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志红  周贤永  陈光 《创新科技》2023,(11):12-22+2
国有企业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内在精神价值,既能反映市场主体成就商业辉煌的普遍规律要求,又能体现中国文化坚实的历史逻辑,同时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的时代特色。然而,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家属性角度对国有企业家精神进行分析,缺乏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阶段性改革这一历史演进角度出发的相关探讨。基于“经济制度”“企业治理”和“企业家行为”三维度分析框架,提出国有企业家精神的洋葱模型,解析国有企业家精神和行为的构成要素。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视角出发,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4个历史阶段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演化的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意识形态的影响、制度建设以及对国有企业发展地位的认知差异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政治根源,国有企业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承担着至关重要且使命多元的角色。基于新时代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会”治理结构,辨析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国有企业家的区别,界定国有企业家的精神内涵,具体从选拔方式、战略导向、管理激励、责任担当和价值主张等10个方面探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国有企业家之间的显著区别,从忠诚党的事业、不断追求卓越、强化守正创新、市场效率导向和主动遵纪守法等5个方面界...  相似文献   

2.
靳欣 《科技智囊》2006,(9):66-67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家具有突出地位和社会贡献,被称为“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的关键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经济运行的质量。而且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把企业家精神视为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同等重要的四大生产要素之一,它们分别对应于利润、工资、地租、利息四大报酬。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战略重点不断进行调整,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和影响已经成为市场角逐中的又一重点。那么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我国企业家的精神源泉来自哪里?当代中国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当代企业家以及他们的思想与精神领域。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其不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就创办百年的宁波和丰纱厂来说,其蕴含的企业家精神无疑是企业得以创办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深入研究和丰纱厂的企业家精神,可以对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企业家精神的大力弘扬提供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国有制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现状,从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厂长、经理的素质的高度探寻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文章从分析企业家与厂长、经理的区别入手,进而阐述了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应必备的素质,从而说明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解决企业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等问题的根本举措。参5。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宁波经济的阔步前进,现代企业家悄然崛起,其原因诸多,关键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之精华与宁波现代企业经济活动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宁波现代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变求胜的创新精神;以法求治的公正精神;以人为本的凝聚精神;以德为先的人格精神;追求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精神。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精神尤其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创新主体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当前的企业家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建设,迫切需要打造服务于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7.
肖群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152-152,154
没有健全的企业家伦理精神,就没有健全企业家阶层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一种健全的企业家伦理精神。中国传统的儒商伦理精神不仅曾经对促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促成了现代海外华人企业辉煌的创造。同时,它与现代中国企业家伦理精神有着一种内在地契合性。正是这种契合性为现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继承传统儒商伦理精神提供了一种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道德规范及其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道德规范就是企业家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应该具有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规范形式,笔者涉猎了“儒商”人品、坚强的意志力、创新精神、不染黄赌毒、真善美的统一和超越自我等20条。企业家道德与其他主体道德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与企业道德也不同。企业家道德要通过对企业进行道德管理、法律制约、制度制约、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新闻家,他的一生除了写出了很多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外,还成功的经营了生活书店等企业,创办了不少报刊。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家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人本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等等。在他企业家精神的带动下,他创办的企业欣欣向荣,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者。企业家的这种角色地位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和观点归类分析了企业家的动机类型并总结提出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家动机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企业家对企业主体地位的实现 ,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 ,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家对企业的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企业家对企业主体地位的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家对企业的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就是拥有异质资本且能够实现企业报酬递增的特殊的企业职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过多不良干预、国有企业产权不够明晰以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受到影响。企业家的才能是众多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企业家是企业效率的创造,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实施,对市场秩序的有序化具有维持作用,是衡量现代企业制度是否建立的基本尺度,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成信 《科技智囊》2001,(10):44-44
在新经济出现后,商业环境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顾客们的行为越来越不可预见。在这种情况下,除非顾客们感知到产品和企业的真正价值,否则产品和企业的生命周期会变得越来越短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除了创新之外别无选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要具备三个要素:战略目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这三个要素最终都会体现在企业创造的价值上。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有相应的企业文化,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设优良的现代企业文化就必须关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二是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三是企业精神的树立,四是企业家素质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并将企业家精神分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三个维度纳入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企业家精神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精神对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行业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显著。研究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为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顾客参与价值创造的方式,顾客由以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在此情景下,企业的柔性组织结构被构建,一方面为顾客参与价值创造提供路径保障,另一方面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积极主动响应顾客需求.组织成员充分的自主性提高了组织的机会识别能力,组织全员而非仅限于领导层成员逐渐具备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企业创新和价值共创,但是相关研究多是从组织层面进行展开,对员工个体参与其中的影响关注不足.员工个体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强调了自主性,这与员工的调节焦点息息相关.调节焦点理论认为偏好促进型自我调节的个体倾向于采取主动进取的趋近策略以达成目标,而偏好防御型自我调节的个体倾向于利用被动规避策略实现目标.员工调节焦点的不同会对员工工作投入程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共创.因此,本文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中引入工作投入和调节焦点两个变量,考察企业家精神基于工作投入和调节焦点影响价值共创的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356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 19和Amos 23等数据分析软件,检验了并构建了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共创;工作投入各维度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型调节焦点分别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与工作投入、价值共创间的关系;促进型调节焦点加强了工作投入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合研究结果,本文有如下研究贡献:本研究弥补了企业价值共创研究在组织成员个体特质层面探讨的不足;对企业家精神的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创新创业层面,在组织扁平化、网格化发展的趋势下,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家精神在企业价值共创方面的研究;基于工作资源要求模型考察了工作投入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间的中介作用,同时基于调节焦点理论考察了调节焦点在企业家精神与工作投入、价值共创间的调节作用,明晰了企业家精神和企业价值共创两者间关系的内部关系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顾客参与价值创造的方式,顾客由以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在此情景下,企业的柔性组织结构被构建,一方面为顾客参与价值创造提供路径保障,另一方面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积极主动响应顾客需求.组织成员充分的自主性提高了组织的机会识别能力,组织全员而非仅限于领导层成员逐渐具备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企业创新和价值共创,但是相关研究多是从组织层面进行展开,对员工个体参与其中的影响关注不足.员工个体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强调了自主性,这与员工的调节焦点息息相关.调节焦点理论认为偏好促进型自我调节的个体倾向于采取主动进取的趋近策略以达成目标,而偏好防御型自我调节的个体倾向于利用被动规避策略实现目标.员工调节焦点的不同会对员工工作投入程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共创.因此,本文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中引入工作投入和调节焦点两个变量,考察企业家精神基于工作投入和调节焦点影响价值共创的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356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 19和Amos 23等数据分析软件,检验了并构建了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共创;工作投入各维度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型调节焦点分别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与工作投入、价值共创间的关系;促进型调节焦点加强了工作投入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合研究结果,本文有如下研究贡献:本研究弥补了企业价值共创研究在组织成员个体特质层面探讨的不足;对企业家精神的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创新创业层面,在组织扁平化、网格化发展的趋势下,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家精神在企业价值共创方面的研究;基于工作资源要求模型考察了工作投入在企业家精神与价值共创间的中介作用,同时基于调节焦点理论考察了调节焦点在企业家精神与工作投入、价值共创间的调节作用,明晰了企业家精神和企业价值共创两者间关系的内部关系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论OnEntrepreneurs¥//郑耀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0015)企业家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造就一代企业家,铸塑中国的企业之魂,已成为伴随现代企业制度设计的最强呼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虽然慢慢走出了在产品经济轨道上...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企业家精神理论和"技术—制度"演化视角,运用31个省级数据估计和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空间经济学出发,研究民营企业家精神和技术溢出对于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及其效应大小,以及是否存在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在技术溢出与民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活动之间存在着空间统计上的正相关,即存在着某种空间溢出与耦合机制。正是民营企业家精神(制度)和技术溢出(绿色技术)之间的交互效应在市场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域和领域起到了提升区域创新的作用,从而促成了更多的企业家创业和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