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17,(3):147-150
大学生职业决策是大学生对职业机会进行相关信息收集与识别、综合评估主客体现实境况与发展趋势而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其受制于大学生个人、家庭环境、高校建设及社会层面等诸多方面。剖析当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因素,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重视家庭与朋辈关怀,整合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各方资源,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职业决策效能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井军弟 《河南科技》2013,(16):235+239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196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防御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性别差异显著,城乡差异显著;贫困男女大学生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差异显著,而在成熟防御机制、掩饰防御机制上没有差异,城乡上基本没有表现出差异;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Snyder自我监控量表个人反应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420名高职护理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1份.结果显示(1)高职护理生的自我概念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2)仅在自我监控能力方面,独生子女要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3)随着年级的增加,高职护理生对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的使用有增高的趋势.(4)自我监控能力与自我概念间无显著相关;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相关,并且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自责因子和求助因子能显著地预测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状况,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概念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建省5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存在相关;②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社会自我、自我认同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关系密切,社会自我因子是其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对61名班主任教师和与之相对应的3511名高中生分别施测《中学教师激励风格问卷》和《考试焦虑问卷》、《学业效能感问卷》.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表明:(1)在控制学生性别的影响时,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这一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2)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主任激励风格越倾向于自主支持,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及其认知反应、行为表现因子的预测力越弱,反之班主任激励风格越控制的班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的预测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实践领域更加丰富大学生健康,‘格的实证研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形容词法和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编制了《大学生健康^格问卷》,并通过对23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心理症状与自我和谐的现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力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证支持.得出结论主要有:(1)自编的大学生健康人格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大学生健康人格与SCL-90总分及备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的刺板性无显著相关.(3)大学生健康人格水平对心理症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我和谐在健康人格和心理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中林  单丹 《松辽学刊》2009,30(4):151-153
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结合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计算机等学科对复杂运动情景中篮球运动员的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整个实验研究运用先期开发的《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对三个水平篮球运动员认知决策和直觉决策任务上的决策速度、决策准确性和自信心水平等指标进行了考察。考察三个组别运动员之间以及两种决策任务之间的决策速度、正确决策速度、决策准确性和自信心分数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运用可信理论分别建立了分散、集中决策和回购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对3个模型分别进行求解.通过比较最优解,得到回购契约下能够使系统达到最优.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购契约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相对于分散决策下提高了19.9%,实现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赢,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问卷》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倾向问卷》,对来自西部的336名在校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与职业生涯探索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权威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可有效预测职业生涯探索类型,其中权威型的预测力高于专制型。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22,(1):29-35
为研究适应期员工职业成熟度对职业发展成功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员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期员工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成功与工作年限呈显著正相关,职业成熟度与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成功呈显著正相关,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成功显著正相关,职业适应能力在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发展成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对比分析 1.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同一性。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具有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择业体验的自信心理。普遍认为自己能够独立找到一份工作,能够胜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多种职业。在调查的217名大学生中,93.7%的独生子女与 87.6%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够独立自主地找到一份工作,71.1%独生子女与64.7%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寻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业;82.5的独生子女与 86.3%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所形成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  相似文献   

12.
选用情绪智力量表、幽默风格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对3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情绪智力时幽默风格、人际交往能力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幽默风格在情绪智力与人际交往能力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对人际交往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均不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54例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原因.主要为人际关系紧张.恋爱受挫,学习困难。应用16PF测试与健康大学生进行比较。心理障碍大学生具有焦虑、抑郁、幻想、固执等个性特点.本文提出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28-133
为了掌握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特征,进而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合理依据,通过采用霍兰德职业倾向调查量表对福建某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倾向分布以社会型和常规型居多,且不同职业倾向之间大学生的得分差异显著,男生在现实型、研究型、事业型和常规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的生源地对大学生职业倾向的影响较小,大四学生在现实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会计、市场营销和投资理财专业学生的职业倾向得分比其他专业相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D.BALAS决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原来的E BALAS方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和直观易解的优点。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好,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评教心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学生评教心理的特点,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评教心理问卷,对湖州某大学的450名大学生以班为单位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评教心理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且无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专业差别.同时,误差心理、课程特征和教师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面向社会以问卷的形式,针对编辑行业的认同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编辑职业形象趋于智慧型、低调型,编辑的行业形象趋于狭窄型、冷门型,职业的社会接受度趋于平稳.并提出社会认同度对编辑人员及行业造成影响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教育的心理学分析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学生体验式教育进行心理学分析.验证了个体体验存在着风格差异,即认知上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现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要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以多种形式进行体验式教育。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大学生坚韧人格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问卷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总体状况良好,坚韧人格在性别和专业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坚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