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格罗巴切(S.Gr blacher)、泽林格尔(A.Zeilinger)及其同事新近完成的一个实验[自然周刊,446,871-875(2007)]检验了莱格特(A.Leggett)于2003年提出的一个只基于实在论而同定域性关系松弛的新的不等式,他们断言一类重要的非定域实在论已被排除。本文概述格罗巴切实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结论,指出该实验在物理学上和哲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肇始于弗雷格的经典分析(构造)计划的进一步推进和实现,卡尔纳普的那个以准分析为基本方法的构造系统历来被公认为楷模。然而,古德曼却发现,准分析面临着足以威胁其整个构造计划的同伴关系和不完美的共有困难,并基于多元主义、唯名论和个体计算方法给出了解决方案,不仅因重构了构造主义而回应了对整个构造主义计划的质疑,而且借助于实用主义因素的引入奠基了分析哲学两大学派的融流取向。  相似文献   

3.
福多将计算模块的概念运用于对心灵模块性的分析,提出心灵之负责输入分析的部分(感知觉系统、语言系统等)是模块性的,而心灵之专司信念的确立和思维之职的部分(中心系统)是非模块性的。由此,福多进一步得出心的计算理论不适用于中心系统的结论。然而,福多的结论给他的计算主义的意向实在论辩护带来了问题:如果思维不是计算,那么,福多关于常识心理学所持的意向实在论主张就成了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4.
(1)生成论和构成论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量子场论的"产生"、"湮灭"概念的逻辑基础在于生成论.(2)在量子场论多种解释中"场的实在论"和"结构实在论"最有合理性,它们可以有形象模型.(3)从虚粒子的"跃迁"(将要摆脱构成论、粒子论的过渡性假说)到场量子的"产生与湮灭"(彻底的生成论和场的本体论)的进步,是科学概念的革命.(4)真空不空:粒子本体论失效,并成为确立场的本体论的转机.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由量子场论所蕴含的场的本体论、结构实在论和生成辩证法思想,以及概念革命的主要历程做一种补充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构实在论是当前英美哲学界有关科学实在论争论的最新进展,最早由伦敦经济学院的约翰·沃勒尔教授提出。结构实在论是在科学实在论两大论证——无奇迹论和悲观归纳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它表明科学理论依据自身的数学结构能够揭示不可观察世界的结构;在理论变革中数学等式得以持存,这种数学连续性构成了科学理论发展的连续性;成熟科学中科学理论的连续性高于纯粹的经验层面,这种连续性是非经验的,但是并没有达到充分解释的高级理论层面;数学结构的连续性表达了实体之间的真关系,然而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中期批判和拒斥分析/综合区分洪流的主力,纳尔逊.古德曼立于唯名论和实用主义情景,通过一条独特的外延式意义分析路径,论证了严格分析的不可能,从而实现了对分析/综合区分的解构和拒斥。然而,古德曼并没有止于消极拒斥,而是在积极改造基础上用解释替代了分析,不仅因此而肇始了后分析哲学转向,而且也因重构了认识论而实现了整个哲学话语的转换,这也正是古德曼的独特效应所在。  相似文献   

7.
因果排除问题是非还原物理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不少学者借助干预主义因果论来消解这一问题,从而为非还原物理主义辩护。然而不论是从干预主义因果定义本身,还是从借助干预主义因果论消解排除问题的两条论证思路(过度决定可接受论证和差异论证)来看,这条辩护策略都是失败的。干预主义因果论在为心理因果性辩护的同时,必须以损失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其他重要立场为代价,包括依随性、心理属性的因果自治,甚至物理主义。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考量能成为信念理由?证据主义与实用主义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论辩僵局。新证据主义者试图从信念理由的本质出发打破这一僵局,但它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信念和理由的能动性,忽视了其功能性。通过给审议性约束理由概念(DCR)增加一个胜任力或德性条件,审议-胜任力约束理由概念(DCCR)不仅修正了新证据主义,而且能更好地阻击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摩尔将常识概念引入知识论,开创了日常语言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知识论的难题,但他并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他的诉诸常识还停留在前理论的层面。新摩尔主义沿用了摩尔诉诸常识和日常语言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怀疑主义难题,在此基础上,新摩尔主义还为常识哲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新摩尔主义主要表现为外在论和内在论两种理论形态,它不仅在解决怀疑主义难题方面取得了进展,而且还表明诉诸常识亦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科学观认为实验的可重复性是自明和不可或缺的,可重复的原则是科学事实成立的重要判据,是科学确定性、普遍性的奠基石.SSK和新实验主义都对这一原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观点在此问题上的缺陷.尽管如此,SSK和新实验主义由于关注点、研究方法和认识论等方面的不同,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结论也有差异.本文主要探讨并比较了两者对实验可重复性的相关研究,最后对如何看待实验可重复性提出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1.
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代知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首创性和重要性,而且也为重新审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盲的直观’是否是概念性的"这一问题,康德学界形成了概念论和非概念论两大阵营。非概念论在分析哲学界分为内容非概念论和状态非概念论,这一区分也被康德学界广泛接受。然而这种区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该原则在康德哲学中是否适用?从分析哲学到康德哲学,"非概念论"的含义是否发生了转变?在康德哲学语境中界定"非概念论"的确切含义不仅使得当前概念论与非概念论的争论明晰化,更重要的是借此深化了康德的直观理论。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规范结构的重构——对默顿规范质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顿的规范理论是很著名的,但由于囿于纯科学,默顿的概括并不是今天科学家所实际遵守的行为准则的真实写照。本文认为,科学的规范结构需要重构,关键是要充实“诚实性”这一核心规范,并区分出两类规范:第一类规范(“诚实性”和“普遍主义”)是从一旦触犯便会激起科学家一致的道德义愤而推断出来的,它们具有底线的特质和普适的禁止性功能;第二类规范(“无私利性”、“公有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从无数受到推崇的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中推断出来的,它们的特质在于普适的倡导性功能及在特殊情况下的禁止性功能,在倡导和禁止之间有一个允许的中间地带。由此,既可以化解对科学规范是否存在的质疑,也可以阐明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精神气质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系统科学的观点,对达尔文革命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透视:(1)作为达尔文革命的功臣,华莱士确实受了许多委屈,对这种科学史中的"异化"现象,可以用科学知识社会学来进行解读。(2)达尔文的思想历经四次革命的飞跃。(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纲领可以用系统科学观点得到合理解释。(4)作为达尔文纲领的对立面,"宇宙完美设计"纲领仍包含合理内核和启发性。(5)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解模式,进化论的科学语言与自然神论的宗教语言之间通过转译,有可能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5.
在《心理事件》一文中,戴维森提出了一种关于心-身问题的非还原物理主义观点——无律则一元论.无律则一元论认为心身之间是殊型同一关系,并且不存在严格的心理-物理规律.随后,戴维森引入随附性来进一步解释心身殊型同一论.金在权对此表示怀疑.我们将论证,首先戴维森这个做法可以避开金在权的质疑;其次,即使可以避开金在权的质疑,心身随附性仍需要进一步说明;最后,即使心身随附性有问题,心身殊型同一论仍有可能继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