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李孝平  景鸿恩 《科技信息》2012,(36):I0070-I0070
原位肝脏移植(Orthotopic livertransplantation,OLT)已被认为是终末期急慢性肝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OLT亦有其不足之处。OLT手术操作复杂,包含一个困难的病肝切除过程。而那些终末期肝脏疾病的病人往往非常虚弱,常难以承受切除病肝这样大的外科打击。而且,OLT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我们知道,急性肝衰的病人的肝功能可能恢复。这种病人以OLT治疗就面临巨大手术打击及终身免疫抑制治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异位肝移植(heter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HLT)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早期异位肝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近年来许多人又重新对HLT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在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疗中。HLT手术不切除受者自身肝,异位供肝能起一个过渡期的支持作用。若受者自体肝脏功能能够恢复正常,则随时可移除异位供肝,免去了应用免疫制剂的必要。除肝衰病人外,HLT亦可用于对某些肝脏代谢缺陷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咽旁间隙的解剖结构,提高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3年。结果:完整切除肿瘤34例,2例为部分切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5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咽旁间隙肿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6例巨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时选用不同阻断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26例巨大肝癌患者中,Pringle阻断11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15例,全部患者肿瘤均获完整切除,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对保证巨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手术成功,术后顺利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6例巨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时选用不同阻断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 26例巨大肝癌患者中,Pringle阻断11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15例,全部患者肿瘤均获完整切除,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对保证巨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手术成功,术后顺利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癌病人生存质量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指数)前瞻性地测定36例外科肝癌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前以及术后一年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值。结果:肝癌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生存质量减低。手术前平均GLQI生存质量指数为106分,各组分值相近。术后2周和5周所有患者GLQI指数均明显降低,分别为792和82分(P<001),其中老年组较非老年组、肝功能ChildB级患者较ChildA级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第10周和第16周生存质量逐渐恢复,分别上升为98和101分(P>005),仍以老年组和ClildB级患者显得较低,但统计学处理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半年以上的患者生存质量可超过手术前水平,肿瘤复发病人预后较差,生存质量持续下降(P<001)。联合肝段切除和半肝切除较肝段切除在术后2~5周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结论:生存质量测定可有效地用于肝癌患者的健康和疗效评估。肿瘤复发、肝功能障碍以及早期手术创伤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建明 《科技信息》2009,(31):I0376-I0376
目的:了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病人的有效率。方法:32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伴发胸腺肿瘤者18例)行胸腺切除术,浸润型胸腺肿瘤同时切除扩散的病灶及浸润了的邻近组织,手术前后并同辅助治疗。结果:全组手术疗效满意,无手术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按Monden标准:缓解14例,改善12例,无变化6例。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笔者对83例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治疗观察.结果表明:83例病人中除2例属癌肿晚期无法施行一期切除吻合而行单纯结肠造口,1例行急诊Miles手术,5例行Hartmann手术外,其余75例均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手术后1例死于呼吸衰竭(占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均予以治愈,手术效果满意.因此,对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胡泊  解德富 《科技信息》2008,(5):300-300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诊治方法和复发原因。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住院手术的138例甲状舌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手术切除的102例中,单纯切除30例,切除部分舌骨骨膜17例,连舌骨中段切除35例,6例未切除舌骨,舌骨上组织作柱状切除后行荷包缝合,合并瘘管10例均行梭形切口切除瘘口皮肤,并将瘘管及舌骨体中部一并切除.有4例未切除舌骨中段。结论: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未彻底切除舌骨和瘘管是复发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采用HIFU及Endo-GIA成功行16例肝癌切除手术的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左半肝及右肝浅表癌肿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5例,B级1例,采用超声刀(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及腹腔镜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16例肝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15例患者顺利完成行腹腔镜肝癌切除,1例因出血改为开腹手术.左肝局部切除4例,左半肝切除1例,左外叶切除8例,肝右叶局部切除3例.手术时间80~22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90~1 000 m L,平均300 m L.病灶直径2~6.5 cm,平均4.5 cm,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肝脏浅表肿瘤或左半肝的恶性肿瘤患者行HIFU及Endo-GIA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在42例结肠癌合并梗阻进行急依手术的基础上,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认为右半结肠癌作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是切实可行的,而左半结肠癌应根据病人诸多因素,尽量争取作一期切除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预防吻合口瘘,必须切实做到术中排空肠管,保证吻合口血供良好,缝合严密无张力并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感染,使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1.
在42例结肠癌合并梗阻进行急诊手术的基础上,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认为右半结肠癌作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是切实可行的,而左半结肠癌应根据病人诸多因素,尽量争取作一期切除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预防吻合口瘘,必须切实做到术中排空肠管,保证吻合口血供良好,缝合严密无张力并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感染,使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手术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间进行的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手术20例.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腹腔污染少,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手术风险系数。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患者术中阻断半肝血流,行肝叶切除、肝内胆管直视下切开取石等手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的残石率、再手术率以及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失血,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运,术中及术后对肝功能损伤较轻。是一种可行、合理的肝血流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001年12月~2008年4月收治的4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腹痛及腹部不适23例,消化道出血18例,出血伴腹痛13例。贫血2例,病程2天。6年。诊断治疗方式:剖腹手术20例,剖腹探查13例,ECT7例,腹腔镜探查3例。手术方式:胃部分切除13例,全胃切除4例,小肠切除20例,左半结肠切除3例,结肠造瘘3例。结论GIST为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肿瘤,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2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叶切除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17例,左半肝切除10例,右半肝切除5例,左三叶切除2例,右三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3例,右后叶切除2例,肝部分切除26例,左外叶切除术附加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4例。结果7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16.7%),1例肝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并发胸腔积液,4例并发腹水,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胆漏,其余病例均顺利恢复。结论熟悉肝脏解剖、选择恰当的肝切除术式和手术技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肿瘤,又称为脊椎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和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组织的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发生率仅为颅内肿瘤的1/10.肿瘤发生于胸段者最多,其次为颈段、腰段.脊髓MRI检查是目前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1].多数椎管内肿瘤属良性,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切除后预后良好.我科于2003年10月6日收治了1例颈胸段椎管内血管瘤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胆总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4年-2002年经治的7例胆总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漏诊。4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空肠吻合术,2例行部分切除 肝管空肠吻合术。死亡一例。结论CT及ERCP可明确本病的诊断,对手术有帮助。治疗以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吻合术为最佳手术方式(Todani分型I型)。  相似文献   

18.
椎管内肿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只有颅内肿瘤的1/10。由于椎管内肿瘤以髓外良性居多,入院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预后多良好。如何根据其特点做好该类病人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顺利康复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就我科近两年共收住16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性质与部位的关系、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33例经CT确诊的侧脑室肿瘤MRI检查6例,脑血管造影5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包括经额中回、顶上小叶、颞中间和三角区。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13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重残1例,死亡1例。13例经2-9年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只有根据病灶大小和部位选择合适和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神经功能缺失和达到病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6年8月采用肝切除术治疗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结石部位和分布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为主(61例)。肝切除也以左肝叶段切除占多数(68例);9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14.8%)。无手术死亡。随访3月~12年.优良效果者占93.3%。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