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3年6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个意外的发现给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研究,终于发明了电话。这种在创造性劳动中偶有所得的现象通常被称作“机遇”。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中,机遇不仅对一般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对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很有价值。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被认为…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Winslow Briggs是光生物学大师,在所热爱的植物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贡献了一生。他主导了很多突破性的研究,包括光受体向光素的发现。此外,他激励了几代科学家,成为他们的导师、榜样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情支持者。他的科学贡献和品格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相似文献   

3.
邓兴旺 《自然杂志》2019,41(3):231-234
美国科学家Winslow Briggs是光生物学大师,在所热爱的植物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贡献了一生。他主导了很多突破性的研究,包括光受体向光素的发现。此外,他激励了几代科学家,成为他们的导师、榜样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情支持者。他的科学贡献和品格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相似文献   

4.
1873年6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个意外的发现给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研究,终于发明了电话.这种在创造性劳动中偶有所得的现象通常被称作"机遇".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中,机遇不仅对一般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对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很有价值.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被认为是机遇发现的成果比例为:物理为3.4%(3:86)、化学为1.3%(1:77)、医学和生物学为5.1%(4:79).由此可见,在创新中不可忽视机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螺旋之争     
DNA双螺旋结构早在1953年就由华生和克里克提出,对生物科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早期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任何近代生物教本中最基本的概念。但是,好事多磨。前几年新西兰两位科学家提出可能存在另一种肩并肩的DNA结构。在此结构中DNA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6月20日《自然》杂志介绍了由该刊记者和编辑评选出的10位中国科学家。他们在神经科学、中微子、空间科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影响,他们的研究彰显了中国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日本科学家和工程人员精心合作,研制的自动化DNA顺序分析系统,每天最高可分析108,000个碱基。从1988年开始,日本科学和技术部(STA)发起了人类基因组分析的研究计划,又称为"基因结构研究"。为了开展这一计划的研究工作,日本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希望,不仅要在阐明人类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发挥他们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家要如何才能与外行人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采用的方式又能促进受众们重构他们的观点?西德尼·佩尔科维茨(Sidney Perkowitz)是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固态物理学教授,自从他在1990年退休离开学术界起,他一直在从各个角度着手攻克这个难题。他的新著《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当科学与文化相遇》是一本文集,收  相似文献   

9.
1972年,各国科学家都以尊敬的目光注视着美国老科学家巴丁(Bardeen),他在这一年再度获得诺贝尔奖金,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这一回巴丁是和两位比他年轻得多的库柏(Cooper)和施里弗(Schrieffer)共同获得的,他们三人合作创立超导微观理论的过程,如今在科学界已传为佳话。在他们于1957年提出超导微观理论之前,许多科学工作者在这一领域中孜孜不倦地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就。若无前人的努力,巴丁等人成功是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从酶促反应的惊人速度到人脑的运作,科学家在对许多生物学谜题的探索中都发现了量子效应存在的证据。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一个物理实验室中,数百个光合细菌被置于两面相距不到1微米的镜子之间。物理学家大卫·科尔斯(David Coles)和他的同事正在用白光照射这一充满微生物的空隙,他们可以通过调节镜子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白光在细胞周围反射的方式。根据2017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这种精妙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2月英国《科学文摘》刊载了一组专题报道,简要地介绍了英国当今100位出众的青年科学家及其成就,他们按十个学科分类: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心理学和冶金学。他们的提名人都是美国乃至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是其中一位。文章还介绍了这些青年天才的共同特征,如出生背景,家庭环境,教育年限以及智力启蒙年龄等。并围绕“今后廿年内的大问题”发表了科学家们各自的看法。另一篇《天才的思维特征》,记述了历史上一些杰出科学家在作出重大发现时的思维状况,并以此与当今科学家的体验相印证。由此感到该文作者独具慧眼,不仅看到科学未来发展的大势与概貌,也了解到天才形成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文章分析有力、论证精确,旁征博引,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特选译部分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2.
非凡的章鱼     
正原本我们以为,头足纲动物都是独来独往的,但现今科学家发现,一些头足纲动物也会生活在像社区一样的环境中。美丽的传说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科学家罗丹尼齐在尼加拉瓜海岸潜水时,曾有一个足以挑战传统头足纲生物学的诱人发现。那次他不但观察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美丽的章鱼(另一位生物学家后来也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章鱼),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这就是左旋DNA结构的发现。自1953年由J.Watson和F.Crick发现DNA的右旋双螺旋结构以来,一直认为它是DNA的普遍结构形式,并在生命体内占压倒优势。可是,去年12月13日这一定论被A.Rich等科学家打破了,他们发现了左旋DNA结构。这里三篇文章就是关于左旋DNA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学上的意义的最新报道及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物学巨匠哈尔·G·科拉纳(下图)1968年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虽各自独立研究,但都"因破解了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而予以褒奖,诺贝尔奖颁奖辞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这就是左旋DNA结构的发现。自1953年由J.Watson和F.Crick发现DNA的右旋双螺旋结构以来,一直认为它是DNA的普遍结构形式,并在生命体内占压倒优势。可是,去年12月13日这一定论被A.Rich等科学家打破了,他们发现了左旋DNA结构。这里三篇文章就是关于左旋DNA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学上的意义的最新报道及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这就是左旋DNA结构的发现。自1953年由J.Watson和F.Crick发现DNA的右旋双螺旋结构以来,一直认为它是DNA的普遍结构形式,并在生命体内占压倒优势。可是,去年12月13日这一定论被A.Rich等科学家打破了,他们发现了左旋DNA结构。这里三篇文章就是关于左旋DNA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学上的意义的最新报道及论述。  相似文献   

17.
小鲍林对父亲的回忆──对一位无畏地跨越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界线的伟大科学家的回忆。当爸爸从乡村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向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柏克莱大学提出了申清。哈佛大学同意给他半工半读的助教职位.并在5年内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的A....  相似文献   

18.
罕见的脑疾     
普通人可能忘记别人的名字,但通常都能记住他们的面容。但是,科学家发现,有些人记不清他所认识的人的面容,即使他已认识了好几年的人(如好朋友、父母、小孩)的面容也记不清,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尊容也不知道。对这种人来说,世界到处是陌生人。这是一种罕见的脑疾。美国爱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安东尼奥·德马西尔  相似文献   

19.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9,(12):33-34
10余年来,埃里克·谢德特(Eric Schadt)一直是为数不多的致力于综合运用数学、生物学和超级计算机重新理解生物学的科学家之一。他指出,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作为美国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今年44岁的谢德特博士因其反常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闻名.同时也因在正式场合穿着随意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生于1945年,曾任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1994年,他提出FAST工程概念,主导利用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建成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了关键作用。2017年9月,南仁东因病逝世;2019年9月17日,南仁东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22年,一件事。南仁东,这位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的科学家,为FAST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火花。如今,一波又一波的科研人员坚守在大山深处,他们继承了南仁东的遗志,继续看护着F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