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减少粘胶长丝纺织经编缺压组织的布面疵点,改善纺织条件,提高布面质量,对以250D粘胶长丝纺织“龙花”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经筛选,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经编机牵拉密度为28个线圈/ cm,经编机转速为280r/min,整经机加油量为0.215%,整经机单纱张力为0.275N,整经机转速为280r/min。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粘胶长丝纺织经编缺压组织的布面疵点 ,改善纺织条件 ,提高布面质量 ,对以2 5 0D粘胶长丝编织“龙花”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 .经筛选 ,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 :经编机牵拉密度为 2 8个线圈 /cm ,经编机转速为 2 80r/min ,整经机加油量为 0 .2 15 % ,整经机单纱张力为0 .2 75N ,整经机转速为 2 80r/min .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整经机制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整经机制动力矩选定原则。介绍了整经机常用的几种制动装置结构型式。文章内容不仅对整经制动装置设计而且对其他各种制动装置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疵点的特征对常见疵点进行了简单的划分,然后提取织物疵点合适的疵点特征参数,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判别疵点的类别,从而更好的对织物质量等级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筒子在筒子架不同位置上对片纱整经张力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新见解,指出该影响主要发生在片纱形成区,其变化规律随整经形式(分批、分条整经)、穿筘方法(分排法与分层法)以及整经机尺寸参数而变化.在相同初张力条件下,在筒子架区域内,前后排张力差异甚微.文章对分排法穿筘优于分层法作了新的解释,并指出分段分层加压措施在生产实际中往往难以精确确定加压原则和加压差异量,建议采用等加压型式的筒子架.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纺织行业整经机断纱检测可靠性低、灵敏度差等问题,开发了一款智能相机,实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断纱自动检测系统.系统硬件结构以智能相机为核心,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触摸屏等设备实现机电一体化检测,提高了系统检测的灵敏度.视觉算法将复杂的二维信号转换为一维信号,从一维信号中自适应提取信号的极值,根据极值信号统计纱线根数,得到检测结果.针对现场图片存在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局部信号相关性判断和极值点修正等信号极值选择方法,提高了系统检测的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断纱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提高整经机的整经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在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型中,由于档逻辑视图和用户信息需求逻辑视图不能有效地代表档和用户信息需求,所以尽管根据逻辑视图的特点选取了合适的排序函数,但检索性能总是不能令人满意.提出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使用较好的兼顾了知识表达能力和推理效率的描述逻辑来构建本体,利用tableau算法和只含有原子角色情况下个体间的等价关系分别生成概念集和个体集的商集,从而得到具有语义的索引项集合,利用这些具有语义的索引项来生成较好地反映档和用户信息需求语义的档逻辑视图和用户信息需求逻辑视图;由于逻辑视图能够有效地代表档和用户信息需求,再根据逻辑视图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排序函数,从而可以使检索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到桥式起重机上,弥补了原有继电——接触器控制的缺点,实现了桥式起重机拖动系统的各档速度、加速时间和制动减速时间都可根据现场情况由变频器设置,调整方便。负载变化时,各档速度基本不变,调速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片梭织机制织粗厚斜纹织物产生经缩疵点的原因,对如何减少经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织物疵点检测的近期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模式识别的一般顺序并根据当前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在织物疵点检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首先分析了将计算机视觉应用于织物疵点检测的现实意义。考虑到特征提取与选择模块以及检测模块是瑕疵检测系统中最关键的两个部分,着重讨论了这两个模块近期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及其在疵点检测应用上的效果。最后给出了结论,说明了开发国产化自动验布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先对经纱恒线速度卷绕进行分析,然后以国外进口的长丝整经机为研究参考对象,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长丝整经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多视图几何技术出发,利用透视同伦变换技术、切点累积生成和运动估计及几何校正等技术将一组真实场景照片重构出一幅高分辨率的柱面全景图。由此研发的交互式全景漫游生成系统ADPW具有全景图生成、基于超媒体架构的多媒体信息融合、交互式全景漫游、发行(脱离系统运行)等功能,不仅实现了高度真实感的多媒体实时交互漫游,还可以发行相应的虚拟场景浏览器,脱离ADPW开发工具单独运行,可作为用户二次开发工具以便用户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藏氆氇织物独特的服用性能与原理,对结构相近的藏氆氇织物与普通毛织物以及化纤织物的规格、结构参数、舒适性能和耐用性能4方面进行试验测试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藏氆氇织物属于门幅窄小(23~27cm)的全毛斜纹厚重型织物,其具有经密小、纬密大,经纱粗、纬纱细,经向紧度小、纬向紧度大、总紧度大于100%的结构特征,且具有保暖、防风、防潮、沾水少和坚牢耐磨的独特服用性能,从而表明其对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生产生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络筒、整经、浆纱三道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为控制纱线毛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验方法研究纱线可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影响经纱可织性的因素以及研究经纱可织性的实验方法。原纱质量、经纱准备、织造条件是影响经纱可织性的重要因素。经纱的可织性可通过改变纺纱参数、纺纱技术来提高,但对经纱可织性有决定性的是织前准备。通过织前准备,特别是浆纱工序可充分地提高可织性。分析表明给定浆纱的可织性可通过浆纱强伸性、浆纱耐磨性、织造模拟后浆纱毛羽变化、织造模拟后浆纱缠结分离力等指标来预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的数学模型,计算两种下上冷却水比时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应变、相变体积分数和翘曲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25水比的冷却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各面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水冷前期带钢上下表面应变不同,带钢会产生向上的翘曲,冷却过程中边部最大的翘曲量达到21.84mm;水冷后期带钢板形会逐渐恢复平直,但由于水冷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终冷时厚度方向上贝氏体含量的差异,卷取时带钢边部依然有-9 mm的翘曲量.上下表面的不均匀冷却是引起翘曲的根本原因.在保证X70管线钢性能条件下,采用1.58的下上水比工艺,卷取时边部翘曲量仅为-0.58 mm,合适的下上水比能大幅度减小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横向翘曲.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经编针织中 ,利用新型纺织材料混纤丝研制新品的过程 .从原料选择、设备改造 ,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分析了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展望了该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