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详析各国具体政策后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各有差异,有些国家强调"以质取胜",用多元文化、低廉学费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学生赴澳大利亚留学人数逐年增加,他们在澳洲生活、学习及心理、生理健康状况已成为国人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在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各大学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访谈分析,报告中国留学生在澳现状和心理感受,并提出参考建议,以期达到出国留学朝着更健康和更理性的道路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东南亚留学生来华的留学期望的现状.采用自行修订的《东南亚留学生留学期望》问卷,测查267名东南亚留学生.研究发现东南亚留学生来华主要的期望是学习中国的文化;越南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文化的期望值显著高于老挝留学生;东南亚留学生男性受到的留学资助显著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晚清中国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晚清时期留学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的不同阶段里,留学生发挥的不同作用,结合当下,分析晚清时期留学制度对当下留学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爽 《科技信息》2011,(33):281-282
东日本大地震冲击留学市场,引发日本语学校、餐饮业及贩卖行业危机,打破留学区域格局。日本政府支援留学生政策和中国留学生的动向,决定日本留学市场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赵萌 《世界博览》2012,(16):32-35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世界高校国际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2011年中国赴英国留学生已经突破9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高达15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美国,每年发放给外国留学生的H1B工作签证约有6万份,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国学生拿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国内1985年至2007年的有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趋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留学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具体表现为往年留学人数、留学服务以及家庭经济实力是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几个主要考虑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9.
张兴兴 《世界博览》2014,(14):36-40
在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减的今天,留学海外成为莘莘学子越来越多考虑的选择,当然,欧美、澳洲等或公立或私立的世界名校,也随着国人的竞争而显得格外走俏。所以,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式留学中,令人感受至深的,还是那些拼杀在各类考试第一线的学霸与学神们。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学历生是我国来华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留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完善了高校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也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是做好来华留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世界高校国际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201 1年中国赴英国留学生已经突破9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高达15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美国,每年发放给外国留学生的H1 B工作签证约有6万份,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国学生拿到。不难想象,"留在当地就业、拿绿卡"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心中的美国梦。纵观各国,留学生能否留在当地不光与各国的留学生就业政策有关,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对哪些人才紧缺的职业有需求。因此,如何谋得一份好工作,就要从留学生选择专业开始。本刊编辑部联手《美国留学我做主》的两位作者,对美国高校留学专业进行深度  相似文献   

12.
一、留美、留欧教育及其不同 洋务派倡导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而他们的成行得力于容闳的积极倡导。1871年,清政府先后任命陈兰彬、容闳为赴美留学的正、副监督,驻美负责管理留学生教育工作;任命刘翰清总理上海两学局,即负责留美预备学校事宜。1872年8月第一期30名幼童詹天佑等经上海预备学校培训后,在监督陈兰彬带领下从上海出发赴荚。1873年6月、1874年11月、1875年10月第二、三、四期各30名幼童(年龄在10-16岁间)也按计划出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持续升温,学成回国人员也在不断增长,但是规模与速度远不及出国留学人数。笔者用1979—2006年的统计数据,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考察促进留学回国的主要因素。在综合考虑GDP,工资,出国人数等各种因素之后,发现GDP在决定留学回国的诸多因素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兴学运动中的作用,胡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留学教育一定要以“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由此提出了“慎选留学”和“增设大学”的建议.胡适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13,(23):6-6
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芝加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中美两国大学的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刘延东说,中美大学的合作交流搭建起了两国友谊的桥梁,成为人文交流中最为密切、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对促进中美关系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已达235万,连续四年成为美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美国”十万强”计划也推动68万美国青年到中国留学交流。中美建交35年来,两国大学从留学互派到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华留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主导因素。以来华留学教育为分析视角,探讨教育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以"项目化"的模式整体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共同发展;而来华留学生也可以成为城市国际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助推教育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华亭 《世界博览》2012,(3):74-75
正过半美国大学正在扩招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一年为美国经济至少贡献了44亿美元。2011年11月14日,美国国际教育学会与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联合发布报告指出,2010到2011学年度,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15.8万人,比上一学年增加了23%,居在美国际留学生人数之首。报告特别指出,中国留学生在美读大学本科的人数增加了43%。而这样的变化,全美高校都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18.
正小留学生们的成长历程,成为家长们更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外媒称,有愈来愈多中国父母决定把孩子送往美国接受高中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申请美国大学。但现实真如他们期望吗?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到美国念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愈来愈多,从数据上已看出端倪。中国教育部今年3月数据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在2015年继续上升,首次突破50万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月最新数据,美国是中国学生留学首选目的地,留学生人数远超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相似文献   

19.
李冲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77-79,112
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派遣中国留学生,史称“庚款留学”。庚款留学群体大都学有所成,回国后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通过宣传和实践科学技术加快了中国现代科技创建的步伐;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发表言论和投身革命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韩国政府在2004年实施"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综合方案"(即"留学韩国计划")。该方案实施后,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2008年,韩国提前实现5万外国留学生的发展目标。研究韩国2004年"留学韩国计划",必将对中国在加快制定"留学中国计划",调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实施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大学开发外国留学生特色教育项目,加大中国留学海外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外国留学生毕业指导与追踪制度和完善学分转换制度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