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生长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自从1880年达尔文发现生长素以来,植物生长素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及其信号转导被广泛深入研究。传统观点认为生长素生物合成主要在幼嫩的叶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而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特定发育信号或环境信号诱导下,植物体的所有组织或器官均能快速有效地合成生长素。生长素合成对植物配子体发生、胚胎发育、器官发生和向性生长等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因而成为目前植物生长素研究领域中的  相似文献   

2.
1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它们在植物体内部分器官合成后转移到其它植物器官,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主要由激素控制种子休眠、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参与生物学过程的交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新型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水杨酸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各个过程,介导植物体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外源施加水杨酸可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模式,不同环境胁迫可动态调节内源水杨酸水平。外源水杨酸处理或改变内源水杨酸水平或信号转导途径的操作可导致植物体对不同环境胁迫的交叉应答。水杨酸介导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应答的交谈机制体现在生理生化、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修饰等多个层面。综述了水杨酸在植物生物学各个方面可能的作用及其机理,重点强调交谈机制。  相似文献   

4.
根系对于植物生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器官.根系的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植物生理学基础上,根据植物内部的水分输运通道的细微脉管束的结构特征,从物理学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具有细长单根的植物个体在定常生长的情形下对于土壤中水分进行摄取与输运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化的、连接土壤-植物个体的根-茎-叶各器官-大气系统的水分传输的整体数学-物理模型.继而以一个最简单的虚拟植物个体为例,采用数值与解析两种方法,相互映照,在各个不同的参数值情形下对该数学-物理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得理论结果在定性上和实际经验十分相符.提出的简化的数学模型可作为以后关于本课题的进一步的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物根系构型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齐正  杨喜田  苗蕾 《河南科学》2008,26(2):172-176
植物根系构型即根系在其生长介质中的生长与分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概述植物根系构型的基本概念以及生态作用,总结影响植物根构型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根系的生物学特性、自然条件和人工干扰.基于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植物根系构型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引言很久以前?(1890)认为同化物从叶流出的特征决定于整个植株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强度;Münch(1930)也认为生长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是营养物质的引力中心,植物进入开花受精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器官生长的活动中心,Masksll和Mason(1930)在棉花的研究中指出,授粉受精的胚珠,干重增加远比末授粉受精者高,证明植物开花受精后,加速了营养物质向胚珠的运输.在禾谷类值物中,引起空疵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未受精或受精后有机养料供应不足的缘故.近年来,殷宏章及沈巩林等研  相似文献   

7.
生理过程模糊神经推理的虚拟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生理过程推理系统的植物生长模型。该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理论,从测量的数据中自动学习拟合植物器官生长函数,提取植物生长规律。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器官根据其生长函数响应虚拟环境,并进行生产、分配、利用同化物。同时器官功能部分的变化反馈到结构部分,对表示植物结构信息的L文法字符串进行修改。当生长环境变化时,模型自动调整生长函数的参数和L文法,在环境中进行优化选择,最终形成适应当前虚拟环境的植物。基于辣椒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提取植物生长函数和结构规律,逼真地展现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相似文献   

8.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磷素的固定现象严重,有效磷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解磷细菌能将基质中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通过玉米盆栽实验,比较不同菌株及其联合作用对土壤中难溶磷肥的释放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与解磷细菌联合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的生物量,能够高效地释放出沙土中添加的难溶性磷肥,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沙土的pH值被提高到接近中性,使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促进有机营养物质转化为无机物,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接种菌根可以显著提高根系的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能够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改善根际土壤的环境,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进行微生物复垦,对沙化贫瘠土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植物嵌合体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嵌合体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镶嵌形式,它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价值,综述论述了植物嵌合体的结构特点、产生原因和遗传机理,并对其在植物发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嵌合体的分子分析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细胞全能性,将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或器官、或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的植物体。所谓人工控制的条件,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是指根、茎、叶、花、果以及它们的组织切片和细胞。细胞全能性是指任何具有  相似文献   

11.
氮素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中一般含有16% ̄18%的氮。作物的生长发育,必须依靠细胞的不断生长,而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氮元素形成的各种蛋白质在作物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多种作用:结构蛋白构成的生物膜,是多种生命过程进行的场所;酶蛋白直接影响着生理生化反应的进行;贮藏蛋白是营养物质的一种贮藏形式;氮元素参与形成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因此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果氮素不足,作物体内新细胞的形成将受到抑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就会减缓或停滞,同时,缺氮还会引起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水稻(Oryza sativa L.)根系为须根系,主要由冠根构成.水稻冠根的生长活力与其耐旱、耐涝、耐盐能力以及地上株型、育性等密切相关.对水稻冠根的发生发育的详细过程和激素调控冠根发育的机制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水稻冠根发育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明晰植物幼苗在不同土壤质地中的生长适应策略,探讨利用不同土壤处理方式调控植株幼苗生长发育和提高人工育苗效率的可能。将苗圃土壤分别设置为平床深耕、起垄和平床浅耕三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季的生长动态和根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月份是胡杨幼苗生长关键期,比根长能够作为反映其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土壤处理方式影响着胡杨幼苗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以及根系形态,深耕对幼苗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这对胡杨苗圃土壤处理方式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照和氮素等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光照提供的能量,其中光强、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氮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特别是氮肥,氮供应水平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特性,其在参与调控植物体生化反应中的酶及其辅基的合成方面必不可少.然而,植物生长发育往往受环境中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光照和氮肥互作对植物的影响十分显著,本文综述了光照、氮素及光氮互作对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阐述了光氮互作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维管植物导管元素分化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遗传控制的细胞死亡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维管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由死亡的管导分子组成,本文着重讨论了维管植物的导分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的形态和化特性以及参与找在因,并介绍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PCD存在的时空广泛性。虽然植物发育生殖过程中的PCD与动物细胞通过遗控制的细胞死亡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维管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由天文馆的导管分子组成。本文着重讨论了维管植物的导管分子形成过程中的细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的形态和生化特征以及参与的基因,并介绍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PCD存在的时空广泛性。虽然植物发育和生殖过程中的PCD与动物细胞凋亡存在许多相似的形太必生化特征,但细胞通过自溶或自自我吞噬来死亡,而并不形成动物细胞凋亡中典型的凋亡小体。说明这些PCD类型本质上凋亡型PCD。导管分子的死亡是一种典型的植物PCD。近年来体外系统研究表明,导管元素分析中的细胞死亡程序与动物细胞凋亡不同。  相似文献   

16.
植物编程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编程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的研究是紧随对动物编程性细胞死亡研究在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热点。大量实验证明,植物的PCD在发育以及植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综述了植物PCD在形态上和生理、生化上的特征,以及近年来对其信号转导,盎基因调控和一些相关因素作用的研究,最后在比较动、植物PCD的基础上,得出了植物PCD典型特征,并提出了植物PCD研究的意义和可能取得进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以及与植物激素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龙兰  杨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4):1326-1337
根系是植物获取水分的主要器官,它直接影响整个植株的输水量以及生命活动。在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下,了解根系生长过程中的需水特性并提高农业中水资源的利用率,一直是节水灌溉技术中研究创新的热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植物根系的吸水量进行精确估算,建立根系吸水模型是定量化研究植物根系吸水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概述了根系吸水的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不同研究方法下的根系吸水模型进行分类研究,并阐述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同时介绍了水盐共同胁迫下的根系吸水模型。最后对目前的根系吸水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构建水稻根系三维动态吸水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脱落酸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脱落酸对种子发育、果实发育、植物体细胞胚发生及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调节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小麦茎生长锥分化及花和花序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其变化规律可总结为以下两方面:(1)DNA,RNA 和蛋白质分布的细胞区域基本一致,且都在发生新器官和迅速生长发育的原分生组织细胞中含量最丰富。(2)淀粉物质的大量积累都是向着迅速生长与发育的新器官方面转移,而且积累淀粉的细胞区域总是紧靠在原分生组织的后面,但不在原分生组织细胞中,穗轴上不同部位小穗及小穗上不同部位小花的发育状况与所获得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多糖)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