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7年下学期,我接了一个以住校生为主的“杂牌军”班级。“朱立斌”是我最先听到的名字。他是个留级生,他也是个“问题生”。原任班主任大致介绍了他的情况,他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线。  相似文献   

2.
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我正在六年级一班上语文课。正在我与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时,坐在教室门口的一位学生说:“老师,有人找你。”只见教室外面站着一位陌生人,他夹着一个包,站在教室门口。我走出教室。那位先生用普通话说:“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学具推销员,能不能耽误你几分钟,让我跟同学们讲几句,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我想:这些推销员也太厉害了,居然瞄准了农村学校中的学生。我不想让他来影响我的教学,拒绝了他。可这位推销员还不死心,缠住我,总是要我给他一次机会。这时我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机会吗?同学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缺乏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的敏感性,不知积累自己周围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柳杰 《世界博览》2009,(17):86-86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屋顶阳台上眺望中央公园和公园另一边的楼群的时候,正好住在那些楼群里美国朋友,热心地向我介绍他的知名邻居们各住在哪一栋楼。结果他的社区里有两个“前”住户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是我喜爱的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他就在那群楼里面住,在楼门口被一个狂热的歌迷开枪射杀。而在另一个楼里住着那个我关注的女人。  相似文献   

4.
张友敏 《奇闻怪事》2007,(12):15-16
【背景】 事情还得从一个家长的电话说起。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她哽咽着说:“张老师,今天可以让我的孩子回家吗?他的爸爸快不行了。”对于这样的请求我当然答应。没想到她接着说“张老师,我还想请你帮个忙,这孩子一点也不懂事,到现在他爸爸住院一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5.
张波 《奇闻怪事》2006,(7):79-79
【案例】我与学生之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个学生有一道题不明白,而这道题我在课上已讲过。我想,一个后进生平时难得问问题,这是一种好现象。于是我就停下手头的工作为他讲解。因为他平时的学习很差,许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因此我讲得格外细致和耐心,并不时地问他:明白了吗?懂了吗?最后他说:懂了。我深吸了一口气,虽然累了点,但内心很高兴,并且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既为这位学生,也为我自己。  相似文献   

6.
课堂插曲     
马莉 《奇闻怪事》2005,(3):39-39
一次课上我讲《记一辆纺车》,发现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他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在书的封皮中画着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向他走去,他周围的同学都伸过头去看他写什么,有一个学生调皮地笑着说:“老师,他在写‘我爱你’。”全班学生听了都哄堂大笑,那个学生又惊又羞又怕,低着头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7.
服务热线     
《当代地方科技》2007,(5):92-93
我是武汉的一个消费者,几个月前我在一个直销员那里购买了**牌化妆品,这名直销员还给我在销售服务、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方面做了保证。可我用后不但没让皮肤有任何积极改变,相反还引起严重过敏等副作用。去找直销员,他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我认勾他是在欺诈消费者,请问我是找他索赔,还是找生产该化妆品的直销企业索赔呢?  相似文献   

8.
正我有一个朋友,我开心,他开心;我伤心,他伤心;我笑,他笑;我哭,他哭。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他便是我,我便是他。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要找一个永远不会背叛我并且和我一样的人。于是,我的身边又多了一个"我",我和"我"立下了一个约定。清晨,我从鸟鸣声中醒来,看着一个崭新的"我",精神抖擞地为我打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与科学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让我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开始说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于瑞典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变得富有,是因为他发明了炸药。如果仅仅因为他发明了炸药而变得富有,那么没有人会记住他。记住诺贝尔源于他所设立的全部诺贝尔奖项,这也正是我今天所要讲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午,我刚踏进校门,数学老师就告诉我说,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家长来找我,问:“凭什么不让他的孩子来学校睡午觉?”听她这么一说,我想起是昨天我们班的“好学生”(学习好)华齐(化名)因为午睡时违犯纪律让我劝回家午睡了。怕他不告诉家长,上午我用手机与他的家长联系了几次都未联系上。不用说这家长一定是他的了。  相似文献   

11.
选择     
《科技智囊》2008,(3):I0046-I0046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  相似文献   

12.
关注的力量     
【案例】自习课结束了,同学们急急地拿出自带的食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端详着孩子们的吃象,心里甜甜的。有几个活泼的孩子把手中的食品送到了我的眼前,我习惯地摇摇头拒绝了。我微笑着沿过道往教室后面走去,想找一个座位休息片刻。当我路过一个平时不爱说话,学习也较差的学生面前时,我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他也抬头瞅了瞅我,  相似文献   

13.
黄泽宇 《创新科技》2014,(23):59-59
儿时的记忆里,鲁滨逊是个神奇无比的人物,远航、历险、漂泊孤岛,学着种庄稼、做面包,建屋种地,驯养家畜,制锅、造船……没有什么能让他惧怕,也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他的无畏、他的智慧、他的灵巧,点燃了我一颗年少的心,使我小小的身体里开始涌动探索世界的热血。从那一刻起,鲁滨逊就作为一个英雄住在了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4.
那是刚开学时,我发现班级里有个叫高源(化名)的学生,基础很差,课堂上总是畏手畏脚,显得很自卑。为了鼓励他,激发他的自信,课堂上我有意提出了一个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他站了起来,回答得不仅正确,而且声音特别响亮清晰。随即,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回答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我带头鼓起了掌,学生们也跟着鼓起掌来。但我很快发现在鼓掌时有不少学生的脸上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我感到不解。  相似文献   

15.
陈曦 《奇闻怪事》2007,(1):68-68
“陈老师,Q的爸爸去世了,他舅舅马上过来接他。”Q的妈妈在电话里悲泣的声音一下子惊动了我的泪腺,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作为母亲,作为老师,想到一个年轻的母亲从此将与年仅10岁的儿子相依为命,我的心沉沉的、湿湿的。在我还没有想好如何面对一个年仅10岁却失去父亲的孩子时,我只有先给Q的妈妈写了几旬安慰的话。装进信封,来到教室外的走廊上,远远地看着课堂上的Q,他依然是那么活跃、快乐。我怎么忍心告诉他这个噩耗呢?他又怎么能接受这个事实呢?  相似文献   

16.
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全乡八所小学组织联合考试,我被交换到另一所小学监考。语文考试时问已过半,我再次检查学生是否都写上了考号。教室里安安静静。当检查到一个叫张X的学生时,我发现他在作弊。他在试卷下掩藏着一叠作业纸,写满了事先准备的答案,他抄得很入迷。当我按住了他的试卷时,他才发现我的不期而至。他条件反射似的双手紧紧摁住试卷,脸上写满恐惧和不安。  相似文献   

17.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18.
朱玉琴 《奇闻怪事》2005,(11):44-44
接手二(1)班不到一个月,我发观有个学生,对我布置的作业很少完成,还经常上课和我闹别扭。如:我要求晨读课不要迟到,他就偏要来晚,我强调作业书写要认真工整,他非要写得潦潦草草,我布置每人出一期手抄报,他就拖着长腔喊:“办不出来。”我武断地认定他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也就懒得管了,有时对他的越格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19.
案例:我班有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一次测试中,他靠抄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并没有将此事揭穿,而是十分。糊涂”地表扬了他的进步,还作为先进事例上报学校。背地里又交心地找他谈话,帮他补习功课。后来的结局他确实进步了。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服刑人员的家人,他给我发了信息叫我联系您,信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