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空调节电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和测试数据分析了我国空调产品能效比的基泰情况以及我国国家标;隹中规定能效比值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差距,指出了我国能效水平提升具有很高的潜力、根据季节温度分布,分析了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以及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得出能效比和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以及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对空调节能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季节能效比和综合部分负荷值的应用对节电有利.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直接蒸发冷却(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DEC)空调系统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对室外气象参数变化的敏感度,发现DEC空调系统的累年平均能效比和额定能效比均无法作为直接蒸发冷却空调设计依据。以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并给出了用于评估DEC空调系统性能的典型气象季。结果表明,DEC气象季可准确地反映直接蒸发冷却空调制冷能力随室外气象参数变化的特征,并且由典型气象季计算出的平均和最小能效比可分别作为DEC空调系统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设备选型的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内外标准、规范、研究文献、试验数据,该文提出了中央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指标、能效比模型、制冷系统能效比模型、冷冻水输送系数模型、空调末端能效比模型。基于上述指标和模型,构建了中央空调运行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对应的能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却水温度、流量和扬程等因素对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比的影响.以空调冷负荷和冷冻水参数作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包含水源热泵机组能耗的冷却水系统能效比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地表水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和以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效.结果显示,冷却水温度变化对能效比的影响大于冷却水系统静扬程变化对能效比的影响.部分负荷工况下冷却水温度为23~24℃时系统能效比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正>春兰集团全面扩大高能效空调生产。本月,先锋、高能效、环保、变频等四大系列能效比均在2级、1级的空调新品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4月份投放市场。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  相似文献   

6.
就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蒸发冷却是以水作为制冷剂的,利用水的蒸发取得冷量.但是它不将蒸发后的水蒸气进行压缩、冷凝回到液态水后再进行蒸发,因此与机械制冷相比,蒸发冷却不需要消耗压缩功,一般来讲,蒸发冷却空调的能效比是机械制冷空调能效比的2.5~5倍.还介绍了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方式,蒸发式冷却空...  相似文献   

7.
针对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热功耗高且低温环境工况下制热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回收电机余热为乘客舱制热来减少制热功耗的空调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机余热循环系统模型并通过电机余热制热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建立了热泵空调制热系统模型并通过热泵空调制热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合两个系统建立了带有电机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电机余热制热性能和电机余热辅助热泵空调制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电机余热单独制热在中等车速、环境温度高于10℃的工况下能够满足制热需求;电机余热辅助热泵空调制热能够有效提高制热效率,在电机转速为3000 r/min、压缩机转速为4000 r/min、环境温度为-5℃的工况下,等效制热能效比能够达到3.4,比同工况下热泵空调单独制热模式的能效比提高了约48%.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空调系统的制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水冷式太阳能半导体空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制作了一种水冷散热式太阳能半导体空调,在不同的冷却水流量、电压和半导体热电堆数量下进行制冷性能测试,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的空调制冷功率和空调能效比(COP)。实验结果表明:该空调能够达到4m3小空间的制冷需求,并且COP能达到2.2~2.8。根据实验得到的运行参数评价了该空调的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该空调的年平均费用约为普通压缩式空调的2.1倍。研究结果为半导体空调如何提高COP、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福州市某办公建筑空调水系统变频改造的节能效果及其对空调各子系统能效的影响进行实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变频改造节能效果明显,在空调日均负荷率约为50%的情况下,整个水输送系统节电率达48.8%,变频节能改造使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下降18.2%,空调水系统能效得到显著提高,对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比没有明显影响,但会使空调末端能效降低.  相似文献   

10.
傅强 《科技资讯》2009,(15):39-39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选择是直接受系到暖通空调工程璜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而经济性比较又是目前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中考虑最多的一个同题。本文主要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常出现的经济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做好经济性设计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层换热理论为基础,重庆某示范楼工程土壤源热泵系统为对象,建立实验系统,测试了实际运行状况下的地埋管换热器供回水管不同深度的水温.从地埋管不同时刻的平均水温和换热能效两个方面分析了实测数据,研究了回水管保温与不保温时垂直双U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情况.结果表明,在冬季,保温地埋管典型日不同时刻的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14.09%,月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23.08%,季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40.54%.在夏季,保温地埋管典型日不同时刻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10.76%,月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28.57%;季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41.48%,回水管保温有利于加大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制冷量非均匀匹配的冷水机组群为研究对象,考虑制冷量自平衡特性,构建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热力特性模型,研究变负荷下的非均匀负荷匹配冷水机组并联运行特性,提出了基于能效基准的多台冷水机组控制策略,并与均匀负荷匹配冷水机组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变冷冻水出水温度条件下非均匀负荷匹配控制策略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制冷量自平衡条件下,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时存在能效基准,冷水机组群按照能效基准所对应的控制策略运行可实现能效比最大化,本算例中的空调系统负荷率分别在14%~39%、43%~100%范围内变化时,冷水机组群平均能效比EER≥5,最大EER达5.43;在变冷冻水供水温度运行条件下,冷水机组控制策略不随冷冻水出水温度改变而改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冷水机组选型搭配时,以较少的冷水机组并联运行台数实现较高总体运行性能运行的非均匀负荷匹配方式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魏广艳 《科技信息》2011,(31):I0250-I0250
洁净空调系统是医药洁净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运行状态的好坏关系着洁净环境能否达到标准,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就洁净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以此希望能够“对症下药”,给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郑忠明 《科技资讯》2012,(9):151+153-151,153
结合空调安装工程监理实践经验,介绍空调工程监理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对常见的问题提出监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常规空调系统一般以冷凝除湿为主,之后需要再热才能满足送风温度要求,即浪费了冷量又消耗了再热的热量。为降低空调系统再热负荷,提出了双冷源空调机组。双冷源空调机组是在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设置两个或多个表冷器,各表冷器可根据其功能采用低温冷源(如供回水7/12℃)和高温冷源(如供回水14/19℃)。为研究双冷源空调机组性能,试制了一种双冷源组合式空调机组,采用两组表冷器并联的形式组装。实验研究了高温表冷器的供冷能力、全热交换效率和除湿效率等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供冷性能和节能性。结果表明,高温表冷器单独运行时,理想制冷效率显著提高,节能效果明显,送风温差可以满足室内要求,但除湿能力不足。两组表冷器联合运行通过合理设置表冷器的送风占比,完全可以满足空调系统送风要求,节约再热能量,达到节能的效果。在双冷源空调机组运行过程中,高温表冷器承担的负荷部分越大,系统的能效比EER就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建伟 《科技资讯》2007,(10):66-66
文章分析了冷却塔水源式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技术障碍,通过工程实例,论证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人防工程中应用的的可行性与优势,并提出了工程实践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供工程管理和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对《暖通空调》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改革意见。从加强课堂教学与选修课程的联系、加强《暖通空调》课程与原课程内容上的贯通衔接到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通过《暖通空调》课程教学不但有力保证了整个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赵嵘  梁丹丹  于泳 《科技资讯》2013,(3):110-111
中央空调系统能效评估是公共建筑能量管理的重要模块。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央空调用电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央空调的运行特点。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以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为最终目标,对冷热源系统、输配系统、风机管盘系统等分系统的相关指标评估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蒸发式冷凝器空调系统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发现即使在相对湿度较大的运行环境下,空调系统的性能系数(COP)仍可达3.5左右;空气湿球温度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排热性能影响明显,在测试范围内,当其它控制参数不变时,湿球温度每上升1℃,排热量下降5%左右.对蒸发式冷凝器及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冷负荷的降低,系统COP和冷凝器能效比均有所下降,但采用变风量的运行控制策略,系统性能系数可提高5%以上.通过与空冷式空调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即使在夏热冬暖地区,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郑惠军  宋灿 《科技信息》2009,(28):101-102
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空调的几种送排风方案:分析了各种送排风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提出了工程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