知道妈妈很爱我,但她的“爱心”举动太过分了!她老是向同学打听我在学校的表现,偷看我的私人日记,用家中电话分机偷听同学打给我的电话等。我说她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可妈妈却说她作为监护人,享有知情权,我的隐私权应让位于她的知情权。请问,究竟是我的隐私权重要还是她的知情权重要?中学生杜岚杜岚同学:你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你妈妈强调教育者和监护人的知情权,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侵犯你的隐私权,这种认识在家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对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知情权,哪个应该优…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自幼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我上小学时,爷爷、奶奶就悄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我们给你存钱供你将来上大学读研究生。"这两年,爷爷、奶奶相继去  相似文献   

16.
心理咨询工作室老师:你好!我是一名高一女生,最近,我发现妈妈像克格勃一样地打探着我的一举一动,真是烦死了!请问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妈妈的怀疑呢?  相似文献   

17.
造物的恩宠     
□□,我来看你了。前天我没有来为你送行,你不会怪我吧?我知道你没有亲人,葬礼上寥寥数人,倍感萧条,可是昨天我实在没有勇气前来。你是了解我的,坚强只是外表,内心脆弱不堪,原谅我吧。 我要好好给你讲讲这些天的情况,讲讲我对你的感情你对我的误会,这次你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不肯听我解释了。虽然我面对的只是冰冷的墓碑,但我仿佛依旧能看到你那抹不去的永恒笑靥。 那天表决结束之后,我一离开会场便四处找你,我要告诉你我倾  相似文献   

18.
小猫盼盼     
盼盼是奶奶养的一只小猫.它出生的第二天,奶奶就将它从我姑姑家抱回了家.当时,奶奶已经79岁了,而爷爷已经去世两年.可能是由于奶奶只身一人生活久了,没有儿女在身边,有点儿孤单寂寞,所以对这只小猫特别疼爱.它的毛大多是黑色的,而肚皮和脸上的毛是白色的,乍看起来,有点像熊猫的缩小版,所以奶奶给它起名叫“盼盼”.  相似文献   

19.
<正>麦琪的苦恼: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对我的管教比较严厉。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中后我住校了,每个月可以回家一次。妈妈除了询问我的学习情况之外,更多的是关心我在情感方面的问题。我知道妈妈的真实意图,她是害怕我不谙情事,误入歧途。因此,在男女生交往方面我显得格外谨慎。面对一些自身条件比较优秀的男  相似文献   

20.
我开始接触中医药是在40年前。那时,我在接受“再教育”,除了开推土机,下班后没有事情可做,我母亲怕我荒废了时间,教我学中医,用双手为师傅治病。第一个患者是我所在单位车队队长的妈妈,60余岁,哮喘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用药没缓解,晚上跪着打瞌睡。我用母亲教我的用手点穴调整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