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叙述生态移民的背景、生态移民意义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生态移民的兴起和发展、生态移民的类型、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及政策等概况,分析了中国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中国生态移民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稳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稳定要素的分析,阐明了移民安置稳定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目的.移民安置稳定包括生产安置稳定、生活安置稳定、移民心理稳定、移民社会稳定等四个方面,其中移民生产安置稳定是基础,生活安置稳定是核心,移民心理稳定、移民社会稳定是根本.本文在全面分析中国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稳定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我国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稳定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熊飞  周风  郭涛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82-18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国家战略工程项目,该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移民,湖北省高度重视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了“四年任务二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移民工作目标,库区、安置区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按既定目标完成了移民工作任务。本文重点介绍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工作任务、工作效果,移民安置监督评估机构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了移民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三峡移民补偿政策的依据、原则及目标的基础上,回顾了三峡移民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归纳了三峡移民补偿政策体系的构建,总结了落实和执行三峡移民补偿政策的主要成效及经验,进行了健全完善移民补偿政策的有关理论思考,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移民补偿政策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移民的缔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移民是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政策措施.目前,生态移民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政府,移民自身尚未成为移民选择的决定主体.由于移民涉及经济、文化、法律等多重约束,移民制度的生成必须兼顾生态保护与居民福利改善的双重目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论证了居民通过缔约决定移民安排的可行性,并主张变革现行政府操控型移民模式为居民自主性移民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指导性文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解读,为水库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提供科学依据。遵循条例规定,设计了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流程,进行移民实物指标调查与环境容量计算,并应用到具体移民工程中。以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第二水源地三河口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为例,分别从移民实物指标调查与校核、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安置辅助信息系统3个方面对三河口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进行全过程分析与集成应用。文中设计的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流程实现了移民全过程管理,试点的成功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搬迁安置顺利实施的保障是移民安置规划和有效的组织管理。移民安置规划及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的法规、文件支撑体系,引入环境容量分析和资产评估方法,科学选址,准确把握移民补偿与地方发展之间关系,编制合理的迁建进度计划等;同时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资金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依法调整规划等,顺利完成了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维护了库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库区经济发展,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法规、规范、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还对移民安置理论、移民安置前瞻性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移民文化呈现多种形态,其中包括温州侨乡的移民文化、旅居地的移民文化和新温州人的移民文化。温州移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温州移民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利工程移民调查是做好移民拆迁安置工作的基础,文章论述了移民调查的步骤、内容和方法,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指出了移民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后,由于环境发生改变,移民将产生相应的环境感知,而环境感知将会影响移民的环境适应程度。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评估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生态移民所处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探析了移民在环境变迁过程中的环境感知特性及其规律。研究表明:搬迁之初,移民呈现出对迁入地生产环境感知最为敏感,维持基本生计、增加收入成为移民首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搬迁时间的增长,移民对迁入地生活环境感知程度增强,相对于生产及文化环境而言,移民对迁入地生活环境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更为关注。随着时间进一步推移,移民对民俗宗教、文娱设施、邻里关系等文化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生态绿洲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即宁、蒙、陕、甘干旱风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建设800O~13300km^2生态绿洲并将其作为生态移民基地,将减轻非绿洲区人口超载压力,为实施旱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场封育工程创造条件,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移民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生态移民整合的含义、内容、特点,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试图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从不同角度来综述我国生态移民整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以廓清各界对生态移民整合工作的认识,对以后的生态移民整合工作给予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This essay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ecological flow velocity as well as ecological hydraulic radius (EHR) and proposes an ecological hydraulic radius approach (EHRA) which considers both the watercourse information (including hydraulic radius, roughness coefficient and hydraulic gradient) and the required stream velocity necessary for maintenance of certain ecological functions all together. The key parameter of EHRA is to fix the watercourse cross-sectional flow area corresponding to EHR, by which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abola shaped cross-sectional flow area and hydraulic radius is deduced. The EHRA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flow velocity for adequate fish spawning migration, but also is applicable to the ecological flows in regard with other ecological issues (such a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for transporting sediment and for pollution self-purification, etc.). This essay has illuminated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taking the estimation of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Zhuba Hydrologyical Station watercourse in Niqu branch of the Yalong River as an example. Additionally, we compare EHRA with Tennant approach.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Zhuba Hydrological Station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calculated by EHRA lies between the minimum and favorabl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calculated by the Tennant approach.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cological flow velocity (such as the fish spawning migration flow velocity)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producing results applicable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城乡人口迁移类型和动力机制,论述了城市集聚规模效应的一般理论,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规模效应的评价体系,并从3个方面揭示了特定区域内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规模效应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南平市10个县域人口的空间迁移数据为资料,首先基于双约模型,计算人口迁移的合理格局,然后利用Markov链预测将来人口迁移的趋势,最后借助线性规划计算人口的合理分布.结果表明:(1)人口迁移的不对称性显著.(2)远期人口分配仍以延平区、邵武市为最大,建瓯市、建阳区位于第二梯队.(3)武夷山市和建阳区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核心地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历年《保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人口-发展-环境模型,依据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的迁移人口特点设定雄安新区政策导向人口迁移方案,对比分析了延续历史迁移趋势的自然迁移和政策导向迁移两种方式下2020—2035年雄安新区分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的人口结构变化特征。结论如下:(1)目前雄安新区人口已呈现老龄化态势,自然迁移方式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政策导向迁移方式下,未来老龄化有所缓解,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减轻,但出现少子化现象;(2)两种迁移方式总性别比均呈下降趋势,性别结构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性别比偏高现象;(3)自然迁移方式下,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20年的9年升至2035年的10年左右,中学教育水平仍占主导地位;政策导向迁移方式下,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年升至13.5年,人口教育结构由中学教育水平占主导地位转为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占主导地位;(4)建议应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人口财产性收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外学术界关于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人口迁移不仅是气候变化应对机制,更是一系列国家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相互碰撞的复杂结果。针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了各国应加强收集、共享与气候有关迁移的可靠数据,对移民相关政策制定应着力于改善目的地移民安置和生计问题。通过介绍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方向现有国际研究趋势,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重心计算方法,利用福州各县市1988-2009年年末人口、经济等数据,计算出福州市各年人口、GDP、产业重心坐标、迁移方向及移动距离,定量地表示这一时期人口、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福州市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性,人口重心总体向东南缓慢移动,经济重心有明显向东南方向迁移的趋势,且经济重心迁移的幅度远远大于人口重心.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二、第三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与经济重心相近,第一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则表现为较不规则.  相似文献   

19.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出地与迁入地是移民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要考虑保护和恢复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移民的经济补偿方面,在做到补偿充足的前提下,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一定要让移民自身参与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以避免外力强制作用下的文化改变。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环境的人口容量是有限的,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退化,对人类生存及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作者从环境的人口容量角度,参照杨勤业等人对中国环境脆弱形势的研究结果,提出人口的数量和人类的活动是造成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